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2012-05-07 22:02:40)
标签:

浙江

云岩寺

木构

飞天藏

宁波

分类: 川渝云贵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在四川出差,言及四川最老的木质建筑,提到了江油市窦圌山云岩寺飞天藏,这个国宝四川遗漏的珍宝,四川唯一的宋代木构,也是中国唯一一处宋代的道教转轮经藏。正好路过绵阳,就转道一访。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沿着G5高速绵阳口出来,沿着李白故居的牌子,杀向江油,在没进江油的地方看到窦圌山转向北。这条路其实也是去九寨沟的三条线路中的中线。事后分析,应该从上一个口出来,穿过青莲镇,可能路况更好,毕竟看李白的人还多一些。


在弯了一个大圈后,窦圌山风景区的牌子出现在眼前。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位于四川省江油市窦圌山风景区的云岩寺的西配殿内的飞天藏,是我国唯一现存的宋代道教转轮经藏,也是宋代营造法式的小木作转轮经藏的孤例,1988年被列为国保。 《江油县志》记载:“飞天藏在窦圌山,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建,元至正重葺”,“明季兵火,惟此独存”。


然而在风景区的入口丝毫看不到云岩寺或者飞天藏的宣传,好像窦圌山无此物一样。我们犯着嘀咕停车入景区,100元的含缆车价格。景区入口的介绍隐隐约约看到云岩寺的一片,但还不是主要介绍的内容。


缆车不矮,10几分钟将我们拉到非常高的山顶,直线距离应该在1000米左右。坐在缆车上看下面,地质结构很特殊,有很鲜明的断层。山很陡,远处有水库,有轻雾,但整体感觉很好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下了缆车是一片山峰,很像人的手掌,仔细看看,居然是一片拓展基地,这个山是用来攀岩爬的!!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很清楚吧,真的很佩服能这么上去的人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前行15分钟是一片很安逸的树林,这段路上一个行人都看不到,我们极其犹豫的一边自我讨论一边前行。好在快离开树林的时候看到了行人,告知了继续前行就是云岩寺。前行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很突然的看到了一座祖师塔,是清代的云岩寺的主持的塔,看到这个意味着寺就在眼前了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转过塔,前面是游乐场,这边人就很多了,有一个川变脸的在表演,估计是固定时间的福利,看了1分钟,我们就前行了。话说变脸在四川变成了一个旅游的基本配置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寺门口的钟楼的位置放着右任老的书法作品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很有名的云岩寺带双塔的景色,也就是在外面看云岩寺最常见的一个景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从山门口一侧向下看,很险的山景和美丽的山下景致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山门,重建于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面阔三间呈八字形,高7.35米、宽11.5米,为歇山式假重檐结构。门两边对联为:“天下无双景,人间第一峰”。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像云岩寺这样建于山脊,背负三座主峰,而又坐北朝南又是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古寺院建筑群,在全国是罕见的。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现存殿宇四重,第一中是文武殿,1989重建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第二重是天王殿,该殿重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为一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式建筑。梁架施有叉手保留有宋元网络,高8.5米,宽14.2米,前面辟雕花六合站,上刻道教八仙人物图案,地上铺方砖,上作藻井,装木板,析上原作壁画,乃明代遗物。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第三重大雄殿是云岩寺的核心位置,台阶中安盘龙浮雕御道,两侧修记事碑亭。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高10.2米,宽14米,气势雄伟。大雄殿始建于清雍正一三年(公元1735年),门前一副对联曰:“囫囵一个太极图或打破或捻扁或搓圆,任凭万劫寻门路;分明这副本来面,时过去进未来时现在只为众生作道场”。


殿中央供着现在佛祖释迦牟尼,两边有迦叶、阿难两大弟子及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


飞天藏就在大雄殿的左手边,围着绿色施工带的就是。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第四重是震经楼,类似藏经阁的角色。应该是近期维修或重建的建筑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从边上的公告而言,一飞天藏在大修,二事实上汶川地震给他的冲击非常大。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窦圌山的镇山之宝——飞天藏,建于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0年)至今824年悠久历史。纯木质的飞天藏在全国仅存三座,一座在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一座在九寨环线上的平武报恩寺,这两座都属于佛教建筑,而窦圌山这座却是奇特的道教建筑。现在在大修。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西配殿的琉璃就很成功。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飞天藏全由珍贵楠木穿斗而成。藏身高9.82米,外壳直径7米,由下而山分为四层,依次为平座、腰檐、天宫楼阁、宝顶,整个 飞天藏藏身中间立有一根直径为0.5米的大圆柱,圆柱的下端固定于地坑中形如铁鹅台桶子的六角藏针上,上端则包在梁架之中。圆柱上再加以木枋,并装上木板,便形成了八棱八方四层的巨型木塔。腰檐与天宫楼阁排列有道教木雕人像,雕刻精巧,极具宋代艺术风格。规模大,历史久,工艺精。


飞天藏是根据宋代李明仲《营造法式》的小木作转轮经藏而建造的。即使是在几百年后的今天,整个飞天藏仍可以在人的推动下转动。这就是四川最早的木构建筑。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从网上找到的飞天藏效果图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飞天藏虽然限制游人进出,但你翻进去翻开看看,也没有人和和尚来管

【四川】云岩寺飞天藏,唯一宋代道教转轮经藏


据《江油县志》记载:窦圌山云岩寺在唐乾符年间(公元874年)已有东西二院,历经唐、宋、元、明、清毁茸交替,及佛道相争,其建筑基本为佛教禅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文武殿、天王殿、大雄殿、震经楼及东西配殿、禅房等,但佛道二教又在文化与建筑上融于一体,故形成“东禅林,西道观”。山腰云岩寺与山顶东岳殿、窦真殿、鲁班殿等共同组成蔚然大观的古庙宇群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