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综合实践---纸的用途(3课时)
(2010-04-09 00:00: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三年级综合实践 |
本课通过“讨论纸的不同用途”、“制作撕贴画”两个活动让学生知道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身边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撕贴画的制作,让学生将不同特点的纸撕贴后组合成一张画,画的美观程度不是制作撕贴画的重点,不同特点的纸的选用是否适合做图中的事物是重点,考量学生是否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
本课教学目标
1.
2.
版面说明
|
版面中间部分呈现了卡纸、书写纸、蜡光纸、皱纸、毛边纸和半透明纸等六种在软硬、粗滑、厚薄、透明度和吸水性等方面具有不同特点的纸的特写照片,使学生在选择的时候能够明确可供选择的对象。 |
|
版面上、下部分的6张照片分别是上述6种纸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写毛笔字、剪窗花、折纸船、印画、做纸花、做纸屋模型。这只是教材给出的提示,教学中完全可以因地制宜,选取更适合的纸和相应活动让学生选择。 |
|
上半部分呈现了一张学生制作的撕贴画作品。 下半部分呈现的是学生制作撕贴画的活动场景,他们的对话提示大家制作撕贴画的活动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纸有不同用途”的知识尝试解决身边的问题。 |
教学活动指导
课前准备
各种各样的纸片(或纸条)、胶水、配套投影片、配套学具。
活动一
|
学生活动流程 |
指导要点 |
|
⑴讨论:结合投影片或教材呈现一组不同特点的纸在生活中的应用照片,讨论做这些事用什么纸比较合适?说说选择的理由。 ⑵讨论:不同的纸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 ⑶小结: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特点,利用它们的不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做不同的事。 |
* 帮助学生知道不同特点的纸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不同用途, 重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经验,让学生说出选择的理由。 |
活动二
|
学生活动流程 |
指导要点 |
|
⑴讨论:怎样制作撕贴画?观察活动作业第2页和各种纸,讨论完成撕贴画的方案。 ⑵制作:制作一张撕贴画。 ⑶作品展示:说明选纸的理由,互相评议。 |
*要求学生根据纸的特点来选择纸张完成贴画,选用的纸和图中的情景相适合,撕好的纸大小尽量和所贴的部位一致,适当注意颜色的选用。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有依据的方案。 提醒学生不要一味选择漂亮的纸贴在图中,而要根据纸的用途进行选择,完成撕贴画。 * 学生撕贴画的过程如下:①选择适当的纸,②将纸撕成需贴部位的大小,③在画的空白处涂上胶水,④贴上所选的纸。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提醒学生互相协作完成任务。 *给每人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他人不同的做法,并与自己的作品比较。 |
其他教学建议
两个活动通过讨论和制作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纸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不同用途,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尝试解决身边问题。教学中,制作撕贴画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制作撕贴画的目的和方法,然后再动手制作。
在第一部分“认识纸的不同用途”的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请他们讲讲所知道的纸制品的作用,并说出为什么用这种纸。例如纸袋往往用牛皮纸,因为它坚固防水等等。也可以通过观察教材图片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途。这一部分活动既是对上一课的延续,又是为下一个“制作撕贴画”的活动作准备。所以讨论应该充分全面,这也要求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交流内容有详细的预测和精心的准备。
在“制作撕贴画”的活动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活动手册的内容展开讨论,“每一部分你准备用什么纸?”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教师最好不要设置正确答案,只要学生能对选择的纸有自圆其说的理由都可以让他们尝试。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巡视,随时对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
制作撕贴画活动中,教师可以自己准备一些其他的空白图画,来引起学生的制作兴趣。对撕贴画的评价中,应给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由他们展开互评。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评价的重点是对纸的正确选用,不要过于强调美观和整洁。
除教材呈现的几种材料外,教师可增加油纸、玻璃纸、手工纸等等材料,以丰富学生的贴画用纸,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
对学生完成的撕贴画作品教师应多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