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标签:
教育中考试题 |
分类: 语文家园 |
贵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一、书写水平考查(5分)
1.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二、积累与运用考查(28分)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3.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来源:学科网ZXXK]
A.持之以恒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5.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间,他潜心悟道, 了著名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学说,并萌发了“致良知”思想。这些学说和思想 在中国历史上引起巨大反响,
A.创作 因为 所以 诞辰
B.创立 不仅 而且 诞生
C.创作 不仅 而且 诞辰[来源:Z+xx+k.Com]
D.创立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7.下列汉语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8.名著阅读。(4分)
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
……
鲁达出家避祸,法名为“ ④ ”。
① ② ③ ④
9.诗文默写。(8分
(l)请将下列诗文的句子默写完整。
①天时不如地利, 。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②刘方平在《月夜》中,叙写了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诗句是 , 。
(3)在下面四句中任选两句默写。
①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②正是江南好风,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③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争渡,争渡. 。 (李清照《如梦令》)
10.语文活动。 (4分)
从下面两幅图中任选一幅,说说你从图中读出了什么。(内容要求合理、具体)
三、阅读能力考查(45分)
文段(一)
我需要你做我的眼睛
佚名
(1)那天,我站在老邻居露丝的房间里,茫然地看着东一堆西一堆的报纸,在心中问自己:“我怎么到这里来了?”
(12)一天,我到露丝家时,看见她正眯着眼看一张信纸。“我又需要你的眼睛了。”她说道,“你可以给我读读这封信吗?”
(13)“当然可以。”我说。我在她身边坐下来。
(14)“亲爱的露丝,”我开始读道,“我们什么时候再去考古挖掘……”
是太漂亮了!在我收集的物品中,这绝对是一件珍品。
我希望我也能像你一样。”
11.这是一篇①
①
13.段⑥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4.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人们有两种观点:第一指“我”是露丝的“眼睛”,第二指露丝是“我”的“眼腈”,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二种观点的理解。(4分)
答:
文段(二)
笔尖上的中国
佚
②一个个方块字是多么神奇,每一个字都是中华文化的密码。汉字如歌如画如符咒,把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囊括其间:一个“水”字,撇撩之间流淌着水的灵动与韵律;一个“山”字,
15.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16.根据段⑦的相关内容,在横线上补写出句式相应的句子,使语意前后连贯。(4分)
一个“水”字,撇捺之间流淌着水的灵动与韵律;一个“山”字,①
;苍翠欲滴遮天蔽日,那是“森“字;② ,那是“众”字……
17.段③中面线句子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静立着青瓦白墙,也奔跑看羊肥马壮,炫耀着雍容华贵,亦心痛着骨肉分离……
答:
文段(三)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20.翻译句子。(2分)
译文:
21.下面对选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
22.选文中曹刿与鲁庄公围绕“① ”(用原文回答)的论题进行了严肃的对话,他们的对话说明② (用自己的话概括)是作战的先决条件。(4分)
文段(四)
怀念花溪
你有没有看见过花溪的水 蓝色 如同宝石 如同矢车菊的花瓣 在云贵高原上摇曳 鸟儿的歌声从山那边飘来 飘来四月 花溪的水从东流到西 又悄悄的流回他们的巢定 四月金黄的花海 就在溪畔生长 直长到贴近蓝色的天空 爱梦的女孩 就在花蕊的中央做梦
请随我在没有栅栏的春天远行 驾驶童年的那只蜻蜒 你看溪底的水草疯狂地舞蹈 像自由的女妖倾泻她们的激情 |
我想知道 还有没有另外的人 和我一样 在选芙丽的水进成长 如果是五月 绵绵细雨北会涨满它的,心房 涨满它多情的愿望 我在十月南方的人群之中 抬头看见天边的花澳 那风和阳光的声音将诗歌吟唱 心灵在清澈之中开始激踌 我知道 即使寒冬降临、大雪纷飞 花癯也依然碧绿 运载若采朵雪花 流向远方…… |
23.阅读上面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5分)
答:
四、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12分)
“语文与其他学科渗透”专题
【材料一】
①战国王魏晋时期的主要书写材料是竹简,竹筒的制作材料是竹片。
②我国多地发现了大量的古代竹简,其中居延出土了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
③为了便于书写并避免虫蛀,要用火烘烤青竹片使水分如汗渗出,故称“汗青”。
④除竹简外,还有木简和“牍”,“牍”的外形此“简”更宽更厚一些。
⑤竹简常用于书写经典、记载史传,因此“汗青”多用来借指“史册”。
24.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脍炙人口,有些同学总是把“汗青”误写为“汉青”。上面提供的历史素材中哪三句话最能言简意赅地解释为什么要写为“汗青”?(填写句子序号)(3分)
答:
【材料二】
新华网 2015年4月2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过是当时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25.阅读上面这则新闻,按要求作答.(4分)
①
②
【材料三】
某校物理老师要求同学们进行“杠杆平衡条件”专题调查研究。为了写好调查报告,要先设计一份调查表。调相表内容包含:(1)调查者姓名(不填写自己的姓名);(2)调查时间;(3)调查对象:人体中的杠杆,厨房中的杠杆;(4)调查项目:支点、阻力、动力、阻力臂,动力臂;(5)备注。
26.根据上面材料,设计一份关于“杠杆平衡条件调查研究”的表格,要设计合理规范、简洁实用。(5分)
五、写作能力考查(60分)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自己,敞开心扉,让出一条阳光之道;为了他人,理解扶持,让出一条成长之道;立身社会,和谐相处,让出一条友善之道。让我们都做个有心人,为盲人让出一条关怀之道,为救护车让出一条生命通道,为百姓让出一条绿色通道……
请以“为
写作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相关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贵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参考答案|xx|k.Com]
1.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酌情计分。
2.D.【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难度较小。A.牡蛎(lì),倒坍(tān),分(fèn)外妖娆;B.荫(yìn)庇,亵(xiè)渎,度( duó)德量力;C.守圉(yù),嗔(chēn)怒,孜(zī)孜不倦。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平时对多音字、生僻字读音的积累。
3.A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难度较小。B.妇儒皆知—妇孺皆知,一气喝成—一气呵成;C.物竟天择—物竞天择,脑羞成怒—恼羞成怒;D.心旷神宜—心旷神怡,门廷若市—门庭若市。做本题时,要注意汉字的规范书写,注意常见的同音字、易错字、生僻字的书写。
4.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释义,难度较小: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5.
B
6.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难度较小。契诃夫是俄国作家。解答此类题时,要注意辨析作者、国籍、作品及作品特色的表述和所学过的是否一致。
7. B【解析】本题考查汉语语法知识,难度较小。“听讲座”是动宾短语,“新选择”是偏正短语。做本题时,注意词性。短语类型、句子成分和复句关系的辨析。
8.①水浒(水浒传)
9.(1)①地利不如人和
10.示例:
图二:这幅图呈现了“老少三代”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其乐融融地尽享生活之美的画面。老人那慈祥和蔼的笑容,妇女那专注自然的神情,小孩子安静背后隐藏的那一份期待,特别是那一碗热气腾腾的粉面,这一切在透过窗户照射下来的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温馨和谐,我们似乎听见了溢满整个房间的欢声笑语。整个画面没有金碧辉煌的装饰,只有含饴弄孙的亲情;没有山珍海味的佳肴,只有充满爱意的“家”肴;没有刀叉西餐的时髦,只有碗筷碰撞的朴实。尊老爱幼在这里得到传承,传统美德在这里得到彰显。其实幸福很简单,我们只需调节内心的欲望,便可感受到人间真情,体验到人生的广博和深远。愿人人都能跳出世俗的桎梏,莫让幸福成为遗憾,真正寻找到身心真实的清安和愉悦,寻找到那一道属于自己的美味“家”肴。(以上答案 仅供参考,只要紧扣图画内容,言之成理,重点突出,内容具体,表达流畅即可)
11.①小说
12.①
帮露丝找笔记本
13.插叙,(1分)主要交代“我”当下的生活状态及原因,为后文“我”发生改变做铺垫,并与后文全新的“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分)
14.露丝是“我”的“眼睛”更多的是指在“我”疲惫、沮丧,什么都无法激起兴趣时,露丝用乐观给予“我”的感染和 触动。从露丝鼓励“我”别丧气、尽管快90岁了仍然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生病无力写信请“我”帮忙以及后来“我”从露丝的眼睛中发现了全新的“我”等情节中,可以看出,“我”是在露丝的感染和熏陶下,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找回了生活热情,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开始了新的人生,所以露丝是“我”人生的“眼睛”。(分析具体,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15.D【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难度较大。文章主要运用叙述和说明的表达方式 ,按照时间顺序叙写汉字文化的内涵。
16.示例:①横竖之间耸立着山的巍峨与险峻
17.画线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汉字的写作内容可以跨越时空来表现汉字的“魅力”;“静立”与“奔跑”动静结合,从空间上捕绘了优美宁静的江南水乡与奔放粗犷的塞北草原的不同风光;从时间的角度来看,盛世繁华的豪情万丈和战乱纷飞的肝肠寸断通过“炫耀”和“心痛”这两个词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些写作内容可以通过后文韵律严整或摇曳生姿的不同形式表现出来,风格或豪放或婉约。从而体现了汉字具有“诗的灵性”,表达了作者对汉字由衷的赞美。(分析具体,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18.《笔尖上的中国》面临的社会现实:走在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中国面临着汉字和我们的生活似乎渐渐有些脱节的现状。《最后一课》面临的社会现实: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侵略者强迫被占领地区的学校改教德语。
《笔尖上的中国》的写作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汉字发展现状的心痛,对汉字文化未来的忧思。呼吁文化的回归,呼吁大家重视汉字,齐心协力为中国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一课》的写作主旨: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丧失国土的悲痛,对侵略者的控诉。希望占领区的法国人民牢记自己的民族语言,坚守民族文化,不论异族统治多么严酷,民族文化的精神随时可以让大家团结起来。(分析具体,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19.(1)参与
20.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1.A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层次的把握,难度较大。阅读分析可知,①至⑤句是讲述曹刿请见的原因。⑥至⑫是讲请见的过程(战前准备)。回答本题时首先耍通读选段,把握内容,再根据理解准确划分层次。
23.示例:
(l)全诗紧扣“怀念”一词,以一个问句起笔“你有没有看见过花溪的水”,用一位游子的口吻,在回忆中向读者娓娓道出故乡花溪那独特的美。花溪的水美丽而清澈,这份记忆在作者心中就像宝石一样珍贵。作者怀念如同宝石和矢车菊花瓣的花溪水,怀念鸟儿的歌声、金黄的花海、溪底的水草、五月的绵绵细雨、风和阳光,这一切都是作者在花溪水边成长过程留下的片片美好记忆。如今,即便身在他乡,但故乡在他心中依旧保持着美丽的模样,天空的湛蓝会让作者随时想起故乡那条名为“花溪”的河流,浓浓的故乡情在诗句中流淌,在花溪水中流淌.在作者心中流淌。
(2)诗歌按照时间顺序表现了花溪的四季。第一节总写花溪水的色彩,然后用三节篇幅浓墨重彩地表现了春天花溪的明媚动人,鸟儿歌声的悦耳动听,金黄花海的灿烂美丽,清澈溪水下水草的“疯狂舞蹈”。五月初夏,花溪在绵绵细雨中变得朦胧缥缈,溪水涨势就像作者的浓情溢满整个花溪河畔。金秋十月,远在他乡的作者看见蓝色的天空,就像蓝色的花溪水一样流淌,此时的花溪清澈宁静,就像一首诗歌在作者心中吟唱。冬天的花溪依然生机勃勃,朵朵雪花满载情思,随着潺潺流动的溪水,流向下一个春天,流向读者的心里。
(3)这首诗歌三处写到“花”,表现了“花溪”之美,这是一条流淌着鲜花和芬芳的溪流。作者笔下,“就像矢车菊的花瓣”这个奇特的比喻让读者体会到的不仅是溪水的流动,同时似乎看到阳光下、微风中,这条美丽的溪水流光 溢彩。蓝色的溪水与天空相辉映,溪畔还有金黄的花海,同时伴着鸟儿的呜叫,“爱梦的女孩”和读者一起陶醉在这美好的意境里。在诗歌最后一节,作者寥寥数笔,描绘出严冬酷寒之下“依然碧绿”的花溪,更为绝妙的是,溪水。上“朵朵雪花”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冬季的花溪仍然是花的海洋。从春到冬,花满四季,情满溪流,读者的情思随着花朵、溪水流向美丽远方……
(4)这首诗歌动词的运用精练而传神,展现出极具灵性的动态之美。一个“摇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阳光辉映下花溪水的婀娜多姿;一个“飘”字,准确地描绘出轻柔悦耳的鸟鸣与潺潺流动的溪水声演奏出曲曲天籁之音。还有那“直长到”天际的金黄油菜花、“疯狂舞蹈”的溪底水草、“涨满”心房的五月细雨,这一连串动词勾画出一条洋溢着激情的河流,点燃了作者对花溪无限的爱意。在诗歌结尾,即便是冰天雪地中,花溪绝不会是一片死寂,朵朵雪花随着溪水“流”向远方,这流淌的动感,彰显了无穷的生命力和无尽的诗情。(只要抓住一至两个赏点,能做正确的赏析评价,合乎情理,内容具体,表达流畅即可)
24.①③⑤
25.
(1)《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紧扣新闻内容,符合新闻标题要求即可) (2)①2020年全周水环境质世得到阶段性改善
26.示例;
杠杆平衡条件调查研究表
调查者姓名:
调查对象 |
支点 |
阻力 |
动力 |
阻力臂 |
动力臂 |
备注 |
人体中的杠杆 |
|
|
|
|
|
|
厨房中的杠杆 |
|
|
|
|
|
|
杠杆平衡条件调查研究表
调查者姓名; |
|
调查时间 |
|
||
|
调查项目 |
||||
调查对象 |
支点 |
阻力 |
动力 |
阻力臀 |
动力臂 |
人体中的杠杆 |
|
|
|
|
|
厨房中的杠杆 |
|
|
|
|
|
备注: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调查目的 |
人体中的杠杆 |
厨房中的杠杆 |
备注 |
支点 |
|
|
|
阻力 |
|
|
|
动力 |
|
|
|
阻力臂 |
|
|
|
动力臂 |
|
|
|
调查者姓名: |
(表格设计科学合理、内容齐备、简洁实用即可)
27.【写作指导】
【文言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