【财富】 苹果绞杀360之两大猜想
(2012-02-22 12:22:22)
标签:
财经 |
分类: 社会热点 |
“苹果:想动谁就动谁;腾讯:谁动我我动谁;金山:谁动我我和腾讯一起动谁;360:谁动我我就动腾讯、金山。”
特约记者—老 磐
周鸿祎办公室的门上,贴着一个银灰色的苹果LOGO。
他说这是自己随手贴上去的,没必要过度解读。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不少报道中,周鸿祎几乎是言必谈苹果与乔布斯。这个看过几乎所有乔布斯传记的人,没有想过旗下产品有一天竟然被苹果“诛了九族”。
元宵节下午1点31分,一位网友“匿名亡者”,在威锋网发帖称:“昨天做APP
Store调研的时候有个惊人的发现,360旗下的APP全部,没错,是全部,被苹果kill,下架了!”他透露这次360被kill实际上从2日就已经开始,最大的可能就是刷排行作弊,而来自他苹果中国公司“哥们”的说法则是窃取用户隐私,被苹果美国总部抓了个现行。接下来该人士开始喷360在窃取用户隐私这个问题上一直都没含糊过……该消息瞬间被疯狂传播。
面对众说纷纭,苹果的回应霸气外漏:“具体原因360清楚就行了,对于360的对外解释不做任何评论。”“AppStore有几十万应用呢,我们不可能都去回应。”
男主缺席,“3A大战”是打不起来了,但这也导致女主说自己是躺在地下室里中枪,变得孤证无援。哥德巴赫猜想各种出笼,更有甚者将苹果《App
Store 审核指南》中多达上百条规则直接贴上来:总有一款适合你!
正值“韩方之战”方兴未艾,此番夭折的“3A大战前戏”,在常规思路之外,亦有诸多“人造”痕迹,两大猜想随之出炉:
祸从口出?
周鸿祎的奇虎360,让不少人明白了什么叫做羡慕嫉妒恨。人家仅用了5年时间,就把一个无心插柳的“小生意”做成了“大机遇”,一剑封喉之术,就是抓住中国用户的使用特点研发、推广产品。
越狱在美国是合法的,但绝对是让苹果讨厌的。
什么是越狱?
简单说,苹果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之上。越狱前,你只能老老实实去苹果的商店里买软件(也有免费的),而在越狱后,你再也不必受苹果约束,想装什么装什么。这事有多普遍?91手机助手创始人熊俊认为,国内
iPhone 4 的越狱比例“靠谱的是在60%-70%”那些不会自己下载工具的菜鸟们,在一些数码店花一百元就能搞定。
可以获得免费的午餐还是一回事,在越狱后的cydia软件商店中,依旧有很多优秀的软件需要收费。重点是,苹果系统过度封闭,导致人们用起来很不爽。
根据苹果曾经公开的数据,iOS设备(iPhone、iPodTouch和iPad)贡献了公司2010年第四季度营收的65%。iOS设备用户人均下载App的数量超过60款,平均每款App售价为0.29美元,苹果已经向App开发者支付了超过25亿美元的分成。而苹果每年因为“被越狱”而损失的金额,IT人士按最保守的估算,也超过1亿美元。帮助苹果越狱的黑客们,比如Comex(真名阿莱格拉),也就成为苹果的眼中钉、乔布斯最恨的人。
虽然苹果一百个不想开放,甚至动用法律手段,数度将“越狱”黑客告上法庭,但美国法律却比较宽容。2010年夏天,美国版权局在《数字千年版权法案》中加入了一项豁免条款,允许用户对自己的手机进行“越狱”。美国法律专业人士称,“越狱”工具并非用于窃取信息或破坏,它只是让用户可以在自己的设备上随心所欲地安装软件,所以并没有违反法律。
苹果能做的,只有默默地修补漏洞,赶紧升级系统版本,同时抛出失去保修来吓唬消费者。但360作为中国用户量仅次于腾讯的互联网领军企业,竟然一边牵着自己的手,那边和越狱有染,老大还在公开场合口无遮拦。
全部下架,不解释,就是给你一个警告:苹果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至于原因:自己琢磨去吧!
黄雀在后?
早在2011年11月1日,香橼发布第一份报告,称中国互联网公司奇虎360是“被资本市场最为误解、价值最被高估的中概股”,仅给出5美元的估值,当时奇虎360的股价在20美元左右。然而360漂亮的业绩报表,让他们顺利过关,股价甚至一度上扬。此后,香橼又连续发布了3次做空360的报告。老周在微博上调侃,“他们是做空亏钱了所以开始臆想。”
第二步:需要最有利的地形掩护,借刀杀人。
在苹果App Store榜单中,我们可以发现,名不见经传的高居前列,知名应用反而排名很靠后。
这种现象很容易理解。自从“愤怒的小鸟”一飞冲天,每个开发者心中都有一个“小鸟梦”。但在App
Store近几十万个应用里面,别说成为“小鸟”,就算挤进排行榜都非常困难。侯门一入深似海。如果没有机会在排行榜中露脸,辛辛苦苦打造的软件,真的会变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榜单背后的排行规则,除了苹果自己,谁都不知道。但有过搜索引擎优化经验的人们,还是发现了有迹可循。这个看似神秘的排名,应该和几天之内的下载量、增量、用户活跃度等有关系。另一条规律则是,如果免费版能够长期占据免费榜,基本上就能保证收费版长期占据收费榜。
如何让免费版长期占据免费榜?开发者往往面对一个无奈的现实: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如果没有好的曝光位,那就没有漂亮的下载量。但没有下载量,又怎么能跻身排行榜?
瞬息万变的商业时代,容不下十年磨一剑。
有抢地盘的需求,就一定会有人提供“代打”的服务。在百度搜索“App
Store刷排名服务”,排在最前面的是一家“包排名”的四人精英小团队。他们实行单天、包周、包月制。在2012最新报价中,单天最低3000元,就可以让你冲上医疗、报刊、体育、商业、旅行等TOP10,最贵的是“免费总榜”,收费7万,其次是游戏,收费6.6万,第三名为工具,1.8万。
我的如意算盘能奏效吗?
网上比较流行的言论就认为,虽然苹果APP
Store隔段时间会集中打击一些侵权、山寨的APP,但处理手段一般是数据清零。
金山也发表声明称,360的全线产品被苹果下架是事实,这是苹果历史上最严厉的一次惩罚,绝不仅仅是刷好评这么简单。
总结战况,天时、地利、人不和缺一不可。但最重要的还是“人不和”。就像一个段子所说:“苹果:想动谁就动谁;腾讯:谁动我我动谁;金山:谁动我我和腾讯一起动谁;360:谁动我我就动腾讯、金山。”如果互联网安全领域没有那么多的恩恩怨怨,如果“口水战”不是打得那么令人瞠目结舌,我又怎能轻而易举地“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