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热点】 双汇:怎么看瘦肉精事件

(2011-04-07 12:05:57)
标签:

文化

分类: 每期热门

此前的12天,也许是双汇史上最为难熬的12天。经历了商品下架、股票停牌等重大打击后,双汇正在试图重塑企业形象和消费者对它的信任。但各方评论仍然不容乐观。

记者/黄 祺

  3月27日晚,双汇集团副总经理杜俊甫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回应双汇济源公司“瘦肉精”风波。
  新民周刊:双汇一直以“十八道检验”为宣传的口号,如果检测足够严格,为何还会发生“瘦肉精”猪肉流入济源公司的事件?
  杜俊甫:在“十八道检验”中,既有对安全性指标的检验,又有肉品品质指标的检验,其中宰前检验部分包括有“瘦肉精”的检测。但在当前的养殖环境下,现行的“瘦肉精”抽样检测,抽检比例低,企业虽然按标准执行了抽检,但仍有较大的风险。
  当然,济源双汇发生此种事件,公司对员工教育不够,管理不严,致使个别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也是重要原因。
  此事件发生后,集团公司意识到了在目前的生猪养殖环境下,“抽检”本身就存在风险,所以,自3月16日起,双汇集团属下所有工厂实行在线逐头必检,100%检验,并且会一直坚持下去。
  新民周刊:双汇产品在很多地方遭遇了下架处理,我们到底还能不能信任双汇的产品?
  杜俊甫:3月15日以来,各地执法部门在全国对双汇的生鲜肉和肉制品进行抽检。截至2011年3月26日8:00,河南省(除济源公司产品外)、浙江省、山东省、湖北省、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54个省地市的质检、动检、畜牧、工商等部门抽检结果,双汇产品合格,均未检出“瘦肉精”。其中,北京市按2008年奥运标准检测,上海为期6天,出动1782人次,对全市的双汇产品进行了专项检查,结果全部合格。这说明,双汇产品整体上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问题就在济源一家工厂。
  新民周刊:加强屠宰前的检查,就能彻底控制“瘦肉精”猪肉流入市场吗?
  杜俊甫:要确保食品安全,还要强化源头控制,上游不养殖不合格的生猪,下游就不会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
  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养殖、采购、生产、检测、配送、销售各个环节,上游不提供安全的原料,下游也难以生产出安全的产品。因此,必须加强对采购供应环节的治理和整顿,特别是对生猪采购供应商、原辅料供应商。
  新民周刊:对供应商和采购环节的管理,具体有什么办法?
  杜俊甫:我们要求供应商供应的生猪和原辅料要安全无害,供应前要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 不采购有“瘦肉精”的猪,不交售有“瘦肉精”的猪,凡提供有毒有害等违禁非食品原料的供应商,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有毒有害等违禁非食品原料,除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外,还要按生猪或商品价值两倍罚款,同时还要通报执法部门依法处理。另外,我们要求各类供应商所供应物资,必须证件真实有效齐全,批批合格,否则不能接收,不能进厂,如弄虚作假负法律和经济责任,取消供应资格。
  新民周刊:在企业自检之外,是否考虑更多的社会角色加入到对产品质量的监督中?
  杜俊甫:双汇集团决定成立“双汇集团食品安全监督委员会”,由我任主任,企业的党委、法务、稽查、人事组成,并邀请肉类行业、食品行业、公共媒体、政府监管部门等外部专家监督我们的工作。
  新民周刊:双汇济源公司出现这次的“瘦肉精”问题,是不是暴露出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管理不力?
  杜俊甫:通过此次事件,我们要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双汇集团今后对下属子公司和相关环节的监管力度必须加强,提高对食品安全的控制力。不收购、不屠宰饲喂有“瘦肉精”的生猪,凡有内外部举报的人和事及时查处。双汇集团稽查中心要负起责任,严查在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违规行为。
  新民周刊:济源双汇事件后,双汇对政府监督部门有些什么期待?
  杜俊甫:双汇集团希望政府加强对瘦肉精的制售、添加、饲喂等环节的源头控制,只要瘦肉精不生产、不流通、不添加、不饲喂,就不会最终流入到百姓的餐桌上,同时,也会为肉品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全净化的产业环境。
  新民周刊:针对“瘦肉精”,你们希望监管部门还要做些什么?

待更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