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趣
(2011-12-25 13:55:09)
标签:
陈国光美国宋体邮展电解电容器文化 |
分类: 散文 |
80 年代末,我 27 岁,正在在《体育世界》当编辑记者。突然有一天,陕西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要抽我去郑州学习集邮组织工作,说是中国将要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同期将举办中国首届体育集邮展览,各省抽一名干部去作组织工作,办公室人很紧张,就在基层抽人去办。我那会儿的集邮水平只是在童年间和糖纸、剪纸们收藏夹攒在一起,仅仅感觉就是个稀奇好看而已。接到任务诚惶诚恐中都怀疑自己,我能行吗?
在郑州,有几位集邮专家为此事给我们各省体育工作者30多人讲集邮课。在哪里,我认识了首日封、纪念封、四方联、特票、专题集邮等集邮常识。回到陕西后,生怕时间紧把这么重大的工作给国家干不好,就是紧张地与西安市集邮协会秘书长小马,陕西省邮票公司负责人联系打听陕西地区的集邮领军人物、爱好者和集邮家的基本情况。并一一登门拜访,与他们讨教常识、讨论专题,积极准备参展。
第四军医大学有位姓孙的医生30多岁,一直在搞自行车运动邮票,我去他家看见世界各国的自行车邮票,很是震惊。西安交通大学有位系主任教授近70岁已经退休了,他叫陈国光,一直在搞乒乓球、田径运动、奥运会和各种文化专题性的邮票,他的藏品齐全高级得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这两位的体育专题邮票无意是非常具有在全国获奖冲击力的。
领军人物与珍贵藏品的获得让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接下来就是金字塔下的塔基,群众集邮的基础展品整理。于是,西安市集邮协会很认真,秘书长小马同志积极为此举办了一期体育专题邮展。我一个借调到省体委临时工小姑娘级的人物被邀请为“省上专家领导”,前往邮展开幕剪彩观展,许多人在陪我一道参观并探讨,选择更多的赴京参展作品。午餐的邀请,被我婉言谢绝了。那时,我的心正自由地喜欢吃地摊凉皮之类,我还没有学会与工作中的陌生人周旋寒暄宴会。结果很好,《新中国的体育发展》,《妇女运动起来》,《青少年锻炼》,《人体运动与营养》等专题邮品被选择出来。
经陕西省体委领导们选择确定后,我就带着陕西的这八部体育专题集邮作品赴京参展,结果作品全部获奖。其中陈国光教授的《奥运光辉照全球》和孙医生的《自行车运动项目》获得了首届全国体育集邮展览的金奖和银奖。陕西在这次展览中,让中国有了第11届亚运会国际邮展和赴亚特兰大奥运会参加邮展的两部顶尖作品。陈国光教授的作品更是一路获得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国际邮展银奖,1992年参加巴赛罗那奥运邮展获参展奖牌。四医大的孙医生也因为获奖而迅速调回到广州去了。临行前,他来到《体育世界》告别,他说他要好好感谢我,我窘迫地也连连感谢他,说这次工作让我在省体委留下了很有能力的印象,还意外从基层事业单位的《体育世界》杂志社调到了原陕西省体育运动委员会机关办公室工作,真不知道我们到底是谁帮了谁,谁更应该感谢谁。
记者的职业习惯,让我对陈国光先生连请教带采访,得知他1918年10月19日出生在浙江杭州。1936年上高中时在国民政府交通部国际电台工作的哥哥经常收到国外信件,看到这些新上的各种漂亮邮票引发了他对集邮的兴趣。很快抗战爆发了,他停止集邮专心学习,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1945年获得公费资格留学美国。在留学期间接触到许多外国邮票后又重拾旧好,开始收集美国等一些外国邮票,回国后工作紧张仍是忙中偷闲坚持集邮爱好。
从美国回来后,我正式加入了陕西省作家协会,介绍我去报到的人,正是西安市文联创联室干部朱文杰先生。而使我们能够一见如故的真正原因,正是一枚小小的邮品——美国国旗普票四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