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蓝图续写辉煌
(2022-10-22 14:35:05)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让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庄严宣誓,构成中国过去十年发展最显著的逻辑主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首先,充分认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需要。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其次,充分认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坚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的需要。教育既是国计,也是民生,更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作用。再次,充分认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为坚持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需要。人民性的核心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作为青年干部学习贯彻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就要回应三个关键问题。
一、坚守教育目标,明晰培养什么人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只见教学不见教育,只见育分而忽视育人,智育独大的教育评价观根深蒂固。“五育”常常被割裂开来,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甚至“互不往来”。要坚守党的教育方针与目标,明确培养什么人。树立新时代背景下的正确的评价观与质量观,要想办法在加强学生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二、探索教育转型,落实怎样培养人
于学校干部而言,要思考并落实全面建设“五育”融合课程体系。通过调查、研究,积极深入并构建“五育”融合课堂。同时强化评价引导和规范功能,引导“五育”融合实践的正确方向,规范师生“五育”融合实践的行为和习惯。作为学校干部要忠实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积极探索,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引领学校教育回归本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三、助力教师发展,明确由谁培养人
学校领导干部要将观念融合进具体实践之中,强化管理,铺设阶梯,转变观念,重在实践,助力学校教师发展。不断完善学校课程,引导教师在提高课程执行力同时,更新学科德育的观念,提高学科育人的水平,着力设计系列师训课程,着力提升教研品质,着力科研与教研融合,特别是让青年教师明晰教师发展的路径,让教师沿着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这一条道路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