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遗存游之三:吉林吉林龙潭山山城

标签:
吉林高句丽龙潭山山城旅游 |
分类: 关外白山黑水 |

吉林市的位置在西汉时期是扶余国前期首都——扶余前期王城,在东团山遗址发现了吉林省内最早的城池,即《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所记载的秽城。在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年)到东晋永和二年(346年)该城被鲜卑慕容皝派军攻占之后,扶余王室才“西徙近燕”。454年间,吉林一直为扶余国首都。
东晋义熙六年(410年),高句丽王国第十九代王广开土王谈德即好太王,其势力扩展到今吉林一带,为抵御勿吉王国的南下,在今吉林市龙潭山、东团山和三道岭子修建了规模大小不等的军事城堡。不过那个时候龙潭山叫鹿山。估计是以鹿多而取名。
这个地方是六批国保,不过一点也没有看出来比前2个(燕州山城等)好多少
龙潭山位于吉林市区东南七公里。龙潭山山城城垣就雄踞在山的脊梁之上。在城垣四面凸起处各有一平台,其中以南平台为最高,台上曾发现红色绳纹瓦,推测当年其上有角楼之类的建筑。从介绍牌上看,认为此处是渤海国的旧址而非高句丽。


山城内的主要建筑,即俗称的"水牢"和"旱牢"。"水牢"又名"龙潭",实为蓄水池,位于山城西北隅的最低处,龙潭山因此而得名。池呈圆角"凸"字形,东西长52.8米,南北宽25.75米,深11.5米。为吉林八景之一。


龙潭山山城是高句丽(不过还有一说是渤海国时代)势力最强盛时期建造的典型的军事城寨,是研究高句丽王国城池建筑的重要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