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解(一)
(2009-08-30 21:33:03)
标签:
宗教《老子》乾坤时间简史宇宙文化 |
分类: 文海垂钓 |
《老子》解(一)
易水
老 子:「道 德 經」第一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婉如清扬曰〕浩渺宇宙的规律,假如可以借助我们的语言来表达,那一定是远离了宇宙间最基本的规律了;空宇万物的形态,假如可以凭借我们的语言来形容,那一定不是事物最基本的形态了。
宇宙起始于元初的混沌,宇宙最初的形态孕育了万物。宇宙之道,乃有无之道,宇宙之形,乃有无之形。无即乾,空无之场,有即坤,贮满之质。有无之间,混成乾坤;一物一太极,一物一乾坤。
所以经常念守在无上,可探望似有非有、若即若离之妙,此乃由无生有;心常念守在有上,可追溯有的尽际,有之尽,无之初,此谓由有入无。故追求易生空慨,空守必生羡慕。
有无,源出一端而名各异,犹如硬币之两面而不即不离;何生有无,其名谓玄。何为玄,有无之集成,有无之不可分。
心念守在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此时一念,无妄动,无分别,泯矛盾,去差异,有无了然于心,此谓入玄。
入玄,有无皆泯,而玄仍存,再统一,再泯灭,玄之又玄,玄也不可见,此时方得见真妙,入真法门,可观道之似是而非,入宇宙道场共脉动。
人生多愁,或由有到无,或由无到有;社会多变,一代尽无,一代方有;科学之道,常无中生有,又入再无。此类,均为有无之道,爱因斯坦之“相对论”,霍金之“时间简史”,因统一而又泯灭,可谓入玄。而玄之又玄,又不可尽知,此谓老子曰而老子也不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