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人生的境界

(2009-12-24 11:59:28)
标签:

山谷

俗人

this

修为

诸类

台湾

文化

                               

(原创)人生的境界

几年前,台湾文人林清玄来西安,我有幸与之偶遇。一见面,其人有仙风道骨之感,加之此人前额高耸几乎是一片光明,又顿时有佛家的印象。

几杯上好的铁观音浸入咽喉,便与林先生搭上话,显然林先生是品茶高手,那种端杯的一招一式颇为讲究。几个回合的言语闲谈,便知林先生国学底蕴厚实,言语中哲理迭出。记忆最深的是,林先生禅析了三个字:俗、仙、佛,尽管先生的口音听起来有些费劲,但是我还是弄懂了其中的含义。遂作以解析,也算品茶之得吧,或者茶禅人生的境界亦可。

“俗”者,即人在山谷走,不得进其山,成为谷外人(俗,谷外人,就是一般俗人)曰为俗人。是说一个人的境界修为像是在山中行走,走着走着显然困难不小,山谷也越来越窄,最后也没有通过山谷,也就放弃了对人生的追求,这是一种俗人。

“仙”者,即人在山谷走,已经穿过谷,飘然登上山,成为野山人(仙,山人也,高人一等者)曰为仙人也。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修行达到了第二重境界,通过自身的努力打破第一关——山谷,不畏艰险勇攀高峰,于是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成功感,可谓是踏入“仙”的境界了。这其实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原创)人生的境界

 

“佛”者,即人在山谷走,已然穿过谷,飘然登上山,踏步跃青云,悠悠浮云端。已经不是人(弗作“不是”讲解,加之一个单人旁,显然不是人),说明已成佛。这好像是人生的第三重境界,说明修为达到了“无”与“极”的大层次,可能成为台湾南怀瑾老先生诸类高人了。

中国文字起源甚早,经过了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个发展阶段和形成方式。也许古人造字时未提前规划到“俗”“仙”“佛”三字的主要寓意,但是在林先生的品茶巧解下,禅析为人生的三重境界。

 

 

 

                                            2009年12月2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