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丰台游三:南苑,麋鹿苑、陆军检阅使署、团河行宫

(2012-02-22 16:57:23)
标签:

南苑

麋鹿苑

陆军检阅使署

团湖行宫

北京

丰台

分类: 京津

南苑是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位于北京市永定门外永定河冲积扇中部,曾是河湖广布、草木葱郁之地。 《清一统志》:“南苑在京城永定门外二十里,方圆一百六十里。 原为下马飞放泊,明永乐中增广,亦名南海子 。周围绕以短垣,麋鹿雉兔,蕃息其中,时命禁旅行围,以肄武事。” 清赵翼《南苑大阅恭纪》诗:“雪晴南苑曙光皑, 翠辇亲临阅武来。”


南苑不仅是供清室皇族们狩猎游乐的禁地,而且也是操兵习武的校场。清亡后,南苑毁为粮田。民国二年(1913),北洋政府在南苑设第一所航空学校,并建飞机场。是为北京南苑机场,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机场。


南苑的范围很大,现今的位置基本覆盖了从南四环到南六环,从京开高速到京津塘高速之间的广阔范围。


南苑最重要的景点麋鹿苑是我推荐给很多人的北京不可不去的一景,为的是麋鹿。角似鹿,蹄似牛,脸似马,尾似驴,也就是传说的四不像。

麋鹿是中国的特产物种,曾广泛分布在中国东部的平原沼泽地区。先秦时代的《庄子》、《墨子》、《荀子》、《吕氏春秋》等典籍中都曾经提到过"麋"这种动物。《孟子·梁惠王上》一章:"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当时就有在苑囿中豢养麋鹿的习惯。北京南苑的麋鹿苑是这个物种在自然中最后一块落脚地,在一百多年前,它们却在这片土地上彻底地消失了。直到1985年,它们才又奇迹般地回到家乡。

从1894年到1900年,第十一世贝福特公爵收集到了十几头濒临灭绝的中国麋鹿,将其放养在花园里。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由最初的十几头变成了一大群。1914年,"一战"爆发时,这群麋鹿达到了88头;到了"二战"时期,更是达到了255头。十四世贝福特公爵1985年带着22头麋鹿来到了中国。除了两头给了上海以外,其他20头都送给了南海子麋鹿苑。

 



http://s10/middle/61f11f8atb989bcaa3499&690

http://s7/middle/61f11f8atb989bcb0cc76&690

http://s10/middle/61f11f8atb989bce570e9&690


里面还有一些科普的景点,比如"鸟类迁徙知识广场"、"生态足迹小径",最重要的是世界灭绝动物墓地——一大排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的石碑。


这大概是世界上唯一的灭绝动物墓地。虽然这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墓地,没有埋葬任何动物的遗体。正如墓志铭上所说的:"工业革命以来,以文明自诩却无限扩张为所欲为的人类,已使数百种动物因过度捕杀或丧失家园而遭灭顶之灾……善恶终将有报,猎天必被天猎。当人为造成的物种灭绝事件就象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的时候,作为自然物种之一的"裸猿""(智人Homo Sapiens)你就能幸免于难,在劫而逃吗?"是啊,我们真的应当猛醒了,去保护大自然,保护周边的生物吧!人类,不要为自己唱响挽歌;人类,不要为自己敲响丧钟!


http://s9/middle/61f11f8atb989bc5a9a68&690

http://s3/middle/61f11f8atb989bc4eb192&690

http://s13/middle/61f11f8atb989bc97206c&690


在南苑机场候机楼东侧,有一座中国清代建筑风格的园林营房----陆军检阅使署。1922年冯玉祥调北京任陆军检阅使,七营房设为陆军检阅使署。1924年北京政变驱逐清帝,冯玉祥在此设师司令部。


 

七营房现存总建筑面积3912平方米,坐北朝南,灰砖红瓦,大门四柱三开,西式风格,上悬“陆军检阅使署”,门前有影壁一座,白壁黑字楷书,南面题“奋斗”,北面题“进步”,门两侧各一座门卫用房,外有走廊,三面拱洞墙围绕,为中西结合的哥特式建筑。


http://s2/middle/61f11f8atb98a29829311&690

http://s16/middle/61f11f8at78f4375c6b3f&690

http://s4/middle/61f11f8atb98a29919b53&690

http://s15/middle/61f11f8atb98a2998eb5e&690

http://s15/middle/61f11f8atb98a29b032ae&690

http://s16/middle/61f11f8atb98a29ce7b0f&690







南苑还有一处团河行宫遗址


 

这处行宫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清代自乾隆朝至清末,皇帝谒陵(东、西陵)、行围、阅兵,每到南苑都驻跸团河行宫。因宫中有团河之源——团泊,故称团河行宫。


 

团河行宫原有各类殿房600余间占地面积约400亩。行宫分东西两部。


 

东部宫殿区,有与西湖相连的护宫河围绕。宫内有军机处及会见大臣议事的璇源堂;其后是涵道斋,为皇帝的寝殿。宫殿区北有东湖,湖中有岛,岛上建敞宇——翠润轩,左右有桥与宫内相通。环湖有钓鱼台、群玉山房、鉴止书屋、镜虹亭、鱼乐汀等景点,供帝后游览,是宫内的御花园。西部有西湖,现无存。


 

抗日战争时期遭日机轰炸而彻底毁掉


 

现在能看到的是后来修复御碑亭、云随亭、翠润轩、十字房等建筑。



御碑亭前有市保牌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