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女文化】五彩缤纷的惠安女花头巾

标签:
大岞村惠安女惠女客栈五号餐桌曾梅霞 |
分类: 惠安女服饰变异 |


惠安女服饰主要分布于惠安东部的崇武镇、山霞镇和小岞镇、净峰镇等沿海地区
花头巾的来历
“黄斗笠、花头巾、短上衣、银腰链、大筒裤”是惠安女服饰的代表。崇武、山霞地区的惠女服饰风格和小岞、净峰地区的惠女服饰风格略有区别。从史料记载来看,清末至民国,惠安女都是装扮“大头髻”、“目镜头”、“螺棕头”和“圆头”等复杂头饰,出门在外,为避免异性见到自己的脸,有的惠安女会戴上黑色绉纱巾遮脸。而20世纪50年代后,妇女得到解放,一些新的思潮涌现,传统头饰越来越被简化,黄斗笠和花头巾在1958年建设惠女水库的劳动过程中悄然兴起,为劳动方便,妇女们放弃了绉纱巾,替代而来的是花头巾。
惠安女的花头巾既实用用美观,惠安女临海劳作时,头巾和斗笠可抵御风沙扑面,从美学的角度花头巾还可以修正脸型,戴上头巾的惠安女都变成清一色的瓜子脸。

大岞地区花头巾特色
崇武镇大岞村是惠安女的聚集地,人称“惠安女民俗村”。大岞惠安女头饰特征:包头巾、戴斗笠,头巾主色为蓝色和绿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惠安女开始采用白底碎花和其他时尚的花色。惠安女们用黑色的头巾架支撑头巾,头巾上有着各种装饰配件,称为“缀仔”。


大岞地区传统花头巾以蓝色和黑色为主色调,头巾上别着绒线或塑料制成的饰品配件“缀仔”
后一篇:【渔港实拍】讨海吃海的惠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