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民国总统府和国会

标签:
国会执政府张自忠路新华社退位 |
分类: 京津 |
对比喧闹的辛亥纪念日,这个日子由于其水到渠成似乎记得人就少了。有点像大家一窝蜂的去纪念815,而真实的中国抗日胜利纪念日少有人问津。
在这个日子,记录之前不久前走访的2个地方:陆海军部(总统府)所在地和国会所在地以表敬意。
第一站,陆海军部在张自忠路地铁出来看到的那个巍峨的大楼,原称铁狮子胡同1号,系清朝和亲王府,清雍正第五子弘昼封和亲王之府邸。清末,重新建造了三组砖木结构的楼群:中间的主楼为欧洲古典式灰砖楼,东、西、北各有一座楼房。1912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总统府和国务院设在这里;后改为北洋政府海军部所在地;1924年段祺瑞被北洋军阀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这里改为执政府。
http://s10/middle/61f11f8agb8c3dd405da9&690
在张自忠路地铁远远的可以看见
http://s15/middle/61f11f8agb8c3ef84318e&690
路对面有个很大的屏风
http://s5/middle/61f11f8agb8c3ef7c1a44&690
号称是内部单位不能参考,上次进去是被带着进去喝咖啡,呵呵,的确是这个原因,偷偷拍了下狮子。铁狮子胡同的狮子还是名声在外的
http://s1/middle/61f11f8agb8c3ef935ec0&690
http://s13/middle/61f11f8agb8c3ef637efc&690
门口还有个小狮子
http://s15/middle/61f11f8agb8c3f00d9b6e&690
这里的介绍,首先是三一八惨案发生地,段祺瑞还在帮冯玉祥背黑锅。我中学班就是用在这次殉难的谢堪烈士命名的,我们学校有2名同学死在这次惨案中。
http://s15/middle/61f11f8agb8c3ef936f5e&690
http://s14/middle/61f11f8agb8c3efa56e9d&690
进门的景,由于没有导游,不知道是陆军部还是海军部。楼的正面和后面
http://s10/middle/61f11f8agb8c3f019c779&690
主楼后面的院子很漂亮
http://s15/middle/61f11f8agb8c3efbf183e&690
http://s12/middle/61f11f8agb8c3efc8623b&690
http://s2/middle/61f11f8agb8c3efd34c11&690
http://s6/middle/61f11f8agb8c3f0255985&690
东侧的楼,应该是另外个部
http://s4/middle/61f11f8agb8c3efba8763&690
楼的砖雕很漂亮
http://s11/middle/61f11f8agb8c3f03b480a&690
http://s11/middle/61f11f8agb8c3f03b1b2a&690
http://s2/middle/61f11f8agb8c3f0477ef1&690
著名的清史馆在这里面,在这么个地方别有一番感觉
http://s8/middle/61f11f8agb8c3f059cfa7&690
东楼全景
http://s5/middle/61f11f8agb8c3f068f914&690
楼内近景
http://s15/middle/61f11f8ag78e064d76e8e&690
第二站是国会旧址。
新华社大门对面那一片街道,叫做国会街,得名于新华社的礼堂了。建成于1913年的礼堂叫做民国国会议场,后身一座二层小楼叫做“圆楼”,因为有椭圆办公室,也有的说叫做“袁楼”,因为袁世凯在这里休息。东北侧还有两栋二层楼,分别叫做仁义楼、礼智楼,现称红一楼、红二楼。
民国国会议场为砖木结构,三角钢木桁架,坡屋顶,青砖清水墙,平面呈正方形,高三层,东、西、南三面都有狭长的门厅,穿过门厅即为会议大厅,建筑外表为灰砖砌造。目前这栋青会色建筑大门上方镶嵌了一个红五星,显示出了有别于建筑特色本身的特殊的时代特征。东北侧的仁义楼、礼智楼当时用作议员起草宪法办公场所,为灰砖清水墙建筑,三角桁架,坡屋顶。
http://s1/middle/61f11f8agb8c41e45f830&690
http://s15/middle/61f11f8agb8c41e37a42e&690
http://s16/middle/61f11f8agb8c41e1f466f&690
http://s6/middle/61f11f8ag78e0696d8ea5&690
宣统帝退位诏书是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所颁布的退位诏书,张骞起草。
退位诏书全文如下: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另外隆裕皇太后又颁布两个相关诏书,全文如下: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养人者害人。现将新定国体,无非欲先弭大乱,期保乂安。若拂逆多数之民心,重启无穷之战祸,则大局决裂,残杀相寻,必演成种族之惨痛。将至九庙震惊,兆民荼毒,后祸何忍复言。两害相形,取其轻者。此正朝廷审时观变,恫吾民之苦衷。凡尔京、外臣民,务当善体此意,为全局熟权利害,勿得挟虚矫之意气,逞偏激之空言,致国与民两受其害。著民政部、步军统领、姜桂题、冯国璋等严密防范,剀切开导。俾皆晓然于朝廷应天顺人,大公无私之意。至国家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内列阁、府、部、院,外建督、抚、司、道,所以康保群黎,非为一人一家而设。尔京、外大小各官,均宜慨念时艰,慎供职守。应即责成各长官敦切诫劝,勿旷厥官,用副予夙昔爱抚庶民之至意。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以大局阽危,兆民困苦,特饬内阁与民军商酌优待皇室各条件,以期和平解决。兹据覆奏,民军所开优礼条件,于宗庙陵寝永远奉祀,先皇陵制如旧妥修各节,均已一律担承。皇帝但卸政权,不废尊号。并议定优待皇室八条,待遇皇族四条,待遇满、蒙、回、藏七条。览奏尚为周至。特行宣示皇族暨满、蒙、回、藏人等,此后务当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睹世界之升平,胥享共和之幸福,予有厚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