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织锦春 秦女苏蕙(长篇小说)

(2010-01-23 14:43:19)
标签:

璇玑图

战争与和平

回文诗

苏蕙

中国

文化

分类: 长篇小说
   东晋时代,北方被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占据,前前后后,大大小小共建立过十六个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在东晋与五胡十六国对峙时期,南方文物鼎盛,人才辈出,名垂青史的忠臣义士、才子佳人犹多;北国则沉陷于互相攻伐,战火连天中,几乎数不出什么著名的人物,除了前秦的宰相王猛,文韬武略,辅佐苻坚统一了北方,从而垂名史册外,再就要算是才女兼美女的苏蕙了,她的诗文辞句清雅,情感浓郁,表达方式往往又玄秘莫测,所以她的扬名则全在于那副玄妙的“璇玑图”。      

    苏蕙,字若兰,前秦始兴平武功扶风人,生长于一个当地的一个富实人家,她肤色瓷白细腻,明眸皓齿,举止娴雅,完全象一个江南女子一样秀美。她自小聪颖过人,喜好在官家戏院子和寺院里玩耍游转,特别是好在画幕布、盘头、制景、弹琴的师傅堆儿,戏装制作铺子里转悠。好化妆男孩子去寺院听颂跟因吟经诗,在寺院台阶上坐着看过往人流中养眼的东西,并与大小僧人挑战围棋象棋技艺。她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八岁会盘发,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并将琴棋书画的神韵全被运用到了织锦之中。远近乡邻将她诵为的超女绝才,传成了神话。

   传说飘进一少年耳中,他15岁时留意神女行踪。一日,逢法门寺(原南寺)庙会,苏蕙继续随父亲游荡玩耍,拜香时巧遇右将军窦真之孙正在池塘边舞箭练功,其动作动作轻盈潇洒迷倒爱新爱奇爱好的苏蕙。双方大人拜会招呼过,才知少年名叫窦滔。从此一年中苏蕙也习舞练就神功,武艺高强。她从不管屋外纷飞的战火国分国合,虽然身有武功但更加一心沉醉于诗词歌赋之中,性情与当时热衷于玩枪弄刀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她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就全部寄托在诗文里。不时适宜的才华几乎就没人重视,她从未遇到过一个能与她谈诗论文的知音。由此一来,便形成了一种自怨自艾,孤芳自赏的心态,恰恰就象一株空谷中的幽兰。
  到了婚嫁的年龄,经中间人提亲,16岁的苏蕙她毫无悬念地嫁给了前秦安南将军18岁的窦滔,顺利结成百年之好。出阁前,苏蕙满心期盼能遇上一位知情可意的夫婿,窦滔将军则生来一介武夫,骑马射箭、玩弄刀枪是行家,对苏蕙除了喜欢她的年轻美貌外,至于什么文才诗意他可是丝毫也无法留心欣赏。苏蕙大失所望也愈加地落落寡欢,还不时地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胡乱冲人冲物发上一通脾气。窦滔起初还算依顺着她的。觉得漂亮的妻子,偶尔发发脾气也就是个性撒娇宽容宽容算了,可后来他遇到了西域长安出名的歌妓赵阳台,便知美女与美女之不同,随即娶赵纳作偏房。

     赵阳台,不但能歌善舞,而且娇媚可人,还会做南方的素食蒸羹之鲜味儿,引得窦滔对她宠爱不已。苏蕙每每看到赵妾那副娇艳媚态,心里自然窝心,不由得拿出正室的身份威风叱责她。赵妾不敢与她直面对抗,就不时地在窦滔耳边数落苏蕙心狭的不是,窦滔对妻子也就越来越冷淡了。后来,苏蕙因诗救得窦滔为皇帝欣赏奉命出镇襄阳。本欲携妻妾同往,可当时苏蕙正为赵妾的事情生气,赌气说不去啦。这话正中赵阳台下怀,她极力怂恿窦滔说苏蕙不去就不必勉强。于是窦滔只带着爱妾赵阳台同赴往任。
  苏蕙独自守在长安空闺中,日子稍长,便感到寂寞难耐。丈夫在身边时,不太能感觉出他的多少好处来,现在一离开,思念之情却是刻骨铭心,真是一日夫妻百日思啊!她不由得有些悔恨当初的负气了。时不时也回老家与惜日姐妹共制新花色的土布。那时,长安已有丝织绸缎,苏回老家也常梢带。因为丝很金贵,只能少许加在土布中,增加柔软度。时间长了,织得多了,对新丝调整就有升华的觉悟和调整的能力。很得乡亲旧姐妹们的尊崇。但是尊崇不能解决对丈夫的思念与过去自己性情的悔恨。悔恨之余,她便夜以继日地吟诗作文写作上千首来排遣孤寂的时光。一天,她心不在焉地把玩着一只精巧的小茶壶,壶身上绕着圈刻了一圈字——“可以清心也”,她玩着玩着,忽然发现这五个字不论从那个字开始读,都可以成一句颇有意趣的话。于是灵感顿至,她设想可以利用这种巧妙的文字现象,来构成一些奇特的诗。
  这时,她正有满腔的幽思和深情想有抒发,现在又找到了这种奇巧的表达方法,于是废寝忘食地进行构思。构思既成,她又费了好几个月的工夫,把诗织在锦缎上,这副锦缎长宽都是八寸,上面织有八百四十一个字,分成二十九行,每行也恰是二十九字,每个字纵横对齐;这些文字五彩相间,纵横反复都成章句,里面藏着无数首各种体裁的诗,诗意多为倾诉她的思念之情。苏蕙把这副锦缎命名为“璇玑图”。璇玑——原意是指天上的北斗星,之所以取名璇玑是指这副图上的文字,排列象天上的星辰一样玄妙而有致,知之者可识,不知者望之茫然。当然,其中也暗寓她对丈夫的恋情,就象星星一样深邃而不变。就像图心中间小方9个字的图解:竖读为——璇玑图,始心诗,平苏氏;斜读就是——平心图。
  “璇玑图”织好后,苏蕙派人送往襄阳交给窦滔。旁边的人见了这图,都不知其中有何含意,可对诗文不甚通解的窦滔,捧着“璇玑图”,细细体味,竟完全读懂了妻子的一片深情,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吧!旁人询问其故,窦滔意味深长地说:“这是我家的语言,不是我家的人,莫能解之。”当即,窦滔派遣了一批人马,到长安接来了苏蕙。自此,夫妻恩爱日深,窦滔也渐渐跟着苏蕙学习诗词,两人常常一同流连于诗词的海洋中。赵妾也臣服在姐姐的才华中。并围配身上到处积极宣传。
  苏蕙的“璇玑图”轰动了那个混乱的时代,大家争相传抄,试以句读,解析诗体,然而能懂的人寥若晨星。“璇玑图”流传到后世,又不知令多少文人雅士伤透了脑筋。唐代女杰武则天,就“璇玑图”着意推求,得诗二百余首。宋代高僧起宗,将其分解为十图,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明代学者康万民,苦研一生,撰下《“璇玑图”读法》一书,说明原图的字迹分为五色,用以区别三、五、七言诗体,后来传抄者都用墨书,无法分辨其体,给解读造成困难。康万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首诗均悱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为之动颜。
  总计八百四十一字,没有标点的“璇玑图”全文如下(读时须排列成横竖各二十九行的方阵):

http://s15/bmiddle/61efa8f1x75a8d1c5970e&690秦女苏蕙(长篇小说)" TITLE="织锦春 秦女苏蕙(长篇小说)" />

 

      最欣赏苏蕙的是盛唐女皇武则天。因为她也是写回文诗的高手,就“璇玑图”着意推求,可得诗二百余首。为了研究《璇玑图》,武则天还写了本叫《织锦回文记》的书进行专门论述。并断言还可以继续解读出上千首好诗。武则天表示,自己百年之后,还要带着苏蕙的《璇玑图》进棺材,还要到另一个世界继续刻苦研读修个仙果。

      宋代高僧起宗,将其分解为十图,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明代学者康万民,苦研一生,撰下《“璇玑图”读法》一书,说明原图的字迹分为五色,用以区别三、五、七言诗体,后来传抄者都用墨书,无法分辨其体,给解读造成困难。

       康万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首诗均悱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为之动颜。

       宋代的黄庭坚也是回文诗高手,但他也未能读出千首。明孝宗时,起宗道人把《璇玑图》分解为七个分图,读诗达三千五百七十二首。

       还有更牛的人,那就是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扶风知县熊家振在撰修在《扶风县志》中号称,他从中已读诗九千九百五十八首。

       说起来苏蕙同志的本职工作就是一土著纺织技术女工,写诗只是她的业余爱好,但人家苏蕙同志就能将此两点结合得很好,居然还创造出诗坛神话。。 

      苏蕙当初做的《璇玑图》,也只是女人挽救逝去婚姻的极端道具,没想到的是,她居然绝地逢春地成为中国历史上回文诗的顶级大师,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有爱,就有精神,就有胜利在握。

 

                                                       #

 

      中国的英雄在哪里?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中国的美女必定出自陕西秦地,出自这部我还在继续构思中《织锦春 秦女苏蕙》的长篇小说里。

     这是一部怎样的长篇小说?我想,这是一部国家战争与和平的小说。这是一部家庭战争与和平的小说。这是一部男人与女人战争与和平的小说。这是一部女人与女人战争与和平的小说。这是一部南方进步与北方战乱战争与和平的小说。它还是文学传统诗文艺术与新兴歌舞艺术战争与和平的小说。有多么长的历史,就有多么激烈的冲突,活着就是摩擦后的和平。安宁。

     这部长篇小说应该是一个国家追求强盛的探索故事;也应该是为武功县土布进升为锦缎又回归土布市井人间这一次次飞跃过程发展著书立说的故事;还应该是一部男人女人追求新奇瑰丽生活净化心灵的长篇言情小说。

     这部长篇小说将重点描述一位女人年龄的成长,环境的成长,内心的成长。这位女人她由追求外表美丽,到追求内心美丽,直至最后追求将美丽留驻成艺术丰碑在人间和历史上。她,就是中国传统与创新的美女代表;她,也是世界的美女杰出代表;她的名字在中国大地已经流传非常久远而太模糊了。她的名字叫——苏蕙。

     苏蕙,一位先秦普通而传奇,美丽而聪慧,才华诗情纵横飞扬的民间女子。她把先秦北方的传统土布为着爱情的复活,而将诗情话意全部融入锦缎之中,使回文诗《璇玑图》成为永远的中国文学艺术大海中的一座迷宫。一道耀眼的风景区。现在,当我为她准备了40年以后的今天,我想我要描绘出她来。让她鲜活地站在我们眼前,告诉人们,秦地女人曾经这样生动地活过。

     关于苏蕙的生命结局有三个版本:一、吃斋念佛,皈依佛门。二、跟窦滔离婚,浪迹天涯。三、武则天在《织锦回文记》中说她“不知所终”。我们敬爱的女诗人命运就是这样扑朔迷离需要鉴别,如同她豪情万丈情意浓深的诗歌一样,舞榭歌台竞风流,仍被雨打风吹尽散去。

                                                             ——作者创作.前言题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出售散文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