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西栅,古镇味道

标签:
乌镇浙江西栅旅游 |
分类: 江浙沪皖 |
07年在做无锡机场可行性分析项目的时候,曾于客户一起到乌镇的东栅进行报告的讨论,但当时匆匆而来又匆匆别过,意犹未尽。这次柳州的客户要选择地方进行联合项目组内部封闭讨论的时候,我和华中大区副总经理王新伟一商量,直接点在了乌镇西栅。
乌镇古时候称为乌墩,春秋时此地为吴疆越界,到唐代咸通年间始称乌镇。1998年乌镇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乌镇古镇保护规划》,规划明确了乌镇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整体发展方向。乌镇古镇保护一期工程成功运作后,开始逐步对二期西栅进行了规划,从2003年开始,启动乌镇古镇保护二期工程(西栅景区),投入十亿元巨资对乌镇西栅实施保护开发,保护工程实施范围近3.4平方公里,是东栅景区的3倍多。
西栅由12座小岛组成,70多座小桥将这些小岛串连在一起,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为全国古镇之最。西栅是乘船进的。尽管西栅一看上去就不像东栅那样确实是传统民居的味道,明显是后来新建的,可是因为路宽了,人少了,就觉得比东栅好上许多。推荐真的想感受古镇味道的人,还是来西栅吧,真的很有感觉。
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度达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余。景区北部区域则是五万多平方米的天然湿地。与一期工程的“观光型”景区相区别,二期则是一个中国罕有的“观光加休闲体验型”古镇景区,完美的融合了观光与度假功能,街区内的名胜古迹、手工作坊、经典展馆、民俗风情、休闲场所让人流连忘返。西栅景包括昭明书院、草木本色染坊、水阁和公埠石碑、水上戏台及评书场、
西栅有通济桥、仁济桥,这些桥最早建于南宋,重建于明清,通济桥还题有桥联:“寒树烟中,尽乌戌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朝南)
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就会让人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作为历史古镇,乌镇无论是整个镇还是观前街,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
铁锅是乌镇最多的旅游纪念品。1866年,铁匠沈济在乌镇开设冶坊,是为乌镇冶业的开端,也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坊。沈家精湛的冶炼技术一直保留至今。今天的亦昌冶坊中,工匠们依然在使用传统的冶炼浇铸工艺制作铁器
另外,住在乌镇的酒店中,现代化的住宿条件和古朴的周边环境容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