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过的不是咱那个“情人节”
(2011-02-18 08:14:26)
标签:
情人节美国文化自卑杂谈 |
分类: 博主推荐 |
在美国这不算是个很重要的节日,没有什么庆祝活动的,可以说静悄悄的,一般人也不会消费多少钱
现在有些人对西方节日的态度又多少来自于对自己文化的自卑
2011年02月18日 07:13:37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3版
“情人节”刚刚过去,网上关于它的讨论很多,有文章说美国幼儿园也在过“情人节”,但我所知道的事实并非如此。至于由此引申出两国文化不同,说人家谈情说爱从小抓起,就更加不靠谱。
确实,很多美国幼儿园庆祝2月14日这一天。但是,他们庆祝的不是国内所说的那个“情人节”,至少意义和国人的理解有相当的差别。
事实上,这一天在美国叫“圣瓦伦丁日”,翻译为“情人节”本身并不准确。它本身并不是用来庆祝“爱情”的;实际上,它被人们用来表 达各种各样的感情,包括亲情、友情。因此,这一天并非“情人”专场,说美国人过的不是“情人节”并不过分,幼儿园也并不是在培养小朋友们的“爱情”。
顾名思义,这一天是以瓦伦丁这个“圣人”命名的,但其中缘由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不少说法其实和感情两字并不沾边。有人甚至认为,这一天最终变成大家表达感情的日子很大成分是因为商家的炒作。
也不能说没有道理。这一天确实为很多商家带来不少生意。据统计,这一天美国差不多寄出2亿张贺卡,卡片公司和邮局真可谓生意兴隆。不过,差不多一半的卡片是寄给家里的小孩的,这再一次证明这一天并非情人的“专有”节日。
除了卡片,不少人确实也会全家出动出去好点的餐馆吃一顿,或者互相送一下小礼物。但是,总的来说,在美国这不算是个很重要的节日,没有什么庆祝活动的,可以说静悄悄的,一般人也不会消费多少钱。
如果说这一天被翻译成“情人节”有些意外成分的话,近些年在国内愈“过”愈烈就更多是商家炒作了。大家也都知道,不只情人节,其他很多西方节日或者“偷偷摸摸”,或者光明正大地进入中国,大家照样过得不亦乐乎。很多时候简直有不过就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的架势。
其实这也完全没有必要。笔者不反对大家过西方节日。如果你觉得有趣、过得开心,未尝不可。但是没有必要把它们看得多重,更没有必要为它们伤脑筋、闹情绪。
而现在有些人对西方节日的态度又多少来自于对自己文化的自卑。西方文化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但总体上说东西文化却各有优缺点,实 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更不必要把过西方节日当做“先进”。事实上,大部分西方节日和宗教有关,总的趋势,宗教在西方社会的影响处于日渐减弱状态,有西北欧 国家无神论者已经占多数,这些宗教节日在发达国家也有越过越淡的趋势;更重要的是,很多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也过同样的节日,因此过不过其实和先进与否没有 什么关系,实在没有必要作此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