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标签:
教育中考试题 |
分类: 语文家园 |
浙江省温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28分)
1.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满树桃花盛开 未必每朵都能结果 熠熠如玫瑰色的泡沫 映(chèn)(1) 云影蓝天。[来源:Zxx |
灵感也像桃花
每天成千上百地(zhàn)(2) 开吧!一切顺其自然 别问能收获什么。 |
也当有嬉戏与(chún)(3) 也当花开满树
否则天地便太过狭(ài)
(4) 生命也缺乏乐趣。 |
Com]
——[德]赫尔曼·黑塞《桃花盛开》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2分)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6分)
4.名著阅读。(6分)
名著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①) |
《名人传》(②) |
《老人与海》(③) |
评论 |
A.这本书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的讴歌。——董衡巽 B.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精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的最重要的支柱。——张洁 C.这本书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杨绛 |
和吕布对刘备有不同的评价,你更赞成谁的观点?结合小说相关情节,简要论述。(3分)
①玄德仁人也。——刘表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19分)
为了水晶心
[美]弗朗西斯·弗罗斯特
上,“我更喜欢树林里的东西,约翰。”
4)女儿出生那年,庄稼很不好,债务沉重地压在他的身上。冬夜里,孩子们进入了梦乡,萨丽坐在火炉旁缝补衣衫,他就靠在椅子上,端详着她,心里在想,即使用最伟大的诗歌来形容她也绝不过分。这时,她抬起头微
笑着说:“再给我朗诵一遍《爱人,让我们肝胆相照》吧,约翰。”
“啊!爱人,让我们肝胆相照。
因为,
尽管这个世界在我们梦中
是那么丰富,那么清新,那么美好,
而在现实中
却没有欢乐,没有温馨,没有阳光普照。
我们好像站在漆黑的原野上,
听凭世风日下,正不压邪,风雨飘摇。”
!”
地说道,“是我对他这样说的。除了诗以外他什么也没说过。我永远不让他知道我已了解了事实。不然他的心都会碎了的。我现在知道了他是多么爱我……”
起来到晒谷场上,又注视着大山。
“那些永远属于我们的大山啊,
把飞花般的群星撤满天上。
大山用夜的语言互诉衷肠,
直入云霄的峰巅像插上了翅膀。
我和我的爱人将攀上群峰,
乘上那岩石的翅膀在长空里翱翔
她把头埋进我的臂弯,
我把唇垂在她的脸庞。”
(30)“是你写的,约翰?”
(31)“是的,是我自己写的。”他说。
(32)他把她埋在能看到大山的地方。那本诗集同七瓣莲一起躺在她的坟墓上。
(选自《心灵的日出》,有删改)
5.约翰为什么送给萨丽从林子里采来的七瓣莲?阅读第(3)段,根据上下文简要回答。(3分)
答:
6.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来源:学科网ZXXK]
7.在约翰“一生当中唯一的一首诗”中,他为什么要借助“大山”表达情感?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5分)
答:
8.《心灵的日出》一书的编者将这篇小说编人“第二种生活”单元。结合小说内容,联系下边的单元导语,探究编者的意图。(8分)
当有人开始写字,
日子就有了味道。
当你用文字创造世界,
生活就向你显示她的辉煌。
答:
(二)(12分)

从解放初期的平房街道,到1958年前后的单位社区,再到上世纪90年代后的商品房,随着居住条件的三次大改变,我国社会的邻里关系也在随之变化。



9.下列表述与调查结果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来源:Z_xx_k.Com]
人的比例并不大。
10.【和邻居有哪些相处活动?】的统计数据反映出当下邻里相处存在什么问题?请简要说明。(4分)
答:
11.有专家认为,“互信互助不互扰”是很合适的邻里关系。请运用“中国邻里关系调查”相关信息论证这个观点。(5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4分)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宋]杨万里
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12.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回答。(4分)
答:
答:
(二)(12分)
短文两篇
[宋]苏轼
1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15.阅读两篇短文,仔细体会苏轼的生活情趣。参考已有批注,给【甲】【乙】【丙】三处作批注。(6分)[来源:Z*xx*k.Com]
,不过一篇
四、语言运用(70分)
16.阅读材料,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10分)

【任务一】“我要读诗”
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为亲友(或自己)读一首诗。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同意你的请求。
【任务二】“邀Ta读诗”
要求:
①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
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
③120字左右;
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17.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系的深思。
语文参考答案
书写(5分)
略
一、语文知识积累(28分)
1.
2.
3.
4.
(2)示例1:我更赞成刘表的观点,刘备对百姓常怀仁慈与怜爱,如新野战败后,即便有被曹军追上的危险,也始终不肯舍弃跟随他的百姓。
示例2:我更赞成吕布的观点,刘备看似仁义,但为了个人的霸业,确有失信之举,如他向东吴借荆州,虽一再说要还,但最终还是有借无还。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19 分)
5.
6.
7.
第一层:着眼于小说内容,基于整体,思考深入。
示例:大山是约翰和萨丽的生活环境,也是他们寄托希望的美好家园。约翰与萨丽常常一起看大山,大山给予他们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萨丽死后,约翰将她埋在能看到大山的地方,大山是他们的生命归宿。约翰借“大山”来表达情感,是因为大山是他生命的基石、精神的家园,诗歌也因此有了更鲜明的形象感,更深沉的感染力。
第二层:着眼于小说内容,思考较深入。
示例:大山是约翰和萨丽生活的地方,大山给予他们自然、纯粹的心灵。约翰与萨丽常常一起看大山,大山给予他们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约翰借“大山”来表达情感,让诗歌更形象,更有感染力。
笫三层:着眼于文字表象,思考肤浅。
示例:大山是约翰和萨丽生活的地方,他们常常一起看大山,从来没有离开过大山。因此他借大山来表达情感.
8.
第一层:深入理解小说,联系导语内涵进行探究,并由此推导出编者的意图。
示例1:约翰在艰辛的岁月里读诗给萨丽听,他们相濡以沫、肝胆相照,生活“有了味道'萨丽生病后,约翰把他对萨丽的爱以及对生活的憧憬融在“一个个字”中,写出了一首诗,成了一个真正的诗人,萨丽也因此拥有了一首真正属于自己的诗。这是他们共同创造出的完全不同于背读别人诗歌的“第二种生活”。编者将这篇小说编入这个单元,意在引导读者通过两顆“水晶心”的故事,认识到文学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创造出更为辉煌的世界。
示例2:约翰读诗给萨丽听,诗歌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让生活有了温暧和希望.在萨丽的鼓励下,约翰超越自我,为爱人写出了一首诗,由农夫成为真正的诗人。诗歌让生活焕发了灿烂的光芒,重塑了他们的人生。编者将这篇小说编入“第二种生活”单元,意在引导读者认识文学之于人生的意义、在每位读者的心头播下自觉追求文学的种子。
第二层:正确理解小说,联系导语内涵进行探究,并由此推导出编者的意图。
示例:约翰读诗给萨丽听,诗歌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让生活有了温暖和希望。在萨丽的鼓励下,约翰为爱人写出了一首诗,诗歌让他们的生活更有味道。编者将这篇小说编入“笫二种生活”单元,意在引导读者认识文学之于人生的意义,在每位读者的心头播下自觉追求文学的种子。
第三层:正确理解小说,联系导语内涵进行探究,但结论有偏差。
示例:约翰读诗给萨丽听,诗歌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让生活有了温暧和希望。在萨丽的鼓励下,约翰为爱人写出了一首诗,诗歌让他们的生活更有味道。编者将这篇小说编入这个单元,意在引导读者认识诗歌能丰富约翰与萨丽的生活。
第四展:只结合小说内容,没有联系导语内涵进行探究。
示例:约翰很爱萨丽,四十年来一直读诗给萨丽听,萨丽生病后,约翰把自己对萨丽的爱写成了一首诗。编者将这篇小说编入这个单元,希望读者能认识到诗歌对约翰的重要性
(二)(12 分)
9.
10. (4分)邻里之间缺乏深入交流,甚至没有交流。从数据看,邻居之间相处的活动中比例最大的是“见面打招呼”,而“互相串门”“生活上互相照应”等深入相处的活动比例却很小,没有相处活动的比例也高达 34.8%。
11. (5分)“中国邻里关系调査”结果显示,对陌生人缺乏信任、邻里互助的需要减弱等原因,让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淡:而社区多组织活动能让邻里之间交流更加深入,尊重邻居、不影响邻居生活则能增进邻里关系。所以“互信互助不互扰”的确是很合适的邻里关系。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4分)
12.【A】(4分)“过”字写出了梅花茂盛的特点,诗人[事有想象力,赋予梅花人的情感。表现梅花急切过溪唤“我”回去的情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
【B】(4分)溪水声声不停,像在热情地挽留诗人,梅花朵朵争艳,像是急切呼唤诗人。两具叠词,既突出殷切之情,又富有音韵之美。在诗人笔下,溪水梅花都有了人的情感,别有趣味。
(二)(12 分)
13.
(4分)(1)正、刚刚
(2)给予、赠送
14. (2分)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15. (6 分)
【甲】示例:陶诗对他宛如良药,可见苏轼对陶渊喜爱之甚,又读得小心翼翼,舍不得一下子读完,真有意思*。
【乙】示例:如孩童得一糖果,惟恐一口吃完,真是可爱之人!而“无以自遣耳”,隐隐透露出作者的生活境遇。
【丙】示例:“不识”与“识之”,形成对比,看似平常语气,却有一番惊喜。他是以“老妻”为豪。
四、语言运用(70分)
16. (10 分)
示例1:我是一个九年级学生,即将离开我的母校,离开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很舍不得。“为你读诗” 是一个能很好表达情感的网络平台,我想借助平台读一首诗,让他们听到我的声音,表达我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同学的爱,也给自己留一个纪念,希望您能同意我的请求。
示例2:我是一个九年级学生,“为你读诗”给我带来了轻松和快乐。我和我的同学都是周杰伦的忠实粉丝,想在平台上听到周杰伦的声音。他的歌词常化用古典诗词,如果让他自己朗读,一定很有味道,相信周杰伦读诗会让更多青年人走近诗歌,希望您能满足我的愿望,邀请他来为大家读诗。
17. 根据要求作文(6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