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造舟记》纪录片视频与解说词

(2010-03-15 18:50:58)
标签:

太平公主号

福龙帆船中心

文化

分类: 传统帆船Chinesejunk

优酷视频链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xMDQyNzI0.html

 

 

许路有一个梦想。40年来,这个有关中国古帆船的梦想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底。2004年,他决定辞职,去追寻这个可能被证明是乌托邦的梦想。


无独有偶,60岁的台湾航海家刘宁生也有同样的古帆船情结。二十年前老刘变卖了公司,孤身一人远赴澳洲学习帆船航海,1998前他买了一艘二手西洋帆船,用两年零五个月的时间环球成功。 虽然被无数钦佩的目光注视着,老刘却觉得心愿未了:他渴望驾驶一艘真正的中国帆船环航,像几百年前那些伟大的先人一样。


中国帆船的存在,可以上朔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宋元时代的造船术和航海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并创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600年前,郑和七下西洋,遍访亚州和非洲 30多个国家,成就了世界帆船史上的首次壮举。可惜,此后长达200年的海禁政策,导致中国在航海领域迅速衰微,很多人甚至认为中国人是不会航海的民族。

两个拥有同样梦想的男人一拍即合,他们决定用中国传统造船法式,复原建造一艘600年前最小一号的福建外海战船——赶缯船,这是一艘福船,他们给它取名“太平公主号”。

 
加入造船计划的还有贝壳,这个渔民的孩子是厦门一家航海俱乐部的发起人,这个帆船梦也让他放弃了自己的事业。


老陈是晋江当地有名的造船师傅,据说有点武功,而且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老陈金盆洗手已经30多年了,此次被这群执着的梦想者感召,出山接手了这个工程。


“太平公主”就从这个冬天的早晨开始起航。这个时辰是老陈根据旧历算出来的吉时。没有热闹的剪彩仪式,没有欢呼的人群,这大概是最清冷的开工仪式了。


为了这个时刻,老刘和许路已经筹划了整整三年了。


如果一切顺利,“太平公主”将在5月底完工,6月,它将带领这群梦想者穿越太平洋,到达美洲,以此来证明中国古人有可能比哥伦布更早发现美洲。

 
铺设龙骨是个重要的日子。按照福建传统造船的习俗,开工、铺龙骨、下水、竖桅、治缆都要在工场举行祈神仪式。

 
福船形如弯月,龙骨的前后部分都较大角度向上弯曲,一般难得找到合适的天然曲材,木工师傅只能用三段木料拼接成龙骨。

听着陈师傅不断地惊叹这根浑然天成的龙骨木材,大家都希望这预示着一个美好的开端。


古人造船大多靠造船师傅的经验和口口相传,福船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走到尽头后,留下来的数据资料非常有限,相比它所代表的中国古代辉煌的航海文明,真是苍白无比。


三年来许路和老刘走遍福建沿海的乡村小巷,寻找身怀绝艺的老船匠,搜集史料、解读造船古籍上的资料。


许路将最后解码出来赶罾船的形制和尺寸交给老陈实施,要求在造船中所用的方法和材料都尽可能地沿用古法。

 
造船的工匠们已渐渐老去,再过几十年,还能找到会造中国帆船的人吗?从那些资料的碎片中还能拼出一艘中国船吗?这群满怀梦想的小人物真的能留住这延绵数千年的文明吗?


每隔几天,老刘他们就从厦门赶到造船工地察看进程。这一天的探访他们意外发现龙骨上居然使用了螺栓!他们希望太平公主上的每根铁钉都像600年前一样,可是怎样才能让师傅们忘记更先进更便利的现代工具和零件呢?


站在这根完美的龙骨上,所有的人都感觉到它的力量。在它上面将要建造起15米长的帆船。
梦想中的中国帆船当然更巍峨,但是资金短缺的困难几乎从一开始就紧跟着他们。到目前为止所耗费的资金基本上是大家自掏的腰包,能完成这艘小船都属万幸。


开始,老刘自信地认为复原中国古帆船项目很容易找到各基金会赞助。多方联系之后发现,感兴趣的赞助商非常少。这大概是中国古帆船悲凉处境的真实反映。还有谁会在意这个600年前的传奇故事呢?


福建物产丰富,造船所需的木材、铁、桐油等各种材料随处可见,民间就地取材,所以造船业一度非常繁荣。这些在福建沿海来往运输的的大帆船仿佛在一夜之间消逝在海面上。随着传统造船业的没落,与之有关的很多材料也变得非常罕见。这些传统的造船工具,慢慢也淡出人们的视野。


造船工程在各种困难下缓慢进展着。按照目前的进度,原先计划5月底前完成的可能性不大,可是大家不能再拖下去了,三年多的拉锯战,付出的是时间、精力、金钱和正常人的生活。
前期资金基本告罄,造船随时有停工的可能。


老刘终于找到了一家愿意投资的策划公司。但在进一步的商议中发现,那家公司的一些条款与他们的复原初衷有冲突。


许路提出,复原船原则不能因为区区几十万元而失控,必须拒绝船身广告,拒绝装置动力。协议最终没有签成。


在晋江的海边,许路守着他的梦想过了一个孤独的年。

 
虽然内忧外困,陈师傅做的太平公主模型还是让大家很惊叹。


船身一点点地搭起来,船底两侧板都已钉好,整个船体已成型大半,灰工开始填灰捻缝。在实际操作中,老陈也慢慢找回了尘封了几十年的造船记忆。

 
陈师傅最近很烦恼:前些日子运送木料的农用车在卸车时把一根木头颠折了,寻找新的木料花了5天时间,把大树锯开又花了6天,结果木工师傅停工了好些天,生出不少额外的费用。
过完春节,从台湾回来的老刘一上船就看到船身裂开的一条大缝,对太平公主的适航性又添了许多忧虑。于是,他从外地请来另一个造船师傅看看这艘船。

 
外地师傅认为建造太平公主用的木料有问题。古时福船所用的木料,与海水接触的部分大都采用本地天然杉木。船体结构一般用天然小叶樟。而太平公主的许多部位采用了容易获得并且成本较低的进口木材,这种木材偏重但不耐久,会导致压舱减少、承载力受限。

 
陈师傅听到这些点评非常不高兴。到底谁对谁错?等到船下水航行就可知分晓。

 
虽然大家都在想办法,可是在经费赞助方面仍然一筹莫展。

 
陈师傅又开始催促他们尽快买回桅杆。


古人说“一桅难求”,历代造船因找不到桅木而延误造船的史料屡有记载。桅杆需要80年以上的天然福杉,现在已经极为稀缺。几乎从造船开始的同时他们就一直在福建山区到处寻找适合的木材。

 
这天,许路终于通过朋友在深山里找到两根可做桅木的杉木!昂贵的木材和运费,对这些弹尽粮绝的人来说又是沉重一击。

 
老刘从网上给伙伴们寄了一封信,募集买桅杆的资金。

 
许路取出他账户上仅剩的几千元钱,第一次对自己和太平公主的明天充满了疑虑。

 
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许路请工匠雕了一尊妈祖像,带到妈祖故乡——莆田湄洲岛开光。这尊开了光的妈祖像将来会被安放在太平公主船尾仓的龛内。从宋朝开始,妈祖就是海上船只的守护神。不知道她会不会对这艘和她一样来自古代的船格外爱护?


造船的费用终于耗尽了,半个月来造船的进程已经停滞。钱的问题逼着这群梦想家让步,他们又开始联络那家唯一的策划公司。甚至有人提议在太平公主上装置动力!

 
对许路来说,船身广告不可接受,但是装置引擎更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即使有一天他看着太平公主飘向礁石,也无法容忍把她变成一艘装着引擎的仿古帆船。

 
眼下,船楼上的护栏立柱已经立上,看起来足够粗壮。值得庆幸的是,由于许路和老刘的坚持,中国古代造船史上的几个重要技术进步,比如水密隔舱、尖底型制和摆舵等,在太平公主号的复原建造中都一一采用了。

 
5月在焦虑中来到。按照计划,这本该是做好一切出行准备的时间,如今却还是未知数。当全国各地对帆船活动的关注度日益升高的同时,这些古帆船固守者却被几万元的下一笔造船经费所困。

天气一天天热起来,大家也越来越急躁。资金匮乏导致的矛盾终于全面爆发。陈师傅已经为各种超支垫付了许多钱,希望能先支取一部分工钱应急。正被经费弄得焦头烂额的人自然听不得钱字。纷争就此展开。

 
造船再一次暂停。延误工期是造中国帆船的大忌,古人说“下水三年,岸上半年”。太阳照在太平公主身上,好像听得见木材开裂的声音。

 
这样的天时,倒很适合染帆。陈师傅从镇里买回了棉布,用薯榔做染料染色。经过7天13次的染晒后,陈师傅请来了他的朋友们一起来绑帆。这种帆久已被淘汰,能够绑帆的人基本都已经50岁开外了。

烈日下大稳及船底板表面开裂得厉害,抹了油灰依然裂痕斑斑。如果再找不到钱,所有努力会化成泡影。

酷暑之后,紧接着是正面登陆的台风圣帕。

许路不知道该怎么向6岁的儿子解释这个问题。

现实没有给这些梦想着更多选择的余地。与策划公司的合约艰难达成,在太平公主号下水前,他们终于找到了最后一笔资金。

造船的故事,就像一场拔河,一头是梦想,另一头是现实,有时拉近梦想,有时却被拉向现实,快乐和痛苦参半。但只要活着,只要有希望,就不能松手。


这就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编织的故事。当故事结束的时候,他们仍将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只有这艘太平公主,将会成为这个故事的见证…

 

                      

                            ——原载油麻菜博客 http://user.qzone.qq.com/45049618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