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胡同:奎俊宅

标签:
黑芝麻胡同旅游 |
分类: 东城区胡同 |
南锣鼓巷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长胡同,胡同中分别向两边延伸出数条东西走向的胡同,非常对称,被称为蜈蚣巷,因为两边对称的胡同就像蜈蚣的两排爪子。而伸出的这些蜈蚣脚,比南锣鼓巷更有味道,而且,安静得多。
这些胡同非常整齐有序,整体形态保持了元代时的建制。胡同中精致的门楼随处可见,影壁、砖雕、门墩都非常精美。一看即曾经是大户人家的聚居地。
黑芝麻胡同便是其中之一。元代属昭回坊。明代属靖恭坊,被称为何纸马胡同。纸马指版印的神像,俗称神马儿。胡同之称可能与制造纸马的何姓人家居住在这里有关。在北京,旧时以纸马为名的胡同不少,方巾巷南侧的罗纸马,十条路口西南的汪纸马等。纸马,清以后,讹音为芝麻。
何纸马胡同在清宣统年间改称黑芝麻胡同,文革中一度改称为辉煌街七条。
胡同内13号原是光绪年间的内务府大臣奎俊的宅地,西为住宅,东为花园,是北京著名四合院。
西院,过去的住宅,古代的豪华建筑。曾有多部影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
民国时期,外交总长顾孟余曾在此居住。早年曾有五进院落,月牙河、厅轩、亭榭等,至今格局清晰,上马石、花厅、影壁、垂花门、游廊一应俱全。
占用了奎俊府东院花园的黑芝麻胡同小学。
学校始建于1923年,是旅京湘人蒋水生在黑芝麻胡同创设的中华女子职业学校。1949年经市政府教育部门批准成立“私立宏仁小学”;1954年改为“煤炭部煤炭管理局子弟小学”;1958年由东城区教育局接管后改名为现在的"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1978年成为东城区重点校。校名由著名作家茅盾先生亲自为学校提写。2000年9月,东城区教育局又将前圆恩寺小学和宽街小学(部分)与之合并后统称为“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
黑芝麻胡同:东城区西北部,东起南锣鼓巷,西至南下洼子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