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博主推荐 |
博主以下博文也提到美国油价问题,欢迎阅读: 美国汽油有98号吗?
美国一加仑3美元的汽油还是比中国稍便宜,实在没有必要更进一步说成一加仑不到2美元,这不但不准确还不道德。如果哪怕1%的网友有点求证精神,也不至于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这个谎言。
美国有太多太多可以学习的地方,但是你要学习人家先进的一面,首先是要准确的描述人家到底先进在哪。不然,很可能最终就看不到美国的“庐山真面目”,也就学不到其中的真谛。
2011年01月07日 07:24:15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3版
近日,好友发来文章一篇要笔者发表感想。该文章名字叫《美国新泽西州2010年12月21日的油价》,笔者不敢怠慢,看后更是感想良多,因此决定和读者分享。
这篇文章可以说相当火,转载很多,顶的人更多。内容说的是这一天美国新泽西州的汽油很是便宜,普通汽油不过每加仑1.799美元,合人民币每升3.05元。(而国内目前93号国Ⅲ汽油每升7.05元)可以说价格令人震惊,也难怪众多网友情绪激昂。但笔者搜遍整个互联网,极少看到有人对这个数字表示怀疑;有怀疑者也很快成为被“批判”对象。
那么这篇文章究竟是对是错呢?其实是阴差阳错搞错了时辰。文章所配图片实际出自2008年,甚至更早。因此有图真的不见得就有真相。
美国汽油价随市场自由浮动,各地价格也有别,同一个地方不同加油站的价格都可能相差很多。但是,2010年美国汽油价格就基本没有低于一加仑2.5美元。最近大部分地区在3美元上下。
有人可能要说,明白了,你的感想就是想说中国的汽油价格不高、合理。非也!笔者一直认为近年国内汽油价格偏高(也比美国稍高)、其他各项费用更高,有的还颇为离谱。
笔者的第一感想(或者说是问题)是为什么谣言能传播这么远?有人也许要说,因为这说的是美国、大家不熟悉。这并不靠谱,现在是信息时代,要知道美国的真实油价非常容易。笔者实际操作了一下,在百度以USA gas price为关键词做了搜索,第一个就是美国油价的地图(USA National Gas Price Heat Map)(注:汽油全称本是gasoline,但在美国社会基本只称为gas),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天的美国各地油价。现在会上网的很多人英语也远远足够应付这些英文网站,因此语言也不是问题。(如果找不到,地址在
http://www.gasbuddy.com/gb_gastemperaturemap.aspx
甚至,不用花多少功夫,笔者就把那张广泛传播的所谓新泽西油价照片的英文来源找出来,是一篇博文,地址是http://www.green-leads.com/b2b-blog/bid/18660/Simple-Marketing-The-Gas-Price-Sign,笔者强烈建议读者自己去查证。该文只字没提新泽西,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篇2008年底油价接近低谷时候的博文。
实际上,笔者还找到在美国的一个华人论坛的一篇文章,也在讲这个“新泽西油价”问题,题目是《国内造谣成本真低啊》,有网友甚至回复说“我最怕的就是和国内的同学谈美国”。原因虽然没有提,但笔者深有感触,那就是国内的同学“知道”的美国和实际的美国相去甚远。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客观地说,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要真实全面了解美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有所偏差在所难免。但是,偏差如此厉害就完全无法用这个理由解释了。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个原因恐怕是很多专业人员专业素养不合格——不少出自专家名人之手的文章也存在很多偏差。但笔者认为更主要的原因大概是中国的现实有不少的方面不如人意,因此大家都渴望一个更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天堂太远,美国就凑合上了,因此网上就充斥着各种各样关于美国的文章。但老实说,许多文章并不客观,很多是作者随意发挥在写自己的“理想国”。这倒也就罢了;另外一类就多半是有意的移花接木,比如这个新泽西油价的“新闻”。
笔者其实也理解大家的心情,也知道就算那些移花接木者大多数其实也是想通过“介绍”美国好的方面来促进中国的发展。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可取。美国有太多太多可以学习的地方,但是你要学习人家先进的一面,首先是要准确的描述人家到底先进在哪。不然,很可能最终就看不到美国的“庐山真面目”,也就学不到其中的真谛。
类似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比如说油价,目前美国一加仑3美元的汽油还是比中国稍便宜,实在没有必要更进一步说成一加仑不到2美元,这不但不准确还不道德。后者除了增加大家的不快没有什么好处。但是介绍前者却大概可以促使大家去学习美国石油工业先进的一面、并对中国的石油工业或者油价定价的改革有所帮助。
再举一个笔者以前的文章详细描述过的例子:美国中小学生负担确实相对轻松,但到了很多人的口中变成美国学生都是在玩。如此描述除了让学生家长感叹“谁叫你不幸出生在中国”之外没有任何好处。但是如果我们能客观地看美国学生的负担是什么样子,我们就可以更多地学习到美国教育更注重于因材施教、更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探索精神这些先进的一面。
而求证探索精神也是笔者最后一个感想。确实,国内的教育在这一方面基本是空白。但是,学校没有教大家也可以自学,对于大部分话题在这网络时代大家也并非没有求证条件。如果哪怕1%的网友有点求证精神,也不至于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这个美国新泽西油价的谎言。因此,笔者也建议读者,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不妨多多求证探索,对己、对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