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金丝胡同

标签:
旅游大金丝胡同 |
分类: 西城区胡同 |
大金丝胡同北有小金丝胡同,与北官房胡同相通。
大、小金丝胡同:有一种说法为明时此处有织染所,职掌内承运库所用色绢。不仅供应内廷,而且供应外廷。故工部亦派有大使。色绢,是一种染有颜色的丝织品。织染所后废弃。(如果胡同中的介绍亦是如此)
但另一种观点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正确,织染所的位置在如今新开胡同以南的通明庵一带。所以这大小金丝的由来,很可能与胡同的形状有关。
这一带,在清乾隆《京城全图》,称为金丝绦胡同。后来“绦”变为“套”。宣统时析为两条胡同,根据宽窄,分别称大、小金丝套胡同。
大金丝胡同走向曲折,部分呈锯齿状,在北京的胡同中很少见。而锯齿的形状与“绦”的边牙有近似之处。
1965年去“套”,简称大金丝、小金丝胡同。
大金丝胡同西端南折处旧为南北方向的槐宝庵。胡同因庵得名。
槐宝庵即净海寺,明天启时建,“后为清初达天和尚挂锡之处。内有古槐一株,其干南倾而枝北向,树心已空,叶犹茂盛,其势蜿蜒,宛如龙蟠。上系铁链如绠,询诸土入云,因达天参修时,此树尝为人祟,故制巨链以制之”(《燕京访古灵》)。庵现析为民居,槐也不存,铁链埋入井中。
这个不是门墩。而是插屏风的墩子。
大金丝胡同12号,是一个很特别的门楼。
这个院子被载入全球最知名的自助游工具书《孤独的星球》,而被众多外国游客所知。
据说这个院子是什刹海一带唯一给游客住的四合院,住客尤以外国人居多。还曾多次上过国外的电视节目。奥运期间,也作为奥运人家之一,接待来北京看奥运的老外们。
院子的主人姓荆,满族人,当年荆家老辈人从东北南下京城,以十匹布把这家院子买了下来,当时的院子是现在的2倍大。
09.09.24/11.18
大、小金丝胡同:西城区,东起银锭桥胡同,西端南折至南官房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