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仁济医院,上海一段活的传奇

(2015-04-05 17:52:55)
标签:

2015

国保

旅游

上海

医院

分类: 江浙沪皖

前几周,老赵在公众号上分别介绍了协和医院以及北京最早的2家医院(北京六院、同仁医院)。远东医疗的Echo留言询问上海最早的医院是哪里。今天老赵就带大家巡礼上海的最老的医院。


一般公认的上海百年医院有:1844年开办的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的前身仁济医院;1864年创立的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公济医院;1866年创立的同仁医院前身美国圣公会同仁医局;1885年开办的复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前身威廉逊医院/红房子医院;1901年开办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的前身宝隆医院,也就是武汉同济的前身;1904年创立的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前身工部局西人隔离医院;1907年创立的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5号8号楼的前身广慈医院;1907同年创立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0号楼的前身中国红十字总院等。


早年大量的医院都和教会有关。据统计,1876年在华教会医院有16所、诊所24所;到1905年,共有3445名传教士来到中国,其中行医者301人,教会医院166所、诊所241所。仁济医院也是其中比较早的一座教会医院。


 

上海仁济医院成立于1844年,原名中国医馆,为英国伦敦会传教士在上海南市创办,是上海开埠后建立的第一家西医医院,也是中国第二家西式医院(第一家在广州——广州眼科医局,广州博济医院前身),也是中国第一家综合性现代意义的医院。英国伦敦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成立于1795年,由英国圣公会与长老会的信徒发起,在中国福建、湖北地区影响较大。汉口协和医院,武昌仁济医院,皂市仁济医院,黄陂仁济医院,孝感仁济医院都是伦敦会的传教士所建。



http://mmbiz.qpic.cn/mmbiz/wrXDUcNaZ9WuvrPAamIpd950l6pxa3uHMJYydwyjWPQEMae7jrB0AjSlOme2pdSPlPDAOM3eCVxjHxOdnre33g/0

(今天仁济医院的院徽的1844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1846年仁济医院迁入上海英租界西部边界外的麦家圈,山东中路145号,取仁术济世之意,定名为仁济医馆,英文名山东路医院。1848年划入租界界内。


按照新民周刊报道中引用的洛克哈脱的《在华行医20年》记载:“医院一设立,建院宗旨就广为人知,每日都有大批人群向医院涌来,人们喧闹着,急切地要求就诊。病人不仅有上海人,还有许多来自苏州、松江和周边其他地区,远至崇明岛。这些人们所表现的信任,即使在我们交流的早期,也显得鼓舞人心。”仁济医馆在开头两年的接诊病人数量就惊人地高达1.9万人次,1844年至1856年,13年间共诊治各科中国病患达15万人次。


1927年,仁济医院接受英国商人、慈善家亨利·雷士德遗赠的1万两白银和4处房产,用于医院扩建。1932年建造6层现代化楼房,并改名为仁济医院,该楼现为仁济医院西院2号楼,已被列入第二批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建国后改名第三人民医院。1984年,复名为仁济医院。


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后来更名为优秀历史建筑)是上海自己评选的建成30年以上,反映上海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或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目前共有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但一般认为1989年和1994年、1999年的前三批代表上海十里洋场的风范,也是“老上海爱好者”拍摄大片的“怀旧地”。


仁济医院西院2号楼最初设计时,这只是一幢五层的建筑。在准备动工时,医院董事会临时决定再加盖一层,将之前计划五层扩展到六层,新增楼层用作医院永久性的临床科研部门。1932年由德和洋行设计建造的六层洋楼正式投入使用。在这栋楼内拥有250张床位和综合门诊,全年门、急诊量达20万人次。并且这里还是中国的第一架X光机的使用医院。


http://mmbiz.qpic.cn/mmbiz/wrXDUcNaZ9WuvrPAamIpd950l6pxa3uHXmNLQx36vWp0DZicA6D0jYRLjZZLZcSTsA8xLGur2p4RNlPLp6eVZUQ/0
(今天仁济医院的西院2号楼,已被列入第二批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


仁济医院的住院病人每天被要求跟读《圣经》,但医药费全免,没饭吃的穷人还可领到伙食费,这使得中国百姓无论理智还是情感上都对它无比亲近。几十年后,新民周刊的报导采访老上海人的时候,对仁济医院的印象还是“落地钢窗洁净明亮,镶嵌木打蜡地板一尘不染。16张病床分成东、西两排,过道宽敞可开小轿车……”


05年的时候老赵曾经因为工作关系到过一次这家医院,与山东路当时的破旧形成对比的是这个围成一个半弧的英式风格建筑,深褐色的外墙上镶嵌着一排排老式的落地钢窗。走进医院,室内壁灯高悬,宽敞的楼梯顺着红棕色的扶手盘旋而上,雕花走廊延伸向病房最深处。电梯每停一层,顶部的指针就移动一格,俨然一派庄重典雅之态。


2011-2013年进行了修葺,修旧如旧。木制地板、彩色玻璃窗不变,但内部医疗环境大为改善。在空间布局上,门诊一、三、五楼都设置了挂号收费窗口,病人不必像以往那样集中在门诊大厅排队挂号,之前被指责的医疗动线问题也清晰多了。每个窗台外加设花架,一排排窗台小花与欧式建筑相映成趣。


就当是怀旧吧,空闲时候,可以去这家上海最老医院走一走,缅怀一下。



http://mmbiz.qlogo.cn/mmbiz/mj9u1OBZRqP8EvePIzqrRIHCHOzYM4ngjJOY669WNiaRiboYTdTuKo51fMFx4O3OmsC4YOR25Ex4PwkuAoQYPM1A/0/mmbizgif

让我们行走在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