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标签:
教育中考试题 |
分类: 语文家园 |
昆明市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含1~7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我喜欢出发,喜欢醉人的景色,绮丽的成光。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②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和煦。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
③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粗犷,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粗犷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
④我还想从大山那里学习它的深刻,从大海那里学习它的勇敢,从大漠那里学习它的沉着,从森林那里学习它的机敏。我想学着品味缤纷的一种人生。
⑤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问双脚,但是要问志向。有了志向,人在路途中才能走得长远。于是,我不断寻找更美的风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为了追求一神境界。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的;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更丰富,这就是不虚此生。
⑥是的,我喜欢出发,愿你也喜欢。
1.请用正楷将第⑤段划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
(1)绮丽(
3.第④⑤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4.请在第③段划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与前面的句子句式相同。(2分)
5.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1)凌厉
(2)端详
(1)
6.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A.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欧阳文忠集》《柳河东集》《太史公书》就分別用了谥号、籍贯、官职来命名。
B.淸代文学家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他写的《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以谈鬼说狐的方式反映现实。
C.《端午日》选自《沈从文小说选•边城》,沈从文的创作中影响较大的是乡土小说,小说富有风俗美和人情美。
D.19世纪的俄国涌现了一批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巨著,如列夫·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以及他们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和《羊脂球》等。
7.按要求默写。(第(7)小题3分,其余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3)
(4)
(5)予独爱莲之
(6)
(7)文人墨客自古钟爱登揽胜,借此抒怀言志。崔颢在《黄鹤楼》中借诗句“
(8)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中的风霜雨露,花鸟鱼虫在诗人的笔下都有了灵性。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露”字的连续两句:
二、阅读理解。(含8~22题,共40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诗歌赏析。(第8题,3分)
品读下面的宋代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8.本词是一首“壮词”,词人却在结尾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概叹,你对此如何理解?(3分)
(二)阅读【甲】【乙】两则文选,完成9~13题。(12分)
【甲】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
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①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②,人咸易③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⑤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⑥,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
【注释】①殊:特别。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主人日再食(
(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以中有足乐者/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学而不思则罔
D.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段中划线的句子。(2分)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来源:学科网]
12.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请按提示在A、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文 |
学习态度和方法 |
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
A |
甲文: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
一心向学 |
乙文: |
循序渐进 |
乙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
C |
13.【甲】【乙】两文末尾画波浪线的名子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7题。(11分)
春色正中分
刘汉杰
①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订立用以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事历法,早见于汉代刘安的《淮南子》。所谓节气,即时节和气候。古人在观天识象的基础上,对每个季节进行了精细的划分:“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岁有二十四节气。”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恰逢春季之半,致名“春分”;又因是昼夜时长相等之日,古人也称其为“日中”“日夜分”。[来源:学。科。网Z。X。X。K]
②按古人“候应”之说,每候都有一个物候现象与之对应。春分有三候:初候玄鸟至,玄鸟就是燕子,燕子属于季节性候鸟,生活于北方的古人认为它“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二候雷乃发生,春天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增大,天空开始打雷;三候始电,雨多了,闪电也开始出现。此时,甘霖滋润,万物勃发,人们可以欣赏到“花重锦官城”的美景了。
③春分是农事播种的季节,与乍暖还寒的惊蛰节气不同,春分时节的气温回升较快,因此民间有“冷惊蛰,暖春分”之说。天气变暖,意味着农忙季节的开始,农谚讲“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讲,仲春二月,可以把树枝埋在土里,令其生长;可以种地黄,采桃花、茜草、土瓜根等。各地气候条件不一,播种的农作物也不一样。
④春分是祭祀的日子。春分时节有帝王祭日、百姓祭祖、春社祭神等祭祀活动。帝王祭日是春祭的重要活动,从先秦开始,祭日已经成为帝王的独享祭祀。明清之前,帝王一年之内要有多次祭日活动;明清之时,则固定在春分这一天,地点设在京城的日坛,祭日的仪式颇为隆重。百姓祭祖也在春分举行。此俗流行于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尤以南方的客家人聚居区为盛。祭祖一般从春分这一天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明之前。春分前后,还有一项祭祀活动——春社祭神。社,为土地神;春社,即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也称“春社日”。《荆楚岁时记》记录了南北朝时期楚地春社的情形:这一天,四邻宗亲在神庙树下搭棚屋,宰牲祭神,祈求社神赐福,祈盼五谷丰登。
⑤春分有特有的饮食习俗,春分吃“春菜”。春菜可以泛指春天里的各种应时蔬菜,但在广东开平一带,春菜特指当地的一种野苋菜。每逢春分之日,村民们就到田野里采摘春菜,把春菜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俗言“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春分这天还有吃汤圆,喝汤面的习俗。汤圆不仅人们食用,还要分享给鸟吃:把煮好的汤圆用竹叉插着,置于田边地头,名曰“帖雀子嘴”。据说,这样能粘住麻雀等鸟的嘴,以防它们来啄食稻谷,以保年景丰收。春分酿春酒的习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在浙江于潜,民众春分造酒存于瓮,过三伏天糟粕自化,色赤味醇,谓之“春分酒”,预示着甜美生活长长久久。
⑥春分还有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据说春分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人们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这种玩法简单的民间游戏叫“春分竖蛋”,深受百姓喜爱。在我国南方地区,春分日妇女多出游,称“踏青”;儿童则竞放纸鸢为戏,谚云“杨柳青,故风筝”。
⑦“促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裴回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诗人徐铉的《春分日》,道出了春分时节春色的美妙,万物的变化。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1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3分)
选文②~⑥段依次从候应现象、
15.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
16.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恰逢春季之半,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一样长。
B.选文中介绍的春分习俗,大多蕴含着祈福的美好愿望。
C.人们之所以喜欢在春分玩竖蛋的游戏,就是因为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来源:学科D.选文引用的谚语、俗语、诗句,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17.劳动人民在总结“候应”时关注了哪几类物象?人们总结“候应”有什么作用?请根据选文的内容和下面的材料作答。(3分)
【材料一】清明有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
(选自《百科知识》)
麦插禾。”
(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2题。(14分)
道是缺憾却完美
①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憾。”是的,缺憾是人生的一种常态,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正因为有不完美,人们才会不断地弥补、完善。我们应该正视缺憾,追求完美。
②身体的病残是一种缺憾。对待这种缺憾,有的人恨,恨它们破坏了本该有的完美,恨它们破坏了本该有的幸福。可转念想想,如果霍金拥有分健康的身体,如果邰丽华能言善听,如果史铁生可以向着大海奔跑……完美,就真的存在了吗?因疾病缠身的缺憾,霍金用超凡的意志在轮椅上,给现代物理科学添了完美的一笔;因听说障碍的缺憾,邰丽华在舞蹈方面逐渐显露天赋,给舞台艺木添了完美的一笔;因双腿瘫痪的缺憾,史铁生爱上了写作,他的《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给文学艺术添了完美的一笔。由此可见,身体病残的人也可以创造人生的完美。
③人生的不如意也是一种缺憾。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向往美好,排斥缺憾,但出现错误,遭受挫折和失败,往往是难以避免的事情。面对这些缺憾,有的人徘徊不前,半途而废;有的人唉声叹气,急流而退;有的人甚至自暴自弃,悲观绝望。
④“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进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西楚霸王“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乌江自自刎,是不是令人潸然?其实,胜败乃兵家常事,不会有谁认为项王渡江而逃有失颜面,不会有谁认为这是项王人生中的一个缺憾,除了他自己。他因为这所谓的缺憾迷失了方向,因为这所谓的缺憾放弃了梦想。因为这所谓的缺憾,给本可以完美的明天画上了休止符。
⑤项王拒绝缺憾,放弃梦想,将自己的人生结束在了缺憾中,他永远跨不到那个叫“完美”的殿堂。其实在人生这场戏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
术家,只要能正视人生的不如意,就可能将缺憾转变为完美。
⑥1868年,美国3M公司发明了—种胶水,却不是很成功。这种胶水看上去很粘,可就是粘不牢东西。这一缺憾一直困扰着工程师福莱。直到1974年,福莱参加礼拜翻开歌本时,书签掉了下来,他突然想起那次不成功的发明,于是灵机一动:把这种胶水粘在书签上,书签不就掉不下来了吗?通过实验,—种带粘性的书签涎生了,无论把这种书签粘貼
到哪儿,它都会乖乖地呆在那儿,不需要时把书签揭下来,也不会对书有任何损伤,而且往上写字也非常方便,这就是不干胶便利贴的前身。便利贴一经问世,便十分畅销,至今仍是3M公司的不败商品,并持续演化出其它无痕挂钩等明星产品。一次失败未必永远失败,工程师福莱就是一个人生的智者,他将生活的缺憾智慧地转变成了完美。
⑦
⑧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追求完美,但不能苛求人生十全十美。完美并不意味着缺憾的完全消失,只要能将
缺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尽力使缺憾最小化,也就能更加接近完美。
18.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19.如果用下面的名言作为选文的道理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2分)
正视疾病,敢于承受的人,将变得更加坚强、壮大。——希尔泰
20.选文④⑤⑥段除了举例论
证外,还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
21.请在选文第⑦段的横线上补充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使上下文表达连贯。(3分)
22.有人认为选文最后一段是多余的,可以刪除,你同意吗? 为什么?(3分)
三、综合性学习。(含23~25题,共8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放假了,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让同学们围绕“多彩年华”这一主题自编一本图书,小郭同学用“恰同学少年”为书名,设计了以下三个章节,请你和他一起完成这本书的编写吧!
【改素材】
第一章
金色是童年的主色调,欢笑童年是的主旋律,童年的生活常常是阳光明媚、乐趣无穷的。
23.小章挑选了三则素材,其中有一则不适合放在这一章,请你找出并劝说小章改用“备选素材”。(3分)
素材一:一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了。黄瓜也许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蜒从旁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蜒去了。
素材二: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素材三: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粱,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备选素材: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主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于漪《往事依依》
【忆情节】
笫二章
今年,我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获奖词评价其作品“读起来很美,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是啊,谁的童年没有忧伤?于绝,小郭设计了“忧伤的往亊”这一章节。
2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的童年就有许多悲慘经历,但正是这些磨难,使他变得坚强和勇敢。下面两幅连环画都再现了保尔在学校被打骂的情景,请从A、B两幅图中任选一幅,讲述保尔被打骂的具体原因。(要求:40字左右)(3分)
图A
我选图(
【作探究】
笫三章
成长属于每一个孩子,那么成长究竟是什么?你和小郭翻开了语文书,从中寻找答案……
25.请你比较下面三篇课文中人物的成长经历,写出探究结果。(2分)
《月迹》 |
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大家都觉得满足了,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
《最后一课》 |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像,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
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 |
《十三岁的际遇》 |
入学之初那句颇为雄壮的誓言,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显得苍白无力。我紧闭着嘴,心 |
如果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
探究结果:
四、写作。(第26题,50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6.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题一:掌声雷动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朋友的建议;埋头苦读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花开的声音;背包远行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亲人的叮嘱……
请以“留只耳朵听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材料一:要感请那些偶尔出现并打动我们的平凡之人和微小之物
,让我们的内心下一场雨,洗刷洗刷,然后继续前行。
材料二:一只站在树枝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材料三:孩子们的头脑里宁愿画上很多问号,也不要画上太多的句号。
三则材料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那些偶尔出现的平凡之人和激小之物,往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不要一味依赖外部条件,要相信自己;要敢于质疑,善于探索……
写作要求:
(1)若选题一,请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昆明市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含1?7题,共22分)
1. (2分)间架结构不合理酌情扣0.5-1分,毎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
2.
(2 分)(l)
qǐ(2)
xù(3)guǎng
3. (2分)第④段:我想学着品味一种缤纷的人生。
第⑤段:这话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
4. (2分〉示例: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繁茂/生机),仍旧(依然/还是)遗憾。
(没有写“森林”,但是句式与上文一致,得1分)
5.
(2分)(1)
宵改为霄
6. (2 分)D
7. (第(7)小题3分,其余毎小题1分,共10分〉
(1)君子好逑 (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3)怀旧空吟闻笛赋(4)山下兰芽短浸溪 (5)出淤泥而不染 (6)入則无法家拂士 (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8〉示例: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降;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道狹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符合题
目要求即可)
二、阅读理解。(含8-22题,共40分)
(―)诗歌赏析。(第8题,3分〉
8. (3分)词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甚至在梦里,都念念不忘抗公的战斗生话;但由于朝廷的腐朽无能,他的理想难以实现;当梦醒回到现实,他看到自己鬓边新生的白发,不由发出壮志难酬的慨叹。 (意近即可)
(二〉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9-13題。(12分)
9.
(2分)(1)
食:提供伙食(2)被:同“披”,穿(3)遗:给予,赠送
11. (2分)女仆拿热水来(给我)浇洗,有被子围着、盖着(我),(我)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
12. (3分)A.虚心求教(或“恭敬有礼”) B. 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C.勁奋 刻苦(或反复诵读”) (A、C处用四字词语概括、意对即可)
13. (3分)都是反问句,加强了语气,能警示读者并引起读者思索,反思自己的学习
态度和学习方法;都总结了上文,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甲文强调专心是业精德成的重要
条件,乙文肯定默诵是熟记书本内容的有效手段。
14.(3 分)A.农事播种B.饮食习俗C.游戏活动
15. (3分)说明方法:分类别。
作用:把“春祭”习俗(活动)分为帝王祭日、百姓祭祖、春社祭神三类,并逐类介
绍了它们的特点,使文章条理清楚。
16. (2 分)C
17. (3分)劳动人民在总结“候应”时,关注了动物、植物、非生物(如霜降雪飘、
水冻冰化、风云变化等)三类物象。人们总结“候应”,有利于指导农事,还可以帮助
人们安排生活。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2题。(14分)
18. (2分)我们应正视缺憾,追求完美。
19. (2分)名言放在第②段最合适。因为这句名言可以论证(支撑)“身体病残的人
也可以创造人生的完美”这一分论点。
20. (4分> 论证方法:对比沦证。
作用:先从反面举项羽因不能面对兵败这一缺憾而乌江自刎的例子,再从正面举福莱把
不成功的发明改进为畅销商品的事例,正反对比,突出地论证了分论点;人生的不如意
(缺憾)也可以转变成完美,使读者对观点有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21. (3分)既然缺憾可以转变为完美,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缺憾、实现完美呢?
22. (3分〉不同意,最后一段是补充论证,它补充论述了追求完美也要有度,不是所
有的缺憾都能被转变为完美的,只要尽力了,人生就不会有缺憾。这样的论述使文章分
析更透彻,论证更严密。
三、综合性学习。(含23-25 题,共8分)
23. (3分)示例:
小郭同学,素材所写的童年生话太过悲伤,不适介放在“金色的童年”这一章,建议你选用备选素材,因为该素材体现了作者童年读书的乐趣,切合这一章阳光欢笑、乐趣无穷的主题。(有称呼,能表述清楚劝说理由,表达得体即可)
24. (3分)示例:《圣经》上说的地球存在的时间和地理课上老师讲的不一致? 图B:在神父家补考时,保尔为报复擗神父平日对他的不公,悄悄地往神父家的面团里撒了一把烟丝。
25. (2分)(1)成长是经历了酸甜苦辣以后知识的增长、内心的丰富、思想的成熟。
(2)成长是经历了喜怒哀乐后逐渐长大,变得懂事。(答出一点,意对即可)
四、写作.(第26题,共50分)
26.
作文分项分等级评分标准
类别 项目 |
一 (40-36) |
二 (35-30) |
三 (29-24) |
四类 (23-18) |
五类 (17-0) |
A 内容 |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切 |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
基本合题意 中心尚明确 内容尚具体 思想健康 感情尚真实 |
偏离题意 中心欠明确 内容不具体 |
严重偏题 不知所云
|
B 语言 |
得体、流畅 |
通顺 |
基本通顺 |
语病较多 |
文句不通 |
C 结构 |
结构合理 详略得当 |
结构合理 注意详略 |
结构较合理 详略不明显 |
条理尚清楚 没有分段 |
结构混乱 详略不当 |
评分细则 |
①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生动形象评满分。 ②具备本类A、B、C项 条件的评39-38分。 ③本类A、B、C三项中某项稍弱,评37-36分本类基准分:36分 |
①具备本类A、B、C三项条件的评35-33分。 ②本类A、B、C三项中某项稍弱,评32-30分。本类基准分:30分 |
①具备本类A、B、C三项条件的评29-27分。 ②本类A、B、C三项中某项稍弱,评26-24分。本类基准分:24分
|
①具备本类A、B、C 三项目条件的评23-21分。 ②本类A、B、C兰项中某项稍弱,评20-18分。本类基准分:18分
|
此类作文在 17 -O分之间酌情给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