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渡》,一款秦酿的红酒

标签:
乡村幸喜地用意片段文化 |
分类: 散文 |
翻开装帧淡雅的散文集《觅渡》,乡村,城市,童趣,山居……
许多作家写作,有的在天上飞荡,有的在地上行走。无伦入世,还是遁世,都是看你的心是否安宁。学习也是从心灵的故乡出发,去寻找精神的远方,但你是否会找到回家路程,回到心起点的念想,那是要看造化的。让心回家,其实很难。我一直研究女性文学,写女性心中的苦恼,为女性寻找幸福安逸的出路。看到是文学女人张爱玲,三毛在天上飘的辛苦,文学、家庭太过浪漫,男人女人关系搞得不食人间烟火;也幸喜地看到还有文学女人林徽茵,严歌苓就在地上走的从容,稳健,把文学、家庭、男人女人的关系都打理的十分斡掖。
文化,我以为就是看谁学得深化得开。一句平淡话中,包含的更多更深更有意思。许多女人年轻追求鹤立鸡群,百鸟朝凤;中年就淡出人眼,独来独往,好像清水出芙蓉了。中秋节,我去师兄贾平凹的书房里,拜了节,吃了几枚他亲手淹煮的商洛清香茶叶鸡蛋。我开始请教他女人的最好的品性应该是什么?他嗯嗯了几下,眼睛吧咋着,厚厚的嘴唇里就滚出来秦腔言语的十个字:“春归花不落,风散月长明。”女人如是,好散文难道不该如此?
总之,翻读《觅渡》,这就是已经打开的一款好红酒。你去品品它。这个品,不但要看你是在什么时间、季节、温度下去读,还要看你在什么年龄、什么心情、什么环境去读。你的经历,你的学识,决定你看到这本书如红酒一般不同的色泽,以及会闻到的不同香味儿,品到的不同滋味儿。我感觉《觅渡》,就是一款初出茅庐、锋芒挺健、口味儿纯正、健康略涩……
戴眼镜哎为邢小俊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