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产房内外

(2012-07-27 10:15:18)
标签:

杂谈

    生儿育女是人生大事,分娩是其中重要、困难而又危险的一部分,美国做法和中国有何异同呢?


  有一个很让人惊讶的事实就是美国妇女在家分娩重新流行起来,和2004年相比,2009年在家分娩的产妇增加了36%。目前有大概1%~2%的 婴儿是在家出生的。被选择在家生的孩子一般不是头胎,一般理由是产妇不喜欢医院的一些做法,比如待产时打吊针或者其他一些医生护士的来回“干扰”。她们会 选上一位助产士,使用更传统的方法等待新生命的来临。助产士其实也一般是护士出身,再学习考取执照就可以上岗服务。在家生产总体上风险不高,但和在医院分 娩相比出大问题的可能性高了大概3倍。


  美国医务人员和病人比例远比中国高,人均设备也更多,产房一人一间,设备颇为齐全,一名医生护士仅负责少数几名产妇。除非有明显的生理原因,美 国妇产科医生一般要求产妇试试顺产,实在不行再剖腹产。这样做有部分是经济原因,剖腹产费用高很多,保险公司限制剖腹产数量,一名妇产科医生如果剖腹产频 率太高可能会被调查,保险公司也可能会拒付费用。


  在婴儿诞生的时刻会有人记录下时间,省得开心过头的父母忘了。除非父亲不在或者不敢,剪脐带是父亲的工作,当然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一 刀。剪完脐带医生护士会监控婴儿的体温、血氧饱和度等,再给婴儿刷洗,如果一切正常,一般婴儿会留在产房陪着妈妈;如果有异常,婴儿会被送往对应的科室甚 至转院到有更好设备的地方去。


  初生儿吃得少、饿得也快,护士会帮忙指导父母喂食。如果选择母乳喂养,医院还可能会安排一名喂奶顾问指导喂奶。喂奶顾问一般也是护士出身然后通 过国际泌乳认证委员会的考试认证。现在美国工作的女性比男性还多点,要上班喂奶自然有困难,因此使用奶泵泵奶的也很多,喂奶顾问也会指导泵奶还有帮忙物色 奶泵。


  美国产妇产后一般在医院待的时间不长,顺产一天、剖腹产三天是正常现象,部分原因是因为费用不菲,每名医务人员负责病人数量少自然造成费用增 加。在这段时间,医院会给婴儿注射乙肝疫苗,也会对婴儿做一系列检查,检查项目各州略有差别,一般有听力检查还有抽血做常见遗传病的筛查,筛查的遗传病有 50种左右。最著名的要数苯丙酮尿症,犯此病的人无法正常代谢人类必需的氨基酸之一——苯丙氨酸,因而造成苯丙酮酸聚集大脑引起痴呆;要治疗它倒也不难, 终生吃特殊配方食物严格控制苯丙氨酸摄入即可。从此也可以看出,此类筛查造福了千家万户。


  医生护士还会指导新父母如何带小孩,一般会发放很多资料并重点做一些解释,最重要的莫过于要求婴儿一定要仰睡,因为俯睡加大婴儿猝死几率从 1992年已被美国儿科协会严令禁止;禁令出来后美国婴儿猝死也真的减少了超过一半。婴儿大小便和成年大为不同,很多新父母可能一头雾水,护士一般会详细 解释开始一周婴儿大小便情况,具体到某一天该有多少次还有应该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出院坐车回家按美国法律婴儿一律要坐婴儿座椅。到了家很多父母会在自己信箱挂上气球告诉街坊邻居自家多了个小男孩还是小女孩。关系好的街坊邻居会来探望,一般会带上婴儿必需品做礼物,比如尿裤衣服等。


  美国没有中国传统“坐月子”的习惯,生产当天即建议洗澡也没什么忌口。但是一般还是建议产后多休息,一般来说顺产建议休息6个星期,剖腹产8 个,绝大多数的产妇也愿意如此安排。但是由于美国法律仅规定单位必须提供不发工资的产假,很多需要工资过活的产妇不得不提早上班,产后一周上班的一点都不 稀奇,但也千万别解读为普遍或者正常现象。比如笔者有位女同事是家里赚钱的主力,每次提到自己产后一周就要上班都颇为伤感有一次还当众大哭。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们这时一般会来看望帮忙一段时间,但是美国婆媳、翁婿关系一般比中国还微妙,很多父母子女也思想观念相差很多,帮忙这段时间不会太长。如果这个时候夫妻两人都要上班,新生儿可能就会送托儿所了,美国托儿所价格颇高,一天从30美元到100美元不等。


  除非进的是急诊,进产房前医院会索取产妇的保险等资料。急诊虽然不会先看支付能力但也是会收费的,两种情况医疗账单都不会很快收到,一两个月算 是正常情况,按照生产过程的难易费用一般在六千到几万美元之间。产妇自付数目就和保险有很大关系,可以一分不出也可能要付几万美元,总的来说,几百到两千 美元最为普遍。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2-07/27/c_13174174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