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恩汉盐感谢场报——写在《汉盐通讯》创办3000期之际作家郑万友老师的散文

(2018-06-25 08:49:13)
分类: 原创散文

感恩汉盐  感谢场报

——写在《汉盐通讯》创办3000期之际

                                           郑万友

时光飞转,眨眼间很多事情成了永久的记忆!

在这匆匆流逝的岁月里,我是要感谢场报的,因为让我人生的第一首小诗变成铅字的便是场报——那时我只是一个20来岁的小青年。小诗的发表,点燃了我的创作激情,于是在工作之余,我阅读了很多期场报和一些文学历史书籍,目的是博采众家之长,汲取养分,使自己笔下流出的文字更加美丽、感人。之后的几年,我陆续发表了几十篇诗文,这些作品的发表是要感谢编辑老师们的,他们没有因为我是个写作新手且有错字病句、文章质量差而放弃对我的培养和扶植。就这样,我与我的文字在百里滩和场报的副刊——“盐田”、“咸土地”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我忘不了那些敬业勤劳的编辑老师们,特别是给了我帮助的崔椿蕃、张醒亚、邸天行老师。崔老师是天津著名工人作家,执笔创作了蜚声全国的长篇小说《盐民游击队》,但他平易近人,曾几次给我写信对稿件提出修改意见。有一次他还找到当时我所在分场的陈书记转告给我一篇稿件的修改建议。张醒亚老师是新疆建设兵团作家协会会员,他是跟随妻子转调到咱们盐场工作并任场报总编的,他曾数次以亲身经历告知包括我在内的青年作者要重视新闻报道,建议大家在进行业余文学创作的同时兼顾新闻。他给出的理由是:新闻的采访、撰写等环节是与文学创作相近乃至相同的,尤其对捕捉、丰富文学创作素材大有裨益。邸天行老师是画画高手(如今已是国内著名漫画家),他的文学造诣也深,对我的创作时有点拨。记得有一段时间,当我的诗歌散文发表在场报后,他准会在第一时间把报纸给我邮寄到我当时居住的河西新华书店(二楼)。每当妻子从书店把那封写有“汉沽盐场报”五个字的信封递到我手上时,我的心情好极,全身温暖,既有作品发表的成就感,又有对邸老师等编辑的感激之情。

当然,我知道,编辑老师们的热情相助以及像我一样的作者文笔能够变得日益流畅,都是由于有了场报这个文化平台才得以实现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我和文友们以及通过阅读场报而开阔了视野、获得了知识、愉悦了心情的每一个汉盐人,都是应该感恩企业、感谢场报的。场报是公司(场)党委的喉舌,是企业的一个“窗口”,更是每一个汉盐人学习知识的课堂、交流思想的阵地、展示风采的舞台……据我了解,很多职工的文字水平都是在场报历练后才大幅度提升的,他们之中有的成了“笔杆子”,有的成了写事迹材料的高手,有的还在社会举办的新闻、文学大赛中获得奖项。更有一些人,因为先进事迹或美文佳篇在场报上的多次“闪亮登场”而被领导们关注,再经过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走上了领导岗位。我相信并且很多次亲历了这种情况:每每提起我们的场报时,很多人流露出自豪、幸福的神情,有人还像讲述一个亲人优点似的将它的好处娓娓道来。今天,在写这篇回忆、纪念性的文章时,我就是有很多事情要讲的。我忘不了在我的第一部诗集《另一片帆》和文友孔德云的诗集《咸太阳》出版时,公司精神文明办给予了我俩物质和精神奖励,公司党委副书记还专门为场报写文评赞扬了我们业余创作笔耕不辍的刻苦精神;我忘不了,在场报创刊2000期(199868日),编辑老师们约我写下了我的内心感受,让我一吐为快,其中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啊,我美丽的2000——有感于场报两千期》;我忘不了,我的刊稿量在场报几次排名第一,我又连续十多年被评为场报优秀通讯员的经历;我忘不了,在我作为场报的一名编辑时,我们的场报于2003年获得了天津市企业报评比二等奖的荣誉……

3000期了!我们美丽可人的场报3000期了!我要说给我们企业和我们场报——《汉盐通讯》的话就像百里滩上结晶池里的盐粒那样多呀!最后,我想特别强调的一句话是:感恩汉盐!感谢场报!                                               2018410     

 

(此文在《汉盐通讯》第3000期(2018625日第五版刊发),另外几位作者是吴林来、胡立建、张学东、苏金鹏、邵瑞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