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2014-01-29 00:05:08)
标签:

崇武古城

大岞村

惠安女

惠女客栈

旅游

分类: 惠安女风情民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过年的时间自汉武帝时确定正月为岁首,即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因这一天是一年之首日,故又称“元日”;又因此日始于旦,所以也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以1月1日为元旦,于是原称为“元旦”的农历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

     在这段时间里更是有一系列相关的事宜,曾有人以顺口溜的形式总结出“过年”期间的安排:

初一场、初二场(摆开娱乐场),初三无姿娘(闽南呼妇女“姿娘”,此日妇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天(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初五舀肥(掏粪便施肥、农事开始),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妇女开始织布),初七七元(取菜、果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十一倒去觅(回娘家探望),十二请女婿,十三吃糜(稀饭)配芥菜,十四搭灯棚,十五上元螟,十六地妈生,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开正:
人们除夕守岁到深夜,待子时(约零时)一到,迎接新年第一天来临。各家各户在门口燃放鞭炮,以示迎春纳祥、除旧迎新,此举俗称“开正”。这等热闹景象持续半个钟头才逐渐消隐。“开正”之后,人们方才关门憩息。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祭祀

   正月初一清晨,人们起床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祭祀先祖,俗称“拜公婆”。这一仪式一般由主妇操作,她们备办果品菜肴到厅堂或祠堂祖厝,焚香点烛,意为给祖先贺正(拜年),并祈祷祖灵庇佑新年平安吉祥。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吃甜

    正月初一早餐是面线和鸡蛋,长长的面线寓意福寿绵长,圆圆的鸡蛋寓意诸事圆满。还以除夕拜天地的牲礼(如猪肉、鸡肉),煮一锅汤肴来配主食。部分地区早餐则以长寿菜代替鸡蛋,而且第一口要先食之。长寿菜当地又称面菜,也寓含着福寿绵长的意思。

早餐之后,男女老少均着节日新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随后出访或在家接待亲戚好友,互相拜年,恭贺新禧。家家都备着茶水、橘子和甜点,请人“吃甜”,祝贺日子甜蜜,请人吃橘,则祝贺生活吉祥。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看新人(新娘)

    上一年新婚的夫妇,正月初一这一天不能外出,要坐在家中接待前来见识新娘子的乡邻亲友。新娘子要身着结婚时的盛装,一一向来人奉茶敬烟。客人告辞时,主人须分送橘子和糖果。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游春

    正月初一,或一家老少,或呼朋引伴,在春日下踏青,其乐融融。而不论是游景,还是访亲友、看新娘,只要迈出家门,人们都称为“游春”。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归宁日

   正月初二为归宁日,俗称“子婿日”、“女儿节”,已嫁女儿要和女婿双双回娘家拜年。这天清早,女儿女婿(有子女的要带上子女)穿着节日的盛装,带着糕粿糖果等礼品一起到娘家。如果是新婚第一次回娘家拜年,清早由小舅子去请姐姐、姐夫来,新婚夫妻要向岳父岳母奉上红包,岳父岳母会回一个红包,金额一般相同。新婚女婿还要备香烟,到岳父母家分发。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乞丐日

   惠安东部一带把新春第二天称为“乞丐日”,人们禁忌串门,回娘家礼俗顺延到初三。一些乞丐会在这天到这个地区乞讨,人们则以节日的红团粿(一种手掌大小红色的扁圆状米粿)或剩下的菜肴施舍。上世纪90年代初还可见到此现象。

    这天群众尽量避免串门,凡初一早有到过的家,初二可视为拜年的延续,仍然可以上门,如果初一没去过,就不能去。这种奇俗相传与明朝沿海倭患有关。


接神

   正月初四,民间认为这是百神下凡的时候,各家各户在门口摆果盒于桌上,点香烛烧金纸迎接,有的地方还抬着当境(佛)组织群众绕境接神,敲锣打鼓助兴,显得很热闹。那时,天空经常下着细雨,所以泉州民谚:“送神风,接神雨。”意思是送神时刮着大风,百神可以利用风力到达天庭;接神时下着细雨,百神可利用雨势向下顺利到达人间。

   接神仪式是在灶王爷神龛前摆上牲礼、果盒、面线、清茶美酒,烧香点烛,焚贡银纸鸣鞭炮来迎接诸神。虽然本地接神时间不一,但这礼仪在民俗中的重要性是一样的。俗话说:晚送神,早接神。民众送神时间在下午(或中午、黄昏),接神时间在早上。一则表示眷恋不舍之意,二则想让各路神祇多在家中护佑几个时辰。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做大岁

泉州一些地方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初五比初一还大。”这些地方都保留着一种“补过年”的习俗,每年正月初五都要“做大岁”、“过大年”,这些地区也把初五称为“过小年兜”。民众习惯将“初一”和“初五”两节相提并论,把初五看作重新过年。由于是“做大岁”,当日早餐自然是“吃大顿”,饮食和初一一模一样。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人日

   从正月初六开始,经商的开始做生意,务农的开始种田,做工的开始开工,但是正月接下的各项节俗仍照常进行。正月初七据说是人日,一些地区要吃五谷、蔬菜精制的“七宝汤”,又称“七元”,而闽南其他地方称为“七菜羹”。

“人日”的来源,据说女娲造物时,人是第七天才造出来的。在农业社会,民间祈望吃了七宝汤,来年大丰收。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天公生

    正月初九是“天公生”,即玉皇大帝的诞辰,须大祭,在全年众多的祭祀礼仪中此节最为隆重。这个特定的大喜节日是闽南的特有风俗,泉州人也深为信奉,以致境内少数民族也参与敬拜,正月浓郁的节日气氛再掀一个高潮。

人们初七就开始张罗磨米,洗蒸笼,蒸粿做糕。初八一大清早大人们就上集市采购物品,同时开始宰鸡、宰鸭作牲礼。这牲礼是有讲究的:不能像平常一样切脖子,须得取针状铁器穿耳取血;后去毛,尾巴部必须留三根较为精良的毛,翅膀与腿部必须弯折向背;后取内脏,清洗完毕一起入锅蒸煮。

初九凌晨子时,人们全都起床,梳洗之后在案前焚香上烛,最后全家老少按长幼次序逐一三叩九拜。行拜完毕点烧天公金和贡银,打信杯以确定天公受贡与否。随后便在自家大院点放焰火和红炮,至此“天公生”的敬奉才算礼毕。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游朝拜

   游朝拜又称“出游”,就是抬着宫中神像游春巡境,是一项日夜都进行的极其隆重的民俗活动。如今的出游活动,是旧俗游神活动的延续。


各村举行出游的时间不一,一般在初九与元宵之间。参加出游的老中青少皆有,少的数百人,多的一两千人。轿夫一般由村中青壮年报名担任,迷信认为出游中为菩萨服务,在新的一年中能够获得特别的保佑。旧时有些乡村凡有娶新人(娘)的人家,这一天要给举旗的大人小孩,每人分一枚铜币。现时有的村落给参与出游者的礼金,是由宫庙的香火钱中支出。出游队伍从本村宫庙出发,以本村为中心,绕道几十公里。出游队伍浩浩荡荡,前排是旗队,有彩旗、宫旗、龙虎旗,其后是车鼓队、香炉队和神轿队,旗幡漫舞,鼓乐喧天,香烟缭绕。轿夫根据所抬神像的性情等特征来确定抬轿的动作。大抵若是文官,则平稳前进,少作颠摇,若是武官,则尽力颠着神轿,摇出各种花样。

出游队伍所到之处,群众夹道观看,焚香鸣炮。持续二至三日,中途之夜驻跸在一自然村的宫庙中。民众视接驾为幸事,当夜张灯结彩,献牲礼祭拜。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一定要了解的惠安的春节习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