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兴圣教寺塔

标签:
上海松江兴圣教寺塔方塔园旅游 |
分类: 江浙沪皖 |
兴圣教寺塔是上海松江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松江镇中山东路南侧方塔园内。兴圣教寺塔为砖木结构,9层,高42.5米,呈四方形,故俗称方塔。塔内各层有木梯。据元人任叔实《兴圣教寺记》:塔于宋熙宁、元佑年间(1068~1094年)建于兴圣教寺内,故名。
方塔园是唐宋时期华亭县城中心,此地曾发现了分布较广的大量唐宋遗物和一条东西向的唐代市河部分驳岸等遗迹。从史籍中发现,唐兴圣教寺、明府隍庙、关帝庙等大型庙宇都曾坐落在这里。方塔园以方塔为主体,利用了附近竹园,集中了一批古建筑,1981年建成,园景以方塔为中心,一座从上海河南路桥处迁来的天妃宫大殿;塔的四周还有宋代望仙桥、明代照壁。
1937年城隍庙殿宇大部分遭日军轰炸焚烧,仅塔与庙前照壁幸免于难。进门不远处就是城隍庙旧址
明代照壁,市级保护单位
迁来的天妃宫大殿
方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砖身底层外壁每面宽6米,四周筑有围廊,以上逐层收缩,砖身外壁由砖柱划分为三间,正间设壶门,内为方室,设木梯连接各层。塔顶部是由覆盆、相轮、宝瓶组成的高达八米的塔刹,有4根铁索,从尖顶拖向第九层的檐角,称为风浪索。塔檐四角系有铜铃。登上方塔俯览四周,古城松江全貌尽收眼底。
因为松江东临大海,夏季东南风、台风比较多,因此塔基有意识地往东南方向倾斜。
修复后的方塔,造型美观,做工精巧。尤其是斗拱、壶门上的月梁及砖身上的撩檐枋等,十分古朴秀美,其中斗拱至今保存宋代原物60%以上。底层有“地宫”,为一离地面1.5米以下砖室,显示唐代距今地面抬高1.6米。
http://s2/middle/61f11f8at78573799db31&690
http://s2/middle/61f11f8at785737ec26e1&690
http://s15/middle/61f11f8at78573850efde&690
http://s3/middle/61f11f8at7857390b04e2&690
宋代望仙桥,上海最古老的石桥,不过只是个区级保护,桥很小,不超过5米。
前一篇:乐山大佛:世界最大佛
后一篇:上海松江唐经幢:上海最古老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