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cent》:向田邦子的四个道德故事
(2012-07-20 10:59:30)
标签:
杂谈 |
1981年08月22日台湾远东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机由台北飞往高雄途中,在苗栗县三义乡山区空中解体,机上110人无一生还,包括52岁的日本女作家、编剧向田邦子。一天后消息传至日本本土,举国哀恸。1983年,为了纪念向田邦子,一个同名编剧大奖特别设立,用于表彰优秀的原创剧本和编剧作者,迄今已成为日本剧作领域的最高荣誉。
向田邦子终生未婚,大半生跟父母住在一起,三十五岁才搬出来独居,过着标准“宅女”的生活,死后没有财产,全部的藏书都由母校实践女子大学收藏。但是她留给世间万余本广播剧本,千余部电视剧本,还有二十篇短篇小说存世,其中包括她逝世前一年拿下直木文学奖的三个短篇《花的名字》、《水獭》和《狗窝》。
七十年代是向田邦子的鼎盛时期,她的多部剧作都创下了奇迹般的收视率,她的声誉也极为隆重,但是由于两国之间没有交流的渠道,我们根本无从了解她的才华,以至于至今我们也几乎无法看到她的黄金之作,后来日本导演森田芳光改编了她的《宛如阿修罗》,在我的评价体系这部剧几可列入日片的十大,但是据专业剧评人士称,远远不如1979年NHK的剧版,因为那个版本的对白是向田邦子亲自写的,层次与节奏都精妙无比。
今年春季的新日剧《Innocent》(又名《向田邦子的短篇四部》)只有短短四集,均取自向田邦子的短篇小说,主人公都是在爱欲与道德之间挣扎的女人,一边爱,一边赎罪。第一集《隔壁女子》改编自她的同名小说,家庭主妇幸子生活非常平淡,有一天隔壁搬来了漂亮的画廊经营者峰子。幸子羡慕峰子,她有理想的职业,有年长情人作为稳定的经济来源,还能抽空与年轻的艺术家情人私会,这一切对幸子来说都遥不可及,于是她无法抑制的窥探峰子的生活,在心中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嫉妒,直到一场“殉情”事故撕开了两个女人之间看似温情脉脉实则暗流涌动的关系。
小说写于70年代,搬到当下情景来做了诸多改动,原来峰子的职业是酒馆老板娘,代表了风情万种与私生活混乱,而剧中改成了更有小资情调的画廊主人,对精神境界的要求更高,另外剧中还加入了小说中所没有的关于植物花语与女人个性的解读,在我看来,算是为了适应收视人群的现代生活环境而做的改动,却未必有向田邦子的本意,她的作品中很少使用说明和分析性的字眼,大都是利刃般的行动描写,白描生活细节,看尽人间百态,对万家灯火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她的剧本里常出现家常食物,她自己还开了一家专卖家常菜的小酒馆,过世之后妹妹和子去整理遗物,发现她专有一个抽屉收集美食信息。
但是她一贯对女性不露声色的剖析与温情脉脉的结局在前两集中依然有所保留,这是向田邦子的文字魅力所在,温和有力却又不动声色。朱天文回忆她初次见到侯孝贤的时候提到:“他讲起偏爱向田邦子的散文,我听着一边讶异:啊,电影界也会看书!”侯孝贤对向田邦子文字的偏爱也很好理解,他的电影与她的文字都是那种看似不太关联的生活与细节的拼凑,看似松散,实际情感饱满,又有一根无形红线贯穿,看见的人自然是看见的,如果思维跟他们不在一个频点上,或者对万家灯火的兴趣远不如惊涛骇浪的审美旨趣者自然也看不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