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孔子与相逢村

(2009-11-04 10:50:21)
标签:

文化

                       老子、孔子与相逢村

 

 

  相逢村,位于焦作温县西、孟州市城伯镇南约二公里。村中原有一座大庙,曰崇圣寺,今遗址尚存,寺庙的二殿尚存。传说相逢村的名字是因儒学创始人孔子和道家创始人老子在这里相遇而来,崇圣寺也是为纪念此事而建起来的。

 《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中说: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朝守藏室之史。老子的人与有关他的著作《老子》已成为中国人传统精神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人有了《老子》才得以成为中国人。

  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各地,经过山阳大地。现在焦作的孔庄、相逢村等村庄地名来历与两位圣人有关。两人在温县地界相遇,谈论时政,其中有老子的话:“......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回去后对他的弟子说: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鄢!

  老子后来见周室衰乱,于是辞职西行,过函谷关时,应关令尹喜之请,作《道德五千言》即老子《道德经》,出关而去,后又隐居民间,有传说隐居在温县西边相逢村一带,孔子与老子前后相见几次,相互交谈、探讨事理。

  统治者、官僚以及百姓们渐渐认识到老子、孔子的思想学说的重要性。西汉时,老子受到普遍尊崇。东汉时,黄老学说的“清净无为”思想与方仙道的神仙信仰相结合,形成黄老道。《后汉书·孔融传》中有:(孔)融(谓李膺)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说明老子和孔子确实相逢论道交谈过。

 《传授经戒仪注诀》中有老君者,得道之大圣,幽显所共师也。应感则变化随方,功成则隐沦常住,住无所住,常无不在,不在之在,在乎无极,无极之极,极乎太玄。讲出老子的神奇,无处不在又无定所。

老子生于豫东,在豫中求学做事,晚年著书于豫西,《道德经》法天法地法自然,三百代太初之光,生一生二生万物,让人领悟天地之始、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和合三才孕育五行结成万象的道理。《道德经》上篇起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称道经,说宇宙根本,含天地变化之机,藏阴阳造化之妙;下篇起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称德经,说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藏长生久视之道合称《道德经》。老子已不仅是一个人,更是一种思想,由中原、到全国、以至世界,影响着世人。所以,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

  因老子和孔子相遇交谈,相互敬重,给人留下许多美好的传说,相逢村在民国之前,称为“相封”。进入民国后,有人认为字不吉利,故改 “封”为“逢”。相逢村沿用至今。

                                             

                                                         王东(梁文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日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