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采风视频】全国各地摄影团莅临惠安女民俗风情园采风花絮 <一> 待嫁女儿心

(2015-10-19 13:32:58)
标签:

大岞村

惠安女

惠女风情

惠女客栈

曾梅霞

分类: 惠安女采风活动记
【采风视频】全国各地摄影团莅临惠安女民俗风情园采风花絮 <wbr><一> <wbr>待嫁女儿心

"惠安女采风"花絮     <一> 待嫁女儿心

惠安女服饰是极具特色的妇女服饰之一,它以黄斗笠、银腰带、蓝上衣、宽黑裤为主要特点,展示女人身材曲线美和婀娜多姿的形态。穿着惠安女服饰的人群分布在惠安东部海岬区域的崇武、山霞、净峰、小岞等乡镇。惠安女服饰是古代百越遗俗与海洋文化、中原文化碰撞交融的服饰民俗文化遗产。

【采风视频】全国各地摄影团莅临惠安女民俗风情园采风花絮 <wbr><一> <wbr>待嫁女儿心

据专家考证,惠东人群是古百越民族的一个分支,是闽南十八峒、蝴蝶峒的后裔。蝴蝶是其原始的祖徽和崇拜对象,惠安女服饰因此在服饰色彩上具有蝴蝶般的艳丽,集中体现在蝴蝶图形的种种纹样及头饰中的蝴蝶造型等。

【采风视频】全国各地摄影团莅临惠安女民俗风情园采风花絮 <wbr><一> <wbr>待嫁女儿心

惠安女服饰的整体样式定型于唐朝,至宋代渐趋成熟,明末清初以后,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即形成了款式奇异、装饰独特、色彩协调、纹饰艳丽的基本特征。20世纪初,随着文化生活和视野的逐渐开阔,惠安女服饰不断发展完善,从而成为了一种极具区域特征的服饰民俗文化现象。

【采风视频】全国各地摄影团莅临惠安女民俗风情园采风花絮 <wbr><一> <wbr>待嫁女儿心

惠安女服饰现存的服饰实物大致可归纳为清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服饰、30至50年代服饰、50至80年代服饰,包括上衣、裤、饰物以及发型、首饰和穿戴习俗。上衣已由大衭衫、接袖衫逐渐演变为缀做衫、节约衫。裤有大折裤子、黑丝绸裤、黑布裤、蓝布裤等。至于饰物,则包括百褶边裙(俗称肚裙)、贴背和褡裢(又叫“插么”)、腰巾、袖套、腰带(彩色塑料带和银腰链)及小竹篾篮等。发型,有未婚和已婚之严格区别。发型和首饰有盛装发型、轻便发型。鞋则有凤冠鞋、踩跷鞋及拖鞋。

【采风视频】全国各地摄影团莅临惠安女民俗风情园采风花絮 <wbr><一> <wbr>待嫁女儿心

惠安女服饰融民族、民间、地方和地域特征于一体,既有少数民族特点,又独具地方特色,是研究闽越文化传承变迁及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珍贵文化遗产。它在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服饰精华的一部分,是现代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具有较高的实用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研究价值。


【采风视频】全国各地摄影团莅临惠安女民俗风情园采风花絮 <wbr><一> <wbr>待嫁女儿心
惠安女民俗风情园致力于传播惠女文化,弘扬惠女精神,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民俗乡村旅游资源。自2008年成立以来,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团和书画家前来拍摄和创作惠安女题材作品,现已成为知名的惠安女民俗文化创作基地。欢迎广大艺术爱好者和旅游爱好者前来欣赏惠女风情,体验惠女民俗民宿和地道闽南美食。

来源/编辑:惠安女民俗风情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