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2012-03-03 10:18:43)
标签:

集安

高句丽

通化

丸都山城

南翁城

旅游

分类: 关外白山黑水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丸都山城,与国内城相互依附, 互为都城 ,形成了世界王都建筑史上附合式王都的唯一模式位于集安市区2-3公里处,打车出城10分钟可到,沿途可以看见很多没有保护的高句丽墓葬。


山城修建在起伏险峻的丸都山上,是高句丽典型的早、中期山城之一。04年7月,丸都山城与国内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快到山城可以看见一组壮观的墓葬群,司机建议我们先玩山城再逛山城下墓葬群。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文献记载,西汉元始三年(3年)高句丽迁都于国内,筑 尉那岩城”。建安二年 (197年),高句丽与同臣属于曹魏的公孙氏政权发生过一次大规模战争,高句丽溃败,国内城被毁。建安三年( 公元 198年) 高句丽第十代王山上王加固扩建尉那岩城,修筑大型宫殿,尉那岩城更名为丸都城。公元 209 年,山上王移都于丸都,至此,丸都山城的整体布局基本完备,成为高句丽时期唯一一处以大型宫殿址为核心规划整体布局的山城王都。


 

 

丸都山城是凭借自然山势的走向构筑城垣,城墙高低起伏。在山崖陡峭险峻处筑低矮城垣或不筑,山脊平缓处,高筑城垣,使城外高培绝壁,防御能力增强。山城北高南低,形若向南倾斜的" 簸箕 "。城垣呈不规则的长方形。


山城东墙,北墙西段,西墙北段保存较好,高处可达 4-5 米,由 20 余层修琢工整的长方形和方形石条构筑,结构严谨。石材一般长 40-90 厘米,宽 20-50 厘米,厚 10-30 厘米。自下而上,逐层内收,上部筑有 米左右的女墙,女墙内壁下部有一排筑洞,相距 米左右。全城有门址 处,南侧谷口处有一处瓮门,东北面城墙上各发现两处门址,南墙西部见有一处城门址,西城墙上未发现门址。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南瓮门及城墙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南门内宫殿遗址,高句丽时期唯一一处以大型宫殿址为核心规划整体布局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瞭望台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公元 244 年,曹魏正始五年,因高句丽东川王侵扰辽东西安平,派遣幽州刺史毋丘俭率兵征讨高句丽,初战于梁口,高句丽王败走,幽州军队直追至赤见岘(今麻线乡板岔岭一带 ),“束马悬车,以登丸都 ”,并刻石纪功。母丘俭纪功碑 1904 年(光绪 30 年)出土于板岔岭西北天桥沟的山坡上。碑文所记正是母丘俭征高句丽破丸都山城的史实。公元 342 年,高句丽第十六代王故国原王重修丸都城,并移都于此。不久,燕王慕容皇光率军攻陷高句丽,焚毁丸都城宫殿而去。故国原王以为难能修复,再迁回国内城。


据说抗美援朝时期这里作为后方医院所在,被美军飞机轰炸过,城墙收到一定程度焚毁。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集安的确是东北的小江南,从山城下贵族墓葬的绿化就可见一斑,一点不像是在东北。墓葬群就在通沟江一侧,因为时间的问题不能走太远,大概走了半个小时,估计也就走了一半不到。不来还不知道,山城下墓区所属的洞沟古墓群居然是第一批国宝,比国内城、凤凰城、丸都山城都要早。通沟河谷两岸都有,保护范围615.81公顷,共有墓葬1800多座。其中重要墓葬有兄冢、弟冢、折天井墓、散莲花墓等。

 

 

 


如若置身于现场,你真的会感到震撼。这里有2种墓,高句丽早期是封石墓,后期是土墓,这是两种不同的墓葬形式。不过都很精美绝伦,不亏是号称东方金字塔。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早期的高句丽封石墓下面是规则的大石块,中间是鹅卵石块,最上面是墓穴,这种墓葬形式与中原地区截然相反。后期的土墓,墓室就在下方了。

不过估计这种封石墓的形式也比较好盗,剩下的不多了,据说有壁画的大多数都是在土墓中。

高句丽遗存游之七:集安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