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台县内广济寺

标签:
五台县忻州广济寺元代雕塑 |
分类: 晋鲁秦豫冀 |
五台县广济寺大雄宝殿,第五批国保,第一次去的时候是2004年从台怀镇到五台镇慕名而往,第二次是2011年从佛光寺到南禅寺路上从五台镇辗转。
五台县建制于汉,称虑虒县,北魏改名驴夷县(虒古称yi,现在发音为si),隋代因北有五台山而改名五台县。五台县城有两条古老的街,西米市街和东米市街,古为繁华米市,现在是县城闹市中心。广济寺就在西街上。
五台山入遗直接带动了台怀镇的发展,台怀大部分或者说绝大部分寺庙为后人修葺甚重的明清寺庙,如果想领略原汁原味,古色古香的寺庙,只能去台外。但同样,五台镇人气不旺
广济寺就是在人气不旺的五台镇最旺的闹市的寺庙。甚至连很多出租车司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在那里。
门帘很小,走进去首先是个一个关闭已久的某人的纪念馆,纪念馆前是全国文保的牌子。要从左手边的小门进去才能看到大雄宝殿
广济寺目前就剩下大雄宝殿,文革对此庙破坏较重,将山门、天王殿配殿等全部拆除,大雄宝殿作为了库房,故保存至今。
按照文保人员的说法,马上开始大修,可能要恢复前面的建筑。看来又一个原汁原味的没了。该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悬山式。柱头作覆盆式卷刹,柱头有侧脚和显著生起,举折平缓,古朴庄雅;殿内用减柱造,前槽不设柱,后槽仅用粗大的两根金柱,承荷整个殿顶的千钧重量,非常典型的元代盛行减柱的风格。
殿内相当开敞,殿宇庄严雄伟。
斗拱下面的小人像甚是可爱
殿之前檐下悬有“大雄宝殿”竖匾一块,为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修广济寺时悬挂的。匾两侧“龙”的形象很另类,据说是元的风格
檐下斗栱简洁疏朗,柱头斗栱四铺作出假昂。殿内使用减柱造,前槽不设柱子,后槽仅用两根粗大的金柱,殿内空间宽敞。梁架彻上露明造,制作较为规整。殿内梁架、斗栱、驼峰与柱网配置依然保存着典型的元代手法。
现存建筑大雄宝殿及殿内塑像为元代原作,与大殿同期,正中佛坛为一佛二菩萨,扇面墙背塑三大士坐骑兽一字形布列;两山砌长形砖台,分塑十八罗汉
佛像似俗骨人相,肉体表现较重,写实作风
广济寺的门票还是80年代的款,很小一张,很有特色,当介绍用
离广济寺不到10分钟步行距离的地方有一个香火很旺规模看起来也不小的新建寺庙(在假的德克士对面),对比一下,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