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庭坚《幽兰赋》原文及译文

(2010-10-24 20:07:37)
标签:

杂谈

 《幽兰赋》  

                                       符春禄  断句

 

阳和布气兮,动植齐光;

惟彼幽兰兮,偏含国香。

吐秀乔林之下,盘根众草之旁。

虽无人而见赏,且得地而含芳。

于是嫩叶旁开,浮香外袭。

既生成而有分,何掇采之莫及!                                                                   人握称美,未遭时主之恩。

纳佩为华,空载骚人之什。

光阴向晚,岁月将终,

芬芳十步之内,繁华九畹之中;

乱群峰兮上下,杂百草兮横丛,

况荏苒于光阴,将衰败于秋风。

岂不处地稍幽,受气仍别?

萧艾之新苗渐长,桃李之旧蹊将绝。

空牵戏蝶,拂花蕊之翩翾,

未遇来人,寻芳春而采折。

既生幽径,且任荣枯。

幂轻烟而葱翠,带淑气而纷敷。

冀雨露之溥及,何见知之久无?                                                                   及夫日往月来,时占岁覩,

遇达人之回盼,披荒榛而见取。

横琴写操,夫子传之至今;

入梦为徵,燕姞开之于前古。

生虽失处,用乃有因。

枝条嫩而既丽,光色发而犹新。

虽见辞于下土,幸因遇于仁人!                                                                   则知夫生理未衰,采掇何晚!                                                                     芊眠茂宛,靡迤秋坂。

纫而为佩,骚人之意何浅。

间以在衿,楚客之情已罕!

薄秋风而香盈十步,泛浩露则花飞三田。

凯众草之敢陵,信有慎乎伐剪!

即徵之而见寄,愿移根于上苑。

 

《幽兰赋》

 

                                          符春禄 

惠风和畅,阳光灿烂,

大地万物,一派生机盎然。

只有地偏僻角落里的兰草啊,

馥郁盈盈,姿态庄端。

高大的树木遮不住它的秀美,

丛丛杂草反衬得它更加绚艳。

虽然没有人来欣赏,

沃土滋养得它脱俗超凡。

它撑开片片绿叶,

香气浸染了八方四面。

既有如此美丽可爱的条件,

何愁伯乐发现!

采到手里定会不住赞美,

只有尚无机缘。

佩戴它是一种高尚的雅兴,

常见于诗人伟大的诗篇。

夕阳西下,

时光苦短,

周围香气扑鼻,

附近五彩斑斓,

散乱在高高低低的山峰中,

隐现于万紫千红的花丛间。

光阴匆匆地流逝,

秋风起它将凋零日渐。

难道不怨环境恶劣,

气候也有不同?

蒿棵杂草一旦繁茂,

将会掩埋桃李树下的小径。

白白地招来了轻佻的蝴蝶,

飞舞着把花蕊戏弄。

因因无人前来,

春游到此惊动。                                                                                既然生长在荒凉的路边,

春荣秋枯任命运决定。

旷野里雾霭笼罩,更显得葱郁,

迎面的香气更加浓烈。                                                                           希望雨露遍洒,

为何长时间没有人晓得?

哎呀!日复一日,时时刻刻,

盼望得到体察。

得到当权者的青睐,

他会拨开荆棘去采摘。

孔子创作并弹奏《漪兰操》琴曲。

此曲故一直流传到现在;

做梦获兰,是吉祥征兆,

燕嬉得宠的故事闻名古代,

幽兰生长的地方虽然不好,

它的气度却令人喜爱。

枝条柔嫩而艳丽

又有绿色的光泽。

即如离开这片土地,

能遇到仁人志士岂不幸哉!

生命力尚方兴未艾!

知道吗?现在采掇为时不晚,

得美名而永存,

是人们心目中的上乘“品牌”。

它生长得多么茂盛,

在这平坦辽阔的地带,

把它串起来作佩饰,

诗人曾以此显示高尚的品德。

把它缀在衣衿上,

屈原即以此表示对祖国的一片忠心耿介!

秋风逼寒,它仍香飘遐迩,

白露遍地仍花不凋败。

岂怕那草芥的冒犯。

小心着对其进行惩办!

希望能够被发现。

但愿移植于御花园。

 

                           黄庭坚在叶诗文选

                                           符春禄 辑

          初至叶县

白鹤去寻王子晋,真龙得慕沈诸梁。

十年往事如飞鸟,一日倾愁对夕阳。

遗老能名唐郡邑,断碑犹是晋文章。

浮云不作苞桑计,只有荒山意绪长。

 

          题双凫观

飘萧阅世等虚舟,叹息眼前无此流。
满地悲风盘翠竹,半岩寒日破红榴。
青山不逐市朝政,白鹤归来宫殿秋。
王令平生尊酒地,千年万岁想来游。

 

      登南禅寺怀裴仲谋

茅亭风入葛衣轻,坐见山河表里清。
归燕略无三月事,残蝉犹占一枝鸣。
天高秋树叶公邑,日暮碧云樊相城。
别后寄诗能慰我,似逃空谷听人声。

 

                           《幽兰赋》碑跋说明

      原《幽兰赋》碑后有跋,奈年深久远,历经风雨剥蚀,不易辩论,今从资料中抄之;

      此帧为袁端敏公督师皖江所得,刘伯瑗观察守陈时,从筱隖学士处(疑此处缺一动词,当为“得”字),双钩副本,以赠傅青余都转,欲付剞劂,而未逮也。丁卯冬,霖由中牟迁叶,于城北卧羊山得摩崖五十六字,为公尉叶时游观所留,因建祠于上。时都转兵备南汝观察,守宛,因索此本,命名工刊焉。帧中与唐文原本不无少异,姑存疑,以俟博物君子,至公之书品,海内讵公自能辩之,无待霖之赘述也。同治己己,小阳月朔日,彭泽欧阳霖谨跋。

      注:此跋原文无标点,今抄之句读,为吾师卫文阁断句。卫文阁是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读师范时的语文教师。据他述:日寇陷叶前,他曾游过卧羊山,见到黄庭坚的摩崖真迹,惟彼时不经心,况历经风雨剥蚀,有些字已不易辩认,所以不能记全。印象较深是黄庭坚与×××××××游览此处,纪年为熙宁××年。1942年,汤恩伯踞叶时,迁碑于鲁苏豫皖边区学院后,庙宇多被拆毁,更经日寇陷叶后的兵燹,摩崖字迹亦为乌有。

       他又云:据传欧阳公主持刊刻《幽兰赋》时,钩本中缺一带字,其故不详,因请当时河南名书法家,汝州许静(字海楼)补写。许时任开封祥符县儒学教谕。许为补写此字,特临黄书月余。今观许书,虽也气势磅礴,但不逮黄书遒劲之神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