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标签:
教育中考试题 |
分类: 语文家园 |
2016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0 分)
一、(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成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浩瀚
B.显赫
C.殉职
D.斟酌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____;知音,是为寂寞____。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____,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____,敢畅言所见。
A.雪中送炭
B.锦上添花
C.锦上添花
D.雪中送炭
3.下列
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武大、华科大效仿牛津、剑桥两校划船比赛的做法,在东湖举行“同城双星”龙舟赛。
B.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C.我们要想节食减肥一样,减少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借以缓解对数码产品的心理依赖。
D.“组队读书”能改变阅读浅层化、碎片化的现状,让人们学会深度阅读和系统阅读。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5—7 题。
错误管理理论
对不确定场景下的错误现象进行剖析,让读者对错误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
(选自《2015 中国科普文学精选》,有删改)
5.下列对“错误肯定”和“错误否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杯弓蛇影中的错误属于错误肯定。
B.鸿门宴中的错误属于错误否定。
C.把草绳看出蛇属于错误肯定。
D.把没病的人当成有病的人属于错误否定。
6.对下列现象的分析,不符合“错误管理理论”的一项是(
A.音量增大意味着物体正在趋近自己,所以同样的音量变化,当音量增大时人会高估变化幅度。
B.距离增大意味着掉下去时损伤更大,所以同样一段垂直距离,从上往下看时,人会高估其高度。
C.与病人接触,意味着传染疾病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人们会与有疾病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D.与陌生人接触,意味着接触坏人的机会更大,所以人们会更容易把陌生人当作坏人。
7.下列对“错误管理理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错误管理理论”之所以很有研究的必要,是因为人犯错误难 以避免。[来源:学科网ZXXK]
B.“错误管理理论”可以解释数百万年的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某些现象。
C.“错误管理理论”不认为错误是好东西,但可以
让我们认识到错误是有研究价值的。
D.“错误管理理论”对不确定场景下的错误现象进行剖析研究,可以让人们少犯错误。
三、(共 9 分
,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10 题。
萧颖士风节
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
其不下己。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
不久矣。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禄山反,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身走山南,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洧卒,往客金陵,永王璘召之,不见。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8.下列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颖士阴语柳并曰
阴:暗中
C.往客金陵客:旅居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A.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B.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C.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D.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颖士对宰相李林甫、永王李璘的召见均辞而不去。
B.萧颖士预言了安禄山即将叛乱且东京将会陷落。
C.郭纳、封常清没有采纳萧颖士的守城计策。[来源:学科网]
D.节度使源洧听从了萧颖士坚守襄阳的劝说。
[来源:学§科§网Z§X§X§K]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
四、(14 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
12.填空。(10 分,每空 2 分)
①
②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古》)
③
④曹操《龟虽寿》一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的“老骥”意指
五、(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
老去的舌尖
退化,更是舌头背后心头的退化。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中,圆山大饭店的大厨师老朱,每天给三个女儿做尽好吃的,然而三个女儿却感受不到他的心思和举止,面对一桌丰盛的美味,她们的舌头忙着数落自己的生活困境和矛盾,何尝有闲暇品味他做的美食?人家邀他再出山,老朱说:“人心粗了,吃又能吃出什么滋味来呢?”的确,当心头被纷繁的欲念占据了,舌头又能品出什么滋味呢?
再精致,听得再高雅,住得再舒适,五官再发达,失去了心头的敏锐,又有什么用呢?
(文/蓝染,有删改)
13.本文的标题为“老去的舌尖”,第⑥段又写到“老去的味道”,说说这两处“老去”在文中的含义。(4 分)
14.本文③~⑤段中,作者认为能做出美食的秘密是什么?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这一秘密。(4 分)
15.请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出下面语句在文中的意思。(4 分)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自己已经成了
吃人参果的猪八戒。[来源:学科网ZXXK]
16.我们“怎样才能重新拥有那个娇嫩的、朴素的舌尖呢”?请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简要回答。(6 分)
六、(8 分)
根据要求完成 17、18 题。
17
,请用简明的语言分条表述,三条即可。(4 分)
18.在以“学会主动学习”为主题的班会上,需要你谈谈主动学习的意义。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100—120 字)(4 分)
七、作文(50 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 600 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2016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l.A 2.B 3.B 4.C
二、(共9分,每小題3分)
5.D 6.C 7.D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8.D 9.B 10. C
四、(14分)
11.当官的以儿童游戏的方式来抵御厉害的叛军,(想取胜)太难了!
共4分。“肉食者”“御”、“剧”各1分,其余句意正确1分。
【参考译文】
萧颖士是唐代的名人,后代学者只称赞他才华出众。我反复考证后发现,他还是一位高风亮节有胆识有度量的人,在他担任集贤校理时,当时的宰相李林甫想召见他,他却辞而不去,李林甫对他不屈从于自己很恼火。后来,李林甫又让他到史馆任职,他仍然不屈服,为此他更遭李林甫所忌恨,以至被免除史官职务外调到河南府任参军。当时,安禄山依仗玄宗的龙信,恣意妄为,箫颖士暗中对柳并说:“胡人(指安禄山)依仗主上的宠信骄横跋扈,反叛朝廷的时间不会太久了,东都洛阳到时会首先陷落的!”不久,他便托病离开了洛阳,安祿山反叛以后,萧潁士去见郭纳,向他进献抵御叛军的策略,郭纳没有采用。萧颖士感叹道:“那些身居高位要职的人抵御厉害的叛军如同儿戏,(想抵挡住也)太难了啊!”他听说大将封常清陈兵东都洛阳,就去观察了一番,(结果很失望,)连夜返回,南逃到山南东道(今湖北襄樊)避乱,当地节度使源洧想放弃襄阳,退保江陵,萧潁士劝说道:“襄阳是天下的咽喉要冲,兵家必争之地,一天不坚守,則大势即去,你何必匆忙放弃这个战略要地,让天下人取笑你呢?”源洧听从了他的建议,就按兵不出。源洧死后,萧颖士又去金陡,并客居于此,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璘要召见他,他坚辞不去。李白,是天下闻名的大诗人,只因身陷永王李璘的叛军之中,而终身受到连累,萧潁士对永王李璘的召见辞而不见,可见他的胆识远远超过李白。
12.①塞上长城空自许
②天涯共此时
共10分。①?③空共6分,每題2分,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第④題共4分,每空2 分,意思对即可。
五、(18分)
13. (1)老去的舌尖:老去一一退化(迟钱、麻木)。
(2)老去的味道:老去消逝。
共4分。每处2分.语意正确即可。
14. 用心用情,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共4分。核心语意:用心(2分),用情(2分)
15.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不会细致地品尝食物的味道了。
共4分。核心语意:不会细致地品尝食物的味道。(或吞得快,没尝到味道。)
16. 放慢生活节奏,清除心中欲念,保持心头的单纯和从容,找回心头的敏锐。
共6分。核心语意:清除欲念,保持心头的单纯和从容,找回心头的敏锐。(6分) 根据学生答案的语意可作如下评价:
(1)淸除欲念.保持心头的单纯和从容,找回心头的敏锐。(6分)
(2〉消除欲念,保持心头的单纯和从容。(5分)
(3〉淸除欲念,(或:清除欲念,找回心头的敏说。)(4分)
(4>保持心头的单纯和从容。 (或:保持心头的单纯和从容,找回心头的敏锐。)(3分)
(5) 找回心头的敏锐。(2分〉
(6) 放慢节奏,慢慢体会生活。(1分)
六、(8分〉
17. 共4分。评分标准:要求围绕“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来表述,三条原因不要重复,还应有明确的逻辑关系。答山一条1分,答出两条2分,答出三条4分。
18.共4分。评价标准:内容针对“主动学习的意义”表述得2分,语言简明、连贯、 得体得2分。内容没有针对问题作答不得分。
七、作文(50分〉
【评分标准】
作文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来评分。
“内容”含两个方面:题意的表述和材料的支撑。题意应源自作文题目的整体语意,题意应鲜明,但表达上可以直白,也可以含蓄。材料的价值在于能恰当而完美地支撑题意。题意表述分为“正确”和“错误”两个层次,材料支撑分为“恰当”“缺陷” “错误”三个层次。依据題意和材料两个指标的不同层次,本次作文评分可分为六类文。
一类文:题意正确,材料支撑恰当。
二类文:题意正确,材料支撑有缺陷。
三类文:题意错误(但与材料相关),材料对该文主旨的支撑恰当。
四类文:题意错误(但与材料相关),材料对该文主旨的支撑有缺陷。
五类文:题意正确,材料不能支撑题意。
六类文:题意错误(但与材料相关),材料不能支撑该文主旨。
类别 |
档次 |
题意表达 |
材料支撑 |
语古表达 |
得分区间 |
一 |
上档 |
正确 |
恰当 |
优秀 |
50 |
下档 |
合格 |
49-46 |
|||
二 |
上档 |
正确 |
缺陷 |
优秀 |
45-42 |
下档 |
合格 |
41-38 |
|||
三 |
上档 |
错误 (与材料相关) |
恰当 |
优秀 |
37-34 |
下档 |
合格 |
33-30 |
|||
四 |
上档 |
错误 (与材料相关) |
缺陷 |
优秀 |
29-26 |
下档 |
合格 |
25-22 |
|||
五 |
上档 |
正确 |
错误 |
优秀 |
21-18 |
下档 |
合格 |
17-14 |
|||
六 |
上档 |
错误 (与材料相关) |
错误 |
优秀 |
13-10 |
下档 |
合格 |
9-6 |
|||
七 |
|
|
|
不合格 |
5-0 |
优秀: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淸晰。
合格: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句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
不合格:结构不清,思路混乱,语言不通(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严重影响语意的表达。
评价共设七个类别,一至六类文又分设上下两档。作文的“类别”以“内容”为依据来确定,“类别”的档次以“表达”为依据来确定。评卷时,先依据“内容”来确定不同的类别,再依据“表达“来确定上下档次。笫七类只需从“表达”方面来评价,文章“表达” 被评为“不合格”的则为第七类文。
缺陷:事件或材料与所表达的題意有相关性,但文中的事件或材料只是空洞地贴上题意的标签,没有具体表述选择的路的特点,也未能清楚地表述路是怎样决定人生状态的。表面上写了路与人生的关系,但并没有揭示二者之间的事理逻辑关系。
错误:事件或材料貌似与题意相关(需要读者从自己个人经验中提取事件或材料的要素后才能与话题相关联),但其表述的具体内容和内在逻辑无法支撑本题意,其表达的意图与本题题意无关。如:只是表述选择的重要性,或选择的过程,未能表述出选择的路对人生状态的决定作用,或未能表达出所选道路与实现目标之间的关系。
【特殊情况评分说明】
1.
(1)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严重影响语意的表达。
(2〉内容与题目(材料〉亳无关系,或抄写试卷上现成的文字材料*。
(3)只写了开头,字数严重不足(100字以内)
2.
(1)在文意表达基本完整的前提下,毎差一行扣1分。
(2〉在文意表达不完整的前提下,每差一行扣2分。
3.
(1) 文意表达完整,在此文所属类别中给低档分数。
(2) 文意表达不完整,在此文所属档次基础上降档给分。
4.
对本题题意的表达界定:
题意表达应鲜明,但表达形式可以直白,也可以含蓄。
题意正确:本题提供的材料谈论的是在登上山顶之前,应慎裝选择登山的路,因为选择什么样的登山之路,既决定了你是否能登上山顶,又决定了你的人生状态。文章的题意应在材料的整体语意范闱内。本题的题意可以表述为:选择的道路决定人生的状态。
以下表述视为正确题意的同义语: “人生状态是由你选择的人生道路决定的。”“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选择即人生。” “道路即人生。” “要想实现目标,先要选好通向目标的路。” “道路的选择决定目标的达成。”
题意错误:题意不在材料的整体语意范围内。如“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对材料支撑的界定:
恰当:记叙性文章的事件或议论性文章的材料与所表达的题意(观点、思考等)有着内在逻辑的一致性,支撑的内容能让人信服自己表达的观点和思考。事件或材料能够具体表述选抒的路的特点,并且能够表述清楚具有这些特点的路,是怎样决定人生状态的。即能够明确表达所选择的路与人生状态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