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感导师的爱情

(2012-12-24 08:55:30)
标签:

杂谈

分类: 情汗爱啊!

作为一个情感专栏作者,独立人格发烧友,最快乐的时刻莫过于某篇发人深省让众多痴男怨女醍醐灌顶的文章在网上四处疯转,获得成百上千赞扬和感谢的评论。甚至有人辗转联系过来,表示要寄点土特产略表心意。这样的事情一多,我很难不相信自己是个清醒又睿智的情感导师。因此说起话做起事来,不由得就多了一份底气和自信。


在某个饭局上,当我结合基因学、社会学,对男人花心提出新鲜和独到见解时,某男一直在饶有兴致的注视我,又换座位到我身边坐定,周围的人打起了呵欠,他仍然在和我探讨交流。饭局结束时,我们不仅互相加了微博关注,扫描了微信帐号,还约定了下次碰面的时间和地点。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连暧昧的程序都跳了过去,直接进入了亲密关系的蜜月期:多巴胺的大量分泌让我们互相讨好,展示出最可爱的一面,生活的亮度提高了至少40%,讨厌的人变的憨态可掬,连《最炫民族风》的旋律也开始动听——世界一下变的美好极了。


当热恋的温度随着短信频率的下降而消退,他和我都渐渐暴露出真实的自己,开始发生摩擦和口角,普通人可能会因此感到愤怒、焦虑甚至忧伤,但我是情感专家,自然知道这样的变化是正常而必然的——这是亲密关系进化到了权利争夺期,在这个阶段,只要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够接受“原来他是这样”而非质问“他怎么能这样”,就能顺利的过渡到磨合期,最终形成稳定的亲密关系。


我带着亲密关系的若干心理书籍约他见面,认真的念给他加粗线的句子:权力争夺期紧跟着蜜月期到达,伴侣看到彼此的差异后,无法接受这种理想化的破灭,于是一方以温和的方式催促对方改变,以符合自己理想化的需要;而对方也以大无畏的态度坚守自己的原貌。最后隐微的善意暗示逐渐变成明显的控制和冲突,隐约的提醒变成不断的责骂,甜蜜的请求变成要求牢骚”


⋯⋯念完之后,我带着笑容抬头看他,满以为他会深以为然的点头认可,没想到他却眉头紧锁,满脸痛苦。我还想继续说什么时,他找了个借口先溜了。


回家以后,我反思了一下,觉得自己犯了“知识的诅咒”这个错误:我们了解的一些事,以为对方也会了解,以为自己是透明的,对方应该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如果他们不理解,是他们太笨,这在心理学也叫“自我透明感错觉”。


他又不是情感作者,怎么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了解亲密关系的几个阶段呢!所以我很愧疚的打电话过去,跟他讲自己的反思,诚恳的道歉,没想到对方又找了借口把电话挂了。


后来的几天,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电话、短信、微信、微博、qq统统没有回应,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我在深夜里咬着嘴唇,不断的猜测他是怎么想的,却一头雾水,没有答案。我翻出自己的专栏,一篇篇看过去,发现自己写过人间蒸发约等于对方不爱你了,于是我便陷入了他到底爱不爱我的深深思索中。


如果说他不爱我,那过去几个月如胶似漆的甜蜜时光,我一个人肯定演不下去,我们之间一定存在着误解。可如果他爱我,为什么又会突然消失?我写了两篇专栏论证“他爱不爱我”是世界上最终极的思考,跟以往一样,有成千上万的人留言表示无比同意,但有一条留言很刺眼:肯定是不爱你了呗,爱你早和你联系了。你被甩了!你们文艺青年就是不肯面对现实。


我看着“被甩了“三个大字,突然想起了自己写过的“被分手痊愈指南“。我快速的把文章翻出来,读了两三遍之后,我迅速掌握了疗伤方法,忍不住又一次深深的觉得,自己真是一个清醒和睿智的情感导师。


 已发《vista看天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进食文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