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随记
(2012-05-12 00:46:54)
标签:
杂谈 |
早上起来刷微博,铺天盖地的,到处都是关于512的消息,一下子好多记忆迎面而来,忍不住去看大黑猫的博客,翻到四年前,我们在赈灾时写的那些文章。有些事情历久弥新,有些情绪却再没办法感同身受,甚至觉得当时的自己有点矫情。想在微博上写点什么,却写了又删,心里总觉得,写什么都像是表白——你看,那个时刻我在呢,我也是做过好事的人啊!
但还是忍不住和朋友聊天,把那些感念都倾倒了出来。对于四年前的那些日子,我和很多人的感受不太一样。我支持问责,但那段经历,带给我更多的却是温暖和感动,以及对人性光明那一面的信心,而非愤怒和哀怨。在见证灾难摧毁了一切以后的日子,我反而变的更有力量了。在跟朋友絮絮叨叨说完之后,他觉得有点奇怪,正面的东西,为什么不说出来,带给更多的人正面的情绪?
我一愣,仔细想来,就是上面的理由:我有什么必要说呢?就像是在表白,我有多好啊,我有多高尚啊,我多有爱啊。我甚至经常解构自己真实的表达,本来很感动,但有讨好和拍马屁的嫌疑,本来很难过,但有传染负面情绪的作用。甚至渐渐觉得,所有的表白都是可疑的,除了玩笑和段子。
不知不觉,我也变成了一个隐藏自己情绪的人。朋友们经常开玩笑说,你是名人。我虽然不是这么觉得,但确实不再是刚开微博那个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刷屏就刷屏,甚至心爱的陈晓卿老师取消了我关注,虽然不开心,但也没为此改变——我就是我啊,不刷我难受。
但现在,真的不是当初肆无忌惮的自己了。怕自己变成居高临下证明自己正确的家伙,所以很多事情不肯表达,更多的是自嘲——解构自己,同时解构各种宏大。
但今天看见潘采夫老师的八卦掌,说解构是落后的生产力。结合和朋友聊天的内容,突然觉得自己不对。我生活在小圈子里,周围更多的是价值观相同的人,所以,我对于不断重复的那些话本能的觉得厌倦。问题摆在那里,说来说去,都是抱怨和愤怒,免不了被这种情绪传染,所以抵触。
虽然有一次和李海鹏老师做活动,他说:虽然他也很烦,但是想到这种声音是有价值的,在客观上是能推动很多事情的,他就释然了。但我当时还是不太同意,觉得自己还是希望看到一些真诚的,光明的,有趣的,有价值的内容——这能给我力量。
想来,这也是一种脆弱,一厢情愿的希望世界是自己喜欢的那个样子。
那就从我做起吧,起码做到尽量真诚的表达。
就像512地震的日子。
我踩着废墟,呼吸着“非人间的味道”,看见脚下那些散落的本子,小鞋,相册,甚至记帐本,那都曾经很多家庭很多活生生的记忆。耳边是很多绝望的哭声,失去家都没那么可怕,如果家人都还在一起,那种绝望是家和家人都没有了,一个人一无所有要面对世界悲痛和绝望的呼喊。
我在那个时候问自己,如果有一天,落到这个境遇的是我,我该怎么面对这个世界?即使我修了最坚固的房子,有足够的存款和足够体面的工作,也不能说就避免不了家破人亡的命运。
我跟朋友们讲的最多的是那样一个瞬间。在都江堰,一座四层楼的居民楼横向被劈开,客厅和卧室,都像摄影棚那样摞起来,摊开在光天化日之下。几乎是一样的格局:沙发,落地灯,茶几。那原本都是被封闭起来的空间,夜幕降临后,累了一天回到那里,抱抱孩子,看看电视,装载了人生大半的情绪。很多人每天睁眼起来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忍受着不可爱的老板,就是为了拥有它而去挣钱,以为拥有了它就拥有了安全感。
但现在,这种安全感暴露了它的本质:“无非是上千块砖垒起来建立在空中的空间”,它是虚幻的。在一无所有之后,有爱和互相支持的家人是真正拥有的安全感;家人也没有,自己面对这个世界活下去的勇气是安全感。
那么,我现在过的是我要的生活吗?当时没有答案。这些情绪是在日后渐渐发酵的。后来我加入了科学松鼠会,认识了很多欣赏和相似的人,他们没有活在主流生活的框架里,再后来我离了婚,前夫人很好,但他喜欢的是安稳的日子,而非改变。价值观不同,想要的生活不一样,就和平分开,虽然难过,但也彼此平静接受。我很感谢他的理解。
另外一个改变我的,是对人性的看法。我被人背叛过,被捅过刀子,一度觉得人心是最黑暗的所在。
但512发生后,我和大黑猫从河南上蔡到四川,整整十天的时间里,除了都江堰民政局长听说我们不是来捐款给了冷脸之外,所见的,全是最真诚和最质朴的爱,还有那些从灾难中逃脱的人身上的乐观和坚强,让我觉得之前自己对人的理解是偏颇的。
那时候,每一个人,都在那个时刻,想为别人做点什么,不留姓名,不求回报。从河南酒店,看见我们网络不好亲自来修,说你们想什么时候退房就退房的总经理,从我们电话中知道我们要去四川就坚决免车费的出租司机。从去买消毒药片的药店,仔细装箱并且捐出十箱的老板,到四川那些一听外地口音就坚决不收车费少收饭费的司机和餐厅老板。站在高速口,不断的有车停下来,问你是不是要去灾区,到了教育局,那些一样失去了家人的干部们几天彻夜不眠,含着眼泪工作,包括被骂的体无完肤的警察,城管,民政局那些领导和科员⋯⋯
人性本来就是矛盾的。但在那样的时刻,我看到的体会到的都是最光明的,最美好的人性。
后来,当生活恢复了秩序,曾经在那个时刻特别美好的人,又戴上了面具,回到自己的生活里,开始堤防别人,不相信别人,也不愿意付出那么多爱。
开始我有点失望,但后来不这么想了。那一刻的他们,也是真实的他们,后来的他们,也是真实的他们。环境悄无声息的影响着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和情绪。但付出爱的那一刻,我相信每个人心里也都是充实和温暖的。
后来,大概只有体会到这种好处的人,愿意继续这样和世界相处吧。那些觉得世界不好,别人不好,也不愿意信任别人的人,他们想起512,大概也会有别样的感慨。
但对我来说,我看到了绝大多数人心里隐藏的美好,从此,我也愿意以善意去揣测别人。
我理解那些愤怒的人,厄运并没有降临到我身上,现在不呼喊,以后也难免。但目前对我更重要的,可能是在任何境遇下,都听从自己的内心,做喜欢做的事,乐观一点,积极一点生活。因为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过好现在,就是对得起自己。
我不能完全做到,有时候会沮丧,会哀怨,但我心底确切的知道,每一刻都是应该值得珍惜的,很多事,不值得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