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人如玉,惠女世无双

惠安女服饰是指生活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半岛和小岞半岛上妇女的服饰,由于半岛三面临海的地理环境,使常年劳作在海边的惠安女有着独特的海洋民俗服饰文化风情,一直为世人所瞩目。
惠安女服饰就行政区域划分为崇武、山霞、净峰和小岞4个镇,同时又以这4个乡镇妇女服饰划分为2种不同的服饰型制,一种以崇武城外、山霞镇妇女服饰为代表,另一种服饰形制以小岞、净峰镇妇女服饰为代表[1],而崇武城外又以大岞村妇女服饰为典型,大岞和小岞惠安女不同穿戴分别代表2种不同的惠安女服饰型制,服饰刺绣纹样与手法也各具特色。
大岞村惠安女服饰纹样发展经历了由简及繁,再由繁及简的过程,从简单的几何纹样演绎到龙凤呈祥和复杂的人物场景纹样。大岞惠安女服饰刺绣源于早期纺织及染色水平低下,单色蓝、黑和粗棉、苎麻等自织布,物质贫乏阻挡不了惠安女内心对美的表达,她们通过彩线绣出心中的美丽。
惠安女刺绣纹样来源于她们的生活,各种波浪纹折线交叉重叠,太阳纹散点排列装饰于服装及配件上,日出和海浪是她们最淳朴的表达;新娘踏轿鞋和孩子生帽、虎帽上传统吉祥龙凤纹样,经过惠安女灵巧的双手寄予她们美好的祝愿;惠安女还把她们朝夕相伴的生活情景绣在了服饰上,渔船凯旋归来,和谐的南音演奏场面,鱼虾水族各种纹样跃动在她们灵巧的手指间,创造了属于她们自己的服饰刺绣艺术。
惠女服饰颜色艳丽,衣裤除太青兰、苹果绿、黑色以外,还有白底柳条花纹或上下绿白拼接而成的。冬春季多蓝、黑色,夏季多苹果绿、白地柳条线或两色套装。上身穿的是斜襟衫(截衫),又短又窄,衣身、袖管、胸围紧束,衣长仅及脐位,肚皮外露,衬托出女性身段的曲线美;袖长不到小臂的一半且紧束,袖口滚接二环节,一环为黄或金黄色,一环花布;上衣下摆弧度为椭圆形,向外弯展至袖拢,使腰间五彩塑料丝裤带和银裤链显耀示人,又可避免劳动时弄脏衣沿衣袖。其花纹图案大都是不规则的细点、细纹、细块等。下身裤子多是黑色的,也有深蓝色的。裤筒甚为宽大,裤头只到脐下。裤式腰围小、臀围大,裤筒为30厘米,大筒裤的裤脚则有的宽达40厘米,因其宽阔,故移步迎风摇曳飘荡,风韵飘逸,也便于生产劳作,海水打湿、汗水浸渍,风一吹很快就干了。中老年妇女穿的是大筒裤,裤脚宽约36厘米,裤头为臂部的一倍宽,年轻妇女多穿裤管宽大的西装裤,用黑色线布或尼龙布制成,只在婚礼、葬礼、回夫家或外出做客时,才穿传统的宽绸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