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9点钟,凤凰特派雅安地震记者周庆元结束此次雅安地震的采访任务到达成都,准备第二日返京,在他忙完后续事情为笔者讲述灾区各种见闻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他的声音略显疲惫,从他进入灾区采访以来,5天的时间里,他没睡过一个好觉,没吃过一顿好饭,他说,作为记者,到达新闻的现场,最及时地发回最有价值的报道,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已经是自己的一种习惯。

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纪实
4月20日地震发生的当天庆元正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出差,工作任务已经完成差不多的他准备第二天返回北京了,早上起来的时候他习惯性地浏览了当日的新闻,了解到了四川雅安地震的消息,作为记者的职业本能,他立刻和台里联系,说明情况,并主动申请马上进入灾区进行采访。
因为西双版纳没有能直达成都的飞机,庆元先是匆匆赶往昆明,早上9点赶到昆明之后,就只能买到中午12点的机票了,由于雅安地区余震不断,成都双流机场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庆元乘坐的飞机迟迟不能起飞,他很是着急,但是在与时间的赛跑里,天灾的原因他也无可奈何。但是庆元并没有坐以待毙,他积极地联系各方收集消息,并在机场滞留期间内买了很多矿泉水和速溶咖啡,他说,知道接下来有一场硬仗要打,咖啡是必不可少的。

终于在20日晚上7点40分的时候,庆元乘坐的航班起飞了,一个多小时之后他抵达成都,下飞机之后没做任何停留,马上跟随武警救援小分队驱车一同赶往芦山县灾区。并且在晚9点的时候与台里做了现场连线,作为凤凰第一个到达震区现场的记者把灾区情况传递回来。
庆元曾经报道过2008年“5.12”汶川地震,深知地震会带给人们带来怎样的灾难和痛苦,所以在赶往芦山县的途中,庆元的心情很沉重。在将近凌晨的时候庆元终于赶到了灾区,同样是没做任何休息,马上进入采访状态,他在震区现场四处了解震后的状况,当看到大多数的灾民们相对较为淡定的状态,也从有关部门知道了此次地震没有“5.12”地震时那么严重和惨烈,揪了一天的心才稍稍有些缓解,但是进到芦山县重灾区时,看到倒塌的房屋,看到一片狼藉的景象,心里还是难以言明的难受。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下,庆元随即全面展开了他在灾区的一系列采访工作。

不眠不休的黄金救援72小时
从早上7点开始到晚上12点结束,一天的时间里每个整点的时候凤凰的记者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都会与台里进行播报连线,报道当时当刻最新的灾区动态。连线的报道很是辛苦的,庆元一行人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要起来准备7点的新闻播报,而结束一天的工作,整理好稿件,剪辑完片子后都会是凌晨一两点了,在灾区的即时采访工作中,庆元一组人每天休息不到三个小时。
在震区的几天当中,庆元没吃过一顿好饭,不是在忙着与台里连线,就是奔波在各个现场,经常是饿着肚子工作,也因为正在忙碌着忘了饥饿这回事。他说,在灾区采访,困难是一定有的,但是比起灾区受灾的人们,比起救援的部队和武警官兵们,觉得自己的这些困难、辛苦、疲惫就不算什么了,最重要的就是能把震区最及时最有效的信息传递出去,让大家更了解灾区的情况,也让各方救援和捐助的人员有更加明确的方向。他跟所有的救援人员一样,过着不眠不休的黄金救援72小时。

原景重现:惊魂一刻
这次雅安地震后余震多达3000余次,不仅对灾民的情绪产生影响,也给各方人员带来不少危险。
庆元回忆他在采访一个老乡时,老乡向他讲述了地震发生时家里的屋顶被震得裂了一个大口子,瓦片横飞的惊魂一刻,老乡说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惊悚的画面还会心有余悸。边说着,大家边进去被损毁的屋子里拍摄房屋损毁情况,老乡的话还没说完,没想到房屋上的瓦片就再度飞起,所幸大家躲避及时没有被砸中,但是原景重现的状况的确让人感到后怕。

经历了这次亲身体会的危险后,庆元更加感慨地震对于当地居民的影响有多大,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损失,还有精神上的创伤,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毁坏真的很痛苦,我们也要更多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想想,我们究竟能为他们实在地做些什么。
笔者问庆元亲身经历了那些危险,就没有感到过害怕吗,他说,害怕是人之常情,作为自己很多的时候都是后怕,在灾难的当时当刻,其实想不到那么多,只会想着作为记者,既然选择来了,那么就要把最即时、最有价值的新闻发出去,记者是作为特殊群体能较早进入灾区的人群之一,自己有这个义务去做这些事,这成了自己的一种习惯,这也是凤凰几乎所有记者们都有的一种习惯。
独家采访副总理汪洋是场意外的巧遇
在这次的震后报道中,庆元独家专访到了副总理汪洋,他说这是自己也没想到的一场巧遇,不过也似乎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在采访汪洋副总理的当天,庆元一组人本来是要去报道当天的新闻发布会的,但是他们一组人既没有车也不认识路,只能边走边打听,请一位老乡给指路,不想老乡指的路是错的方向,不知情的庆元一组人就歪打正着地走到了一个看起来戒备比较森严的地方,门口的守卫看到是凤凰的记者也给予了放行,他们进去驻地之后,就问执勤的战士新闻发布会的会场在哪里,小战士告诉庆元这里不是记者开会的地方,是领导们开会的地方。
庆元最后搞清楚了原来这里正是副总理汪洋的驻地,他想真是意想不到自己竟然走到了这里,当时救援的黄金72小时已经过半,所有人正处在最紧张的抢救状态中,所有的抗震救灾的部门都在归汪洋统一调度中,那么他就会是对各方情况最了解的人了,庆元心想既然意外走到了这里,就一定要采访到汪洋,也算对得起这场偶遇了。

在等待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后,汪洋结束了会议走了出来,庆元马上上前向他询问了当时大家最为关心的搜救、交通等问题,也得到了汪洋表示的当时已经实现了救灾区域的全面覆盖,不会存在遗漏地方,道路正在抢修中,对于拥堵也在缓解中,交通正在恢复的肯定回答后,让大家的心里很是高兴,并最及时地把这个消息进行了连线播报。
同时庆元说,这次的采访也是他想关注中国新一届政府面对这样一场灾难的应对态度和举措,通过他的采访和观察,他认为,这一次的救灾实现了比512救援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虽然这一次也面临了很多新型挑战,但是从前期救援的效果来看,各界反应总体比较良好。
团结的团队配合是紧急状态下的最好保障
庆元说在这次的震后采访中,凤凰基本实现在震区前、中、后方比较全方位地把灾区整个情况、脉络客观有序地体现出来,也实现了真正站在灾民的角度去看问题。而凤凰前后方整体团队的团结、密切配合是这次震后顺利采访播报的最好保障。
在选择新闻采访角度时,大家会给予一些意见让庆元参考,也开阔了他的思路,在他写稿子准备进行采访的时候,负责连线的技术人员就处理其他的事情好给他节省下写稿子、传片子的时间,同时还会帮助摄影记者扛扛机器、帮助联系车辆等各种事宜,让庆元感觉到虽然人少,但是团队的力量却是很强大的。大家都在不停歇地工作着,因为大家都不想留下什么遗憾,在前线所有采访的人都在努力地把在灾区的每件事做好,庆元说没有人催促我们一定要做些什么,我也说不出什么所谓的精神,我就是觉得和大家一起工作配合的感觉很好,自己也忘不了在灾后的第三天晚上大家吃上了几天来第一口热饭的时候,感觉异常的好吃。

请理性地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庆元介绍现在灾区整体的状况已经趋向平稳状态,前期的救援效果还是挺好的,在经过了搜救队伍多次反复地毯式、拉网式的搜救后,遇难和受伤的人数基本上比较固定在一个数字上了,接下来就是要逐渐展开防疫和重建的工作了。
灾区的受灾人群达到200多万人,所以接下来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受灾的居民中,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居住的民房基本上都塌陷或者损坏了,需要帐篷来暂时居住,更需要重建房屋,现在当地又多雨,灾民们接下来的生活让大家忧心。

这次雅安地震的时间点和“5.12”地震很临近,很多人也是经历了两次的灾难,有些人还没从之前的伤痛中走出来,就又遇上了这场天灾,连环的打击,让他们的心理急切需恢复,如何让他们能恢复正常的生活,真的把救援实实在在地落实在灾民的身上,这也是一个很值得去关注的问题。
庆元说真正的关注是持续的,而不是一段时间内一窝蜂似的过度聚焦,持续的关注是需要理性客观的思考的,而理性同样也是有耐心的过程。因为有“5.12”大地震在前,很多专家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在帮助灾区人民重建的过程中也会规避掉很多事情,真的很希望大家能理性地帮助灾区的人民重建家园。
离开后的思考
这次庆元在雅安地震的采访工作结束了,但是他对于这场地震的思考却还在继续。
庆元说这次雅安地震各方救援人员积极涌入是件很好的事情,说明这个社会的人们充满善良和爱心,但是也正是因为各方人员的不断涌入,让芦山县那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县城过度饱和,甚至造成了交通一度拥堵,专业的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无法快速进入灾区的状况。
有些个别的志愿者不够理性,盲目地献爱心,来到震区后全然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只是看着别人做什么就照葫芦画瓢地去做,还有些人来到震区时什么都没带,使得本来就不充足的食物还要分给他们去吃;还有一些人自行前往灾区,但是在通往灾区的道路上遇上道路塌方,山石滚落等现象,如果不是专业的人员,这是存在很大危险的。这些现象都需要在灾后让人们好好地去反思。这个时候灾区最需要的是有经验的专业搜救人员,而不是盲目的普通志愿者,爱心需要理性,否则真的会过犹不及。

现在我们处于一个全媒体的时代,这场地震的报道也体现了媒体的全时代特征,但是在这样的时代下媒体到底应该在类似这场地震灾难的大事件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需要大家进行反思的。
媒体在这样的新闻采访报道中,不要做出那么多同质的新闻,应该去思考如何传达传递最有效和有价值的消息,我们最该站在灾民的角度去想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比如好多新闻都在报道灾区人民需要药品,但是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药品却没有说,真正有效的新闻应该加入细节思考,要弄明白他们需要的是治疗外伤的药、感冒药、降压药等,这样才是真的把灾区最有需求的消息传递了出去,让看到新闻的人们更有目标的救援和捐献。
放不下的牵挂
因为有接下来的采访任务,北京站的第二组人员替换下了庆元赶赴灾区,庆元在25日从灾区离开时,从车窗里一路上看到有些小朋友和当地居民们打出的“谢谢大家”的标语时,觉得心里特别的感动。一名武警战士也说,自己这几天来很是辛苦疲惫,但是看到灾区的人们逐渐安定平稳下来,正在积极地面对接下来的生活的时候,就看到很多希望,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庆元虽然离开了灾区,但是他的牵挂和思考还在那里,他说希望看到灾区在日后的重建过程中,能多一些持续的关注,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耐心,多一些体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