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湘美:痴心书法终不悔 邓 勇

标签:
周湘美上海程十发《阿q正传》书画文化 |
分类: 天南地北大丰人 |
程十发是我国海派书画大师,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生前长期担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是一位成就斐然、中外盛誉的艺术家。除了大家熟识的四位弟子外,还有一位和他相处时间最长的关门弟子,他就是我市青年书画家周湘美。 |
周湘美:痴心书法终不悔http://www.cnepaper.com/dfrb/resfile/2010-11-03/03/p30_b.jpg |
周湘美,1967年2月生,是我市西团镇(原大龙乡)人,父亲周德广、母亲杨兰英是赵场村6组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境贫困的他自小学描红那时开始,就对书法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兴趣,可谓如痴如醉,他用树枝在地上、泥墙上画写,用铅笔在废纸头上写,用毛笔蘸水在砖头、石头上写。他对书法的情有独钟,让家人对他寄予了无限期望,他的一位在外地工作的伯父回到家乡,看见他在地上写字,大加赞赏,在临走前特地叮嘱他的父亲说:“要好好培养这孩子,他将来在书法这方面肯定会有所作为。”周湘美16岁那年,他的家在拆迁时,整个墙轰然倒塌,土墙泥块将一边的周湘美整个人埋在下面,好在他的父亲迅即地将他从泥块中挖出,背回到临时搭建的草棚里抢救,才把他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死里逃生的周湘美3星期后拖着带伤的腿参加了中考,结果只能以一般的成绩进了大龙中学读高中。1986年高中毕业后,周湘美走上社会,为了生活,他四处打工,先后做过开过小杂货店,做过小生意,干过家电维修。但即使这样,他对书法的钻研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上海创业时,他结缘大师,成了忘年交 http://www.cnepaper.com/dfrb/resfile/2010-11-03/03/p33_b.jpg
1992年2月,时年25岁的周湘美决定到上海打拼,于是他怀揣东拼西凑的600元,只身来到上海,做起了家电维修行业,后来又干起了空调维修,并凭借自己过硬的维修技术,通过自己的诚信和对客户的认真负责,获得了上海仁济医院的全部电器维修业务,在他的勤奋和努力下,他的维修部扩张为空调专营公司和家电维修公司,资产很快积累到近千万元。
1992年10月,一位中年人找到周湘美的专营公司,请人到他家帮助修理空调。当时,周湘美手下的技术人员全部外出了,无人可安排,身为老板的他就工具包一拿,亲自上门去当修理工。到了那户人家后,只见四面墙壁挂满了精美的书画作品,一张硕大的案桌上摆放着整齐的笔墨纸砚,阵阵墨香扑鼻而至,令人神清气爽。酷爱书法的他隐隐约约地感到,这一定是个书画人家。
修空调的间隙,周湘美在与中年人闲聊时,惊讶地得知这家的主人竟是极富盛誉的海派掌门人,书画大师程十发!而那个请他来的中年人就是程大师的小儿子程多多。没想到修空调竟修到了程大师家,这让周湘美兴奋异常。原来,周湘美自幼酷爱书画,,早在学生时代,爱看连环画,特别是程十发大师创作的《阿Q正传》、《胆剑篇》、《幸福的钥匙》等连环画他更是爱不释手,百看不厌。
空调修好后,时年70多岁的程十发大师刚好回家,看到别人修不好的空调周湘美修好了,他十分高兴,忙着要给钱。周湘美表示自己只不过举手之劳,不可能要酬谢的,向程老问过好后,他就准备收拾东西离开。看到这个本分老实的年轻人,程老十分喜欢,就主动说:“别忙走,我送幅画给你。”
周湘美当时心里那个高兴劲简直无法言表,书画大师送画给他,他想也不敢想。特别是自己心里十分尊崇和敬仰的程大师竟然送画给自己,那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程老送给周湘美的是一幅一尺见方的人物画,周湘美如获至宝,回到宿舍,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甚至躺在被窝里都在看,程老的画笔法、墨法灵活生动,色彩明艳,构成新颖,令他爱不释手,并情不自禁地临摩起来。
后来,周湘美每周都去程老家保养空调,程老笑称他是“空调保姆”。其实,周湘美去程老家,保养空调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就是想去看程老写书作画。他每次去都潜心看着程老写书作画,有时一看就是大半天。而程老对这个好学的年轻人不仅不保守,还让周湘美在他那儿练字学画,然后悉心指点。有时,看不到周湘美时,程老就主动联系周湘美,让他去聊聊天。慢慢地,程老对周湘美也越来越喜欢,越来越信任,1993年,程老把上海高邮路上放置藏品的一套房子交给周湘美管理,这一老一少就这样逐渐成了忘年交。
拜师后,他放弃千万生意,潜心学艺 http://www.cnepaper.com/dfrb/resfile/2010-11-03/03/p29_b.jpg
1996年3月的一天,程老突然问周湘美,有没有兴趣专门跟自己学习书画创作。周湘美闻言大喜,自从结识程老后,他就把程老视为自己的师傅,自己也非常想拜程老为师,但因为程老收徒极严,他认为程老不可能收自己为徒,他怕自己不够格。所以他不敢正式提拜师之事,因为程老此前收过4位学生,他们分别是毛国纶、汪大文、曹晓明、陈明,现在都是大书画家。此次,程老主动提出,他求之不得,当即正式拜程老为师。为表决心,周湘美把近千万的生意全部放弃,住到了程老家。师从程老,住进程家后,周湘美不仅是程老的学生,还照顾着程老的饮食起居。他主要帮助程老整理一些生活事务,整理画室,准备笔墨纸砚,接待客人,保管财物等等。一些政要名流拜访程老时,也是周湘美跑前跑后,成为程老的得力助手。外人都笑对程老说,你这个周管家还真的很周到。周湘美告诉记者,程老先生每天早晨六点就起床,六点半到九点是程老和自己单独相处的时间,程老教他怎样写书法,他教他历代文化知识及书画鉴赏到创作,告诉他生活是创作的基础,教他要懂得生活。周湘美说,程老先生先生就像一个百科全书,有学不完的知识,就像一个大的磁场吸引着自己,在程老的教导下他勤奋学习,不追名利,希望自己的艺术能借老师的磁场有所进步。
“书者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笔随心动,自然成书。”这是程老对周湘美的要求。让程老赞赏的是,周湘美出生在黄海之滨,骨子里与生俱来的苏北农民朴实浓郁的民风和海潮的无限激情以及生活的多元,让周湘美品味着“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的人生体验和感悟,这些都能在他的字里行间得以体现。起初,周湘美刻意临摩程老的书画作品,觉得越像越好。然而程老则告诉他要越不像越好,程老说,书画艺术就像一个多姿多彩的天空,任人自由翱翔。周湘美得到程老的真传,他的书画创作不再拘泥。在程老的悉心调教下,周湘美逐渐领悟到程老的书画创作的真谛:传神开放、讲究传承、贴近生活。因此,周湘美的字画深得程老的精髓。程老有2个儿子程多多和程助,他们对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颇深,尤其是对程老艺术的传承有很高的造诣。在跟程老学习的同时,周湘美也跟程多多学习中西方色彩的融合。
悟道而明道,就这样,周湘美的书画技艺日臻成熟。他对书法的节奏、韵味、用墨、章法等颇有心得。每次创作,他都先做到意在笔先,胸有成竹,让笔情墨趣尽情表达出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灵感启迪。在节奏上,他讲究急缓抑扬,时卷时郐,为“空山百鸟散还合,方里浮云阴且晴”;韵味上讲究今中蕴古,传统的墨香中散发出浓浓的时代气息;用墨上浓淡兼施,充分体现着墨的五彩光泽和迷人情趣;章法上深悟层次的变化,由点画的长短、大小、疏密、壮纤等丰富变化,形成千姿百态、飞腾跃动的奇妙画卷,给人以酣畅淋漓、变幻莫测的深层次艺术享受。在周湘美30岁那年,程老给他写就了一幅字“三十而立斋”,周湘美对这个横幅十分爱惜,无论他迁徙到何地,总是把这个横幅挂到他一抬眼就能看到的地方。他说:“这些字粗看朴实无华,没有所谓的亮点,但如果深入细致地看,就会发现这些字每一笔、每一划都是那么精致完美,如饮甘酒,每呡一口都有滋有味,芳香醉人。”
周湘美坦言,师从程十发大师十多年,除了学得精湛的书画技艺外,更多的是从大师身上感知到了他为人内敛低调、待人坦诚朴实的人格魅力。
2007年7月17日,时年87岁的一代宗师程十发驾鹤西去,周湘美悲痛欲绝,他如儿子般依依送别了程十发。2008年底,为了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对程十发的书画进行研究和书画创作,周湘美决定回家乡设立一个画室。,2009年初,周湘美离开了生活、工作近20年的上海,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在盐城世纪大道68号设立了“大丰堂”书画创作室。在这里周湘美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写字画画和整理阅读程老的手稿,编写推崇程十发书画艺术的书刊《程家样》。以此推动程十发书画的研究。
周湘美告诉记者,自己目前正在寻找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创办中国程十发书画艺术研究院和程十发书画艺术基金会,为推动程十发书画的研究做点贡献,自己将以大丰麋鹿为题材,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艺术作品。
与此同时,他也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今年6月,他就曾将日本电素工业株式会社社长,与日本300多家财团有着密切联系的日本著名财经专家松本晋请到大丰进行考察。近日,他还将利用赴日本进行文化交流的机会,拜访松本晋,以期推动他们与大丰的合作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