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矮个子的乒乓女巨人:邓亚萍

(2009-11-05 12:33:33)
标签:

体育

奥运

乒乓球锦标赛

乒坛

邓亚萍

剑桥

http://imgcache.qq.com/ac/b.gif
http://imgcache.qq.com/ac/b.gif
http://121.14.79.158/qq_news//lady/pics/21339/21339404.jpg
  邓亚萍:她像巨人一样的存在
  1989年,16岁的邓亚萍和搭档乔红一起,赢得第40界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双决赛的冠军,这也是邓亚萍运动生涯中第一块冠军奖牌。
  多年以后,大家都习惯将这块金牌看作是邓亚萍挑战世界乒坛的一个“标志”——的确,在此之后的8年中,邓亚萍又分别拿到了17次世界冠军、并连续2届、4次拿到奥运会冠军,“失败”似乎早已远离,而这个身高不足150cm的小个子姑娘,俨然已是世界乒乓界的“巨人”。
  其实,这第一枚世界金牌来的并不容易。
  就在拿到这块金牌的前几天、“女单16进8”的比赛中,邓亚萍刚输给北朝鲜的运动员。她在郑州队的教练李凤朝解释,那是因为邓亚萍的“战术安排失误”。虽然承认这次的失败并非必然,但“一个刚接受失败的运动员是否能在下场比赛发挥正常、甚至超常?”李凤朝依然有过这样的疑虑。
  邓亚萍的表现让他安心:在这场比赛中,邓亚萍发挥稳定,并没有将几天前失败的阴影带入到女双决赛;她和乔红搭配完美,一举夺取了她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女子双打世界冠军,从此,世界乒坛开始“邓亚萍时代”。
http://121.14.79.158/qq_news//lady/pics/21339/21339405_168_208.jpg
  一份收获,往往需要百份耕耘,邓亚萍也不例外,而且她的耕耘要比常人更多。
  9岁那年,邓亚萍就险些被迫中断运动生涯:当时河南省队招运动员,邓亚萍被拒绝了,理由很简单:个子矮、身体素质不达标。他们不看好这个小个子姑娘、甚至不愿意给她机会。
  邓亚萍没有放弃,她父亲又带着她来到了刚成立不久的郑州市乒乓球队。在这里,人们依旧不愿给她更多的信任,其实不难理解:体育界,天分(身体素质和悟性)很重要,乒乓球运动对于选手的臂长、腿长、灵活性要求都很高,而邓亚萍个子太矮,不达标。但总教练李凤朝看到她的潜力:输球后气呼呼的邓亚萍吸引了他,他说自己看到了一个优秀的运动员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不服输”。
  虽然当时的邓亚萍打不过队里任何一个队员,但是李凤朝还是力排众议收下了邓亚萍。李凤朝后来解释:“她虽然个子不高,但是肌肉很结实,而且有求胜心,所以当时我就觉得她是一个运动员的好苗子”。李凤朝的选择没有错,进入球队的邓亚萍训练比谁都刻苦:十几岁的豆蔻年华,正值爱玩的年纪,但邓亚萍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次训练,甚至从来都没有向教练提过训练要求。
http://121.14.79.158/qq_news//lady/pics/21339/21339406_168_208.jpg
  一个冬训结束,她已经是球队前三甲。
  体坛之路并非就此平坦,更高的门槛,来自国家队:1984年,在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上,邓亚萍一举夺魁,拿到女单冠军。激动不已的李凤朝觉得:“是时候让邓亚萍进入国家队了!”他向国家队力荐这个他认为前途不可估量的选手,但结果让他和邓亚萍都郁闷不已:和2年前河南“八一队”拒绝邓亚萍的理由如出一辙——“身高不够”,国家队也拒绝了邓亚萍。
  邓亚萍没有放弃乒乓界的晋级之路:1985年,邓亚萍再一次取得了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的女单冠军,李凤朝想:“两次女单冠军了,应该没问题了吧。”可是自信满满的他却再次碰了壁。两届少年锦标赛的冠军却进入不了国家队,这在国家乒乓球历史上都是罕见的。究竟什么原因让国家队不肯接受邓亚萍?李凤朝决定要问个清楚。国家队的负责人话说得很明白:“要让邓亚萍进国家队,第一,她的成绩足够的好;第二,在世界上没有她所使用的打法,那样的话可以考虑让她来做陪练。”国家队的大门再次向邓亚萍关闭。
  1986年秋,邓亚萍在中国乒乓球锦标赛上出场19场,胜了18场,但始终是因为身高原因,她还是入不了国家队。国家队教练班子多次研究,仍然统一不了意见。后来是张燮林力排众议,他在发言中说:“不能因为个子矮就简单地判断没有发展前途,邓亚萍打球积极主动,攻击力强,她抢先上手意识强,正因为她个子矮,过来的球大多比网子高,有些来球就成了机会球。人才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邓亚萍还有潜力,应该给她机会。”
  在张燮林等教练的坚持下,邓亚萍才终于在1987年12月进入了国家青年队,也成就了一代女乒领军人。
  坚韧的邓亚萍没有让曾经力挺她的教练们失望:8年的国家队生涯、18个世界冠军,其中连续两届奥运会女单和女双的冠军,如此高密度在世界乒坛夺冠,即使在今天看来,也非常难得。
  1997年,正值辉煌期的邓亚萍选择淡出世界乒坛,但“挑战”这个名词却未淡出她的人生,这次,她的对手是“知识”。
  1997年,邓亚萍被萨马兰奇推荐进入国际奥运会运动员委员会,当时她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水平,英文字母都不能说全,面对当时全程英文交流的工作环境,她手足无措。
  邓亚萍当即决定:“我要回到学校,我要读书。”1997年,邓亚萍进入了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读书,从英文的26个字母开始,一字一句学起,那种学习的压力完全不亚于打球,邓亚萍回忆说:“当时的压力特别大,头发都是成把成把的掉,原来1.5的视力也降低到了0.2”
  邓亚萍的人生词典没有“放弃”,她不服输的劲头跟她打乒乓球时一样坚定,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拿下了清华大学的本科学位。之后,她又分别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拿下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世界顶尖的运动员拿到剑桥的博士学位,这在剑桥800年的历史上“前无来者”。
  如今的邓亚萍,人生依旧精彩: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2008年,邓亚萍被任命为奥运会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2009年4月16日,邓亚萍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简单的办公室里有她忙碌的身影,处理起事情来成熟干练。
  而作为一个女性,她的家庭幸福和睦,三岁的儿子是大家的开心果,正如她所说的:女人,要有自己的事业,有漂亮的容貌,更要有美满的家庭。而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