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2023-06-22 18:04:49)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举行,毫不放松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以深化拓展实际成果彰显主题教育成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将整治形式主义与为基层减负工作结合起来,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紧要的“国之大者”。
形式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注重形式、忽视内容,不重实效、本末倒置,脱离实际。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总是具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内容是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这些要素的组织和结构。形式与内容分别对应事物的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形式主义割裂了形式和内容,违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工作中表现为认识与实践脱离、主观与客观脱节、行动和效果脱节。
党的十九大以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统筹部署、持续推进,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整治形式主义要以完善体制机制为契机。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要探索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改革和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实时更新基层公共事务准入制度,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从领导干部抓起,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权力观、事业观,拿出“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杜绝做表面功夫、搞花架子,亲力亲为抓关键、抓重点。
求真务实是克服形式主义的良策,求真务实不是喊口号,也不是走过场,而是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群众困难,为群众利益着想。党员干部要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要遇事敢出头,工作敢带头,问题抓苗头,用事实说话,用实绩考量,把功夫用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