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仰卧推起成桥课的教学设计与说明

标签:
杂谈 |
分类: 计划教案 |
技巧——仰卧推起成桥课的教学设计与说明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依据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和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坚持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玩中学,学中练、练中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仅让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发展,而且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教材的选择
主教材“仰卧推起成桥”是技巧平衡类体育项目,它能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力量等素质和平衡、自控能力。经过二年体育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单一技巧动作,对技巧练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本课在通过学生学习与掌握“仰卧推起成桥”技巧动作要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学习技巧动作的方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本课的次教材是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选用的是二年级的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容易调动,参与积极性高。但是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为主要手段配合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1.准备部分
通过“走进春天”教学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模仿小动物和植物喜逢春天的各类姿态,结合针对本课主教材的内容进行垫上操,巧妙地把诱导性练习融入其中,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习新教材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同时为学习主教材做好技能铺垫。
2.基本部分
通过“写彩虹”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仰卧推起成桥”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合理采取用“情境设疑”“
小游戏“小猴子”爬行接力赛,充分挖掘、有效利用器材的实用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合作、在游戏中锻炼、在游戏中成长。
3.结束部分
教师从“静”入手,巧妙地运用音乐和有声语言,为学生创设出一种身心放松的意境,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让学生和老师一道,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放松身心,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感悟体育的快乐。
五、教学特色
1.教学做到突出一个“情”字,达到一个“趣”字,体现一个“主”字,实现一个“培”字。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氛围,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
2.做到了体育技能教学的科学性。本课充分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教师不仅巧妙把诱导性练习融入模仿和垫上操之中,为学习主教材做好铺垫,而且在主教材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在愉悦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掌握的技巧技能。
课 时 计 划
单位:辽宁省抚顺市实验小学
授课教师:李丽丽
教材 |
1.技巧——仰卧推起成桥 |
|||||||
教 学 目 标 |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通过教学引领学生在掌握仰卧推起成桥的正确方法基础上,能在帮助和保护下完成技巧动作, 3、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和柔韧、协调等素质,提高学生平衡和自控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和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 |
|||||||
重点 难点 |
重点:两臂和两腿同时均衡用力。难点:挺宽、伸膝、挺腹 |
|||||||
教学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时间 |
次数 |
||
准
备
部
分 |
一、开课
1、模仿练习
2、垫上操 关节活动操及诱导练习 |
语言导入
语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教师示范、口令指挥、语言提示与巡回指导
|
自由围在老师周围根据教师的语言,用肢体模仿动植物各种姿态
在音乐伴奏下,随老师身心同动,认真的做 |
通过“走进春天”教学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模仿小动物和植物喜逢春天的各类姿态,结合针对本课主教材的内容进行垫上操,巧妙地把诱导性练习融入其中,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习新教材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同时为学习主教材做好技能铺垫。 |
7∣ 8
|
7
1
|
||
基
本
部
分 |
一、仰卧推起成桥
1.跪坐两手握脚踝挺髋成桥 (挺髋充分)
2.跪躺推起跪立成桥 (两臂用力推垫,推直手臂)
3.帮助保护下仰卧推起成桥
|
1.语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2.教师语言描绘动作方法 引导学生做出动作 3.集体指导评价
1.教师语言描绘动作方法,引导学生做出动作 2.选优示范 3.语言激励与指导
1.教师示范与讲解动作方法和保护帮助方法 2.引导学生在两人和单人保护帮助练习动作 3.巡视指导纠正与安全提示 |
1.回答老师提出问题 2.认真思考按照老师的语言描述和指导做出相应动作。 3.明确目标,认真练习
1.按照老师的描述,作出相应动作。 2.认真观察 3.身心同动,积极练习。
1.认真观看教师示范,注意听讲 2.采取自由和友邻分组方式,同学间互相保护帮助练习 3学生间互相帮组、互相指 |
通过教师教学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运用跪坐两手握脚踝挺髋成桥,仰卧推起跪立成桥来画彩虹,通过教师语言指导与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充分体会挺髋、展胸、推手的动作。为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打基础。
练习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减轻动作的难度,学生根据1)三人一组保护帮助完成动作2)两人一组帮助保护完成动作3)两人一组帮助保护自己回落完成动作4)独立完成动 |
20 ∣ 21 |
2
4︱ 6
5 ︱ 7 |
||
教学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时间 |
次数 |
||
|
4.独立完成动作、 (挺髋、伸膝、推手、抬头挺胸)
二、游戏 小猴子爬行接力赛 |
4.
1.组织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动作 2.选优示范 3.教师集体指导与个别纠正 4.创设情景,巩固提高 5.语言激励,发展个性
1.创设情境与讲解游戏规则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3.组织游戏比赛 4.讲评 |
导,主动合作练习 4.明确教师要求,积极主动练习 1.认真练习,争取独立完成动作 2.认真观察,寻找自身差距 3.两人一组,主动合作练习 4.积极参与,人人争先 5.小组合作探究与展示
组织形式: 团结协力,争取好成绩。 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
作的分层次练习,逐步的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最终掌握动作和保护方法。并通过互帮互评,改进动作,提高动作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
小游戏“小猴子爬行接力赛”,充分挖掘、有效利用器材的实用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合作、在游戏中锻炼、在游戏中成长。
|
6 ︱ 8
|
13 ︱ 15
3 ︱ 4 |
||
结 本 部 分 |
放松 |
1.创设情境,教师与学生一道在音乐伴奏下,做放松练习 2.总结
|
要求:身临其境,得到充分放松 |
教师巧妙地运用音乐和有声语言,为学生创设出一种身心放松的意境,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让学生和老师一道,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放松身心,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感悟体育的快乐。 |
4 |
1 |
||
预 计 运 动 生 理 负 荷 |
平均心率:120±5
file:///C:/DOCUME~1/%C3%A5%C2%90%C2%95%C3%A6%C2%9C%C2%9D%C3%A8%C2%BF%C2%9C/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8928.png
时间
|
场地器材 体
|
体操垫42块 音箱1台 画板1块 |
|||||
课 后 小 结 |
|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是小学二年级技巧课《仰卧推起成桥》,在教学中有很多感悟之处,现将本节课教学感悟进行简单的阐述。
本节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创设教学情境,以“走进春天”为背景,以“画彩虹”为教学主线,并将诱导练习,分成次教学、游戏与放松巧妙的融入到情境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身体得到锻炼,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回顾本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收获:
一、开创良好教学开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在课的准备部分,通过教师“走进春天”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模仿小动物、植物喜逢春天的各类姿态,并针对本课主教材的内容进行垫上操,巧妙地把诱导性练习融入其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活动,为学习主教材打下了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二、挖掘教学情趣因素,创设主体教学情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通过“画彩虹”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仰卧推起成桥”的兴趣,合理采用“情境设疑”“
三、突出技能教学主线,实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在仰卧推起成桥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教学重难点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合理采用情境法,示范法、讲解法、保护帮助法,语言提示与激励法、纠正错误法,条件限制法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学生学法指导上运用模仿法、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合作研讨法等方法进行学习指导,实现了教与学的统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技能,陶冶了身心。
四、把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巧妙融于教学之中
本节课抓住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点,学生学习活动安全提示点,有机地把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有机的渗透到教学之中,充分地体现了体育教学健体育心和养成教育作用。
《仰卧推起成桥课》一课的教学点评
辽宁省抚顺市实验小学李丽丽老师上的《仰卧推起成桥》一课,贯彻落实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充分体现出了体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在本课学中依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和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坚持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主题的教学情景,引导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运动技能,而且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体体现以下特点:
一、教学目标制定明确具体。即运动参与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身体及心理健康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可操作性强。
二、教师学科教学基本功扎实。本课中教师不仅做出标准的动作示范,而且在教学组织的实施、教学方法应用、教学氛围的创设、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上,体现出李老师的教学睿智,也展现出李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凸显技能教学主线,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以走进春天、用学生的肢体语言写春天为主题,创设主题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到如诗如画的春天里,在体育活动中去实践、感悟,让每一个学生去享受体育的快乐。在仰卧推起成桥教学中,教师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合理采取用“情境设疑”“
四、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教师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在学生学习实践活动中,教师作为引领者,在和谐、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五、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在本节课教师把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之中,充分地体现了体育教学健体育心和养成教育作用。
不足之处: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有针对性进行个别指导。
评价人: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艺术体育教育研训部副主任:于涌泉(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