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95:水平二(四年级)徒手、轻器械操单元教学计划(远程培训4)

标签:
育儿 |
分类: 计划教案 |
“徒手、轻器械”——飞扬的彩圈课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与教案
水平二(四年级)徒手、轻器械操单元教学计划
执教者:深圳市弘雅小学袁芳老师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
1、 2、 3、 4、 培养 |
学习 内容 |
徒手操 轻器械操(圈操) |
||||
重点 |
轻器械操:圈操 |
||||||
难点 |
动作协调、正确地完成圈操简单动作组合 |
||||||
安全提示 |
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
||||||
课时 |
具体目标 |
具体内容 |
要 |
教与学的过程 |
|||
1 |
1.能区分并做出基本动作,如侧平举、前平举、上举等。 2.能做出徒手操的几个单个动作。 |
徒手操:快乐操(4个小节,每小节4个8拍) |
1.伴奏乐:2/4拍 2.动作准确到位,手臂要求横平竖直 3.脸部表情:微笑 |
1.自由展示自己会做的操,比一比谁做得漂亮 2.模仿、练习老师的徒手操动作 3.听老师说明动作的要求 4.和同伴一起练习操的动作 5.向同伴展示学习的动作 |
|||
2 |
1.能较好地掌握徒手操动作 2.能快乐有序地进行圈的游戏。 3.能在教师引导下正确评价自己及他人。 |
1.复习徒手操 2.圈的游戏 (1)开火车 (2)钻山洞 (3)圈套 3.学习圈的技能(绕圈、跳圈、转圈、摆圈、滚圈、跳圈等) |
1.小组团结合作,发挥创造和想象 2.应用不同评价形式启发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
1.以小组为单位复习徒手操动作
2.小组间相互指导、纠错 3.比一比:小组创意展示 4.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5.圈的游戏(学生们开始接触到器械圈) |
|||
3 |
1.初步学会掌握轻器械圈的基本动作及一套圈操动作 2.在同伴协助下完成动作,体验合作 |
1.趣味圈游戏 2.学习轻器械操:圈操
3. 4.圈的拓展游戏 |
1.脑、手、眼协调配合,主动学习 2.表现力要丰富
3.老师的引导要及时、恰当 |
1.圈的趣味小游戏若干(激发学习兴趣) 2.大擂台:比一比圈的技能谁会的多 3.模仿老师的圈操动作 4.分小组合作练习圈操 5.比比记忆力,谁记住了圈操 6.分小组自主创编4个简单圈操动作组合 7.学生进行圈的拓展游戏 |
|||
课时 |
具体目标 |
具体内容 |
要 |
教与学的过程 |
|||
4 |
1.提高节奏感、协调感、韵律感、美感、操作能力 2.勇于展示自我,知道和他人合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
1.圈的游戏竞赛 2.复习并展示圈操 3.创意大比拼: (1)进行学生自主创编简单圈操动作完善和小组展示 (2)圈的想象 (3)圈的拓展 |
1.动作优美大方,表现力佳 2.脑、手、眼协调配合,主动学习 3.小组团结合作,发挥创造和想象 |
1.趣味的圈游戏竞赛若干 2.展示圈操的优美动作,评出“最佳小明星” 3.各小组继续完善自主创编的圈操动作 4.小组创编圈操的展示 5.放飞想象的翅膀:圈还能用来做什么运动器械?(管道、方向盘、多米诺等) |
|||
|
|
|
|
|
|
|
《飞扬的彩圈》的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为宗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通过运动、游戏、学习、合作、创造等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运动学习习惯,尽可能实现学科对体力、智力、审美意识、敏感性、精神价值等品质的综合教育。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水平二阶段四年级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黄金时期,身体素质处于敏感期,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心理发育不成熟。他们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较水平一阶段有很大程度提高,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好表现;头脑中总有一些出乎常规的“奇特”想象和巨大的创造潜力。
三、教材分析及教学内容:
轻器械呼拉圈是一项有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也是一种儿童和大众十分喜欢的健身方法。故而在轻器械操的学习时我选择了圈操。
本次课是我设计的《徒手、轻器械操》单元的第三次课。本次课在本单元前二次课——多数学生已经掌握徒手操及圈的单个基本动作的基础上,通过圈的游戏和圈操简单动作组合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圈的特性,有目的培养了学生们的节奏、灵巧、速度、协调,尤其是能塑造挺拔身姿,锻炼优美体形体态,效果极佳。
四、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列举出呼拉圈的多种不同用法,知道它是健身的一种器械。
2.音乐伴奏下,学生们较熟练掌握圈操的单个基本动作及简单动作的连接。
3.学生在练习和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会合作,学会保护帮助。
五、组织与教法: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创意。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内容和快乐创意的空间。
(一)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从兴趣激发入手,在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并解决问题中,逐渐推进教学的深入。同时还采用了目标法、讲授法、讨论法、游戏法、自主创编法、竞赛法、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等多种教与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有效地掌握了动作技能,完成学习目标。
(二)组织
1.本次课以“圈”为主线贯穿教与学的始终。课的开始(热身运动)通过圈的趣味游戏开始接触到圈,该环节中的圈只是游戏的道具;课的主要内容圈的基本动作(握圈、转圈、摆圈、跳圈等)简单组合与创造学习中,课围绕圈而进行,圈是学生技能练习和比赛的器械……
2.音乐是全课程的指挥棒,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配备不同节奏、风格各异的音乐配合学习和游戏。从而渲染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将音乐与圈完美结合,陶冶学生们美的情操;塑造学生们美的身姿;提高学生们欣赏美、鉴别美、锻炼美的能力。
3.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欲望,及时采用表扬、奖励的方法,以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创新过程中感到困难时,教师及时给予指导,丰富其想象获得更多新颖的创意,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4.合作是本次课的灵魂所在,课中的每个环节都体现着合作。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师生间的相互合作、让学生在协同合作中获得体验,不管成功与否,因为即使是失败也同样是一种体验的收获。
总之,让学生多一些想象;多一点自主创新;多一分美丽。让课堂充满快乐,师生一同快乐学习、快乐运动、快乐游戏、快乐出汗……
六、教与学的具体流程
[课堂常规
课的开始,通过利用有趣的呼拉圈游戏,让学生和呼拉圈交朋友,从而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参与性、趣味性和积极性。
课的主要部分:①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节奏、动作准确的完成圈操动作组合,难点是动作协调、优美的完成圈操动作组合,本课通过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我尝试→教师示范→学生结伴合作互帮互学→自主创编→教师巡回指导→拓展游戏等环节,丝丝入扣使教材层层深入,提高了学生的节奏感及身体协调能力。②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也是基本部分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在教学中既注重合作的形式,也注重指导学生了解合作的意义,掌握合作的技巧,反馈合作的效果。
课的结束部分:学生们在轻松、舒缓、优美的音乐旋律中你帮我捶捶背,我替你敲敲腿……大家以合作的形式放松身心,分享快乐,彼此沟通,给学生又创造了一个尽情展示快乐的空间。
*单元第三次《飞扬的彩圈》的具体流程图示*
一、快快集合
€€€€€€€
€€€€€€€
€€€€€€€
€€€€€€€
二、趣味的圈游戏
1、快速拉圈(比一比哪一组手拉手围成圈速度快)
€€€€€€€
€€€€€€€
€€€€€€€
€€€€€€€
2、即停占圈
(1)在每小组围成的一个圈内放置一个呼拉圈,学生按顺时针方向手拉手慢跑,听到哨声立即停止并马上抢占呼拉圈的位置。(比一比哪组速度快)
(2)男、女生各围成一个大圈,圈内各放置二个呼拉圈。(比一比哪个呼拉圈里站的人数多)
三、大擂台(展示圈的技能谁会得多)——学生们在指定区域成散点队形
四、学习轻器械操——圈操(音乐伴奏)
(1)模仿秀:跟着老师学圈操动作
*第一小节(4×8拍)
预备姿势:直立
*第二小节(4×8拍)
预备姿势:直立
*第三小节(4×8拍)
预备姿势:直立
(2)分小组合作练习圈操:学生们在指定区域自由分组练习(自主创意队形)
(3)比比记忆力,谁记住了圈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意队形展示)
四、放松:相互合作、帮助下完成(音乐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