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场上有几种观点:一种认为大盘会很快刷新高,并可能走出跨年度行情,重新步入牛市;一种认为大盘长期趋势向上,但刷新高没那么容易,会有反复;一种认为大盘是在最后的强势,其后会回落调整,牛皮震荡格局。
无论哪种观点,我们抛开对错,更需要的是尊重客观事实,在资本市场里不能务虚,只有事实才是做判断最科学的依据。同样道理,市场里没有胜利者,只有适者和不适者,善于纠错也是一种能力,不要说成熟,就是保持冷静的人都很少。如果经常被市场调动情绪,那人和钱出问题只是时间早晚。
其实大家需要反问自己,大盘为什么会走成这样?不要相信“顺势而为”的鬼话,如果你清楚势,现在就不会感到迷茫了。笔者说过,1664点到3478点行情是在流动性驱使下对08年大跌在技术上的一种修正,从性质上讲,它就是反弹,而不是反转。真正的反转来临是在沪盘突破120周线,那个“N”字型才是牛市!目前沪盘也许还会惯性冲高,但在3368点处会遇到强大的阻力后再次折返,在大箱体(2482-3368)中继续震荡蓄势,等待实体经济的全面复苏。
再来回顾一下过去几个月的情况,年初ZF投入4万亿巨额信贷刺激经济,其中上半年的企业信贷投放大多是短期,由于企业对未来经济能否企稳复苏存在诸多忧虑,导致几千个亿的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市,从而推高了资产泡沫。央行在第三季度发现问题后紧急刹车,回收流动性。
7月6日,违规资金做第一个“M”头,开始诱多(事实上,社保、保险资金也在此区域大幅减仓了),在8月12日完成第二个“M”头后,违规资金胜利出逃,大盘瞬间暴跌;跌到2639点时,下面就是基金机构的仓位,而且仓位还很高,为防范系统性风险,基金需要在此减仓(事实上,9月份基金在集中大力度减仓),9月1日至9月18日的反弹就很好解释了。
那10月9日的上跳怎么解释?这就要谈到本文的核心,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由于国内经济形势在好转,ZF一再强调信心比黄金还贵,需要在实体企稳的情况下股市不要来动摇人心,2600点成为政策底。
2、8月以来,境外各股市走势良好,而A股在暴跌,同比效应和系统估值优势也要求大盘向上。
3、10月底创业板要上市,中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也需要大盘力挺。
4、10月份历史上力度最大的大非解禁,管理层的意志要求大盘在较高点位去接受震荡,如果密集解禁,大盘向下有足够空间去腾挪;如果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向上攻击,资金利用效率也高。
5、在较高点位运行,今后IPO的环境也较宽松。
以上合力导致沪盘没有走出标准的3浪下跌,而是“双底”形态上行。笔者认为,如果短期上升通道“一意孤行”,那可以看到3300点,刷新高没那么快,期间大盘要掉头向下回落,使短、中、长期均线重新集结,粘和,在市场成本趋于一致的前提下,大盘再次上攻才有前提。目前市场在3100点附近产生分歧,沪盘有进一步蓄势的需要。
另外,悬在大盘头上的两把达摩之剑,一把是大非解禁,一把是套牢盘。
来看看解禁数据:

笔者整理了一下,将解禁市值大的挑出成表:

管理层成功按住超级大盘股(工行、中石化)后,市场跟随效应明显,本月25日前解禁股表现很平稳,没有出现密集抛售行为;本周两个大家伙,上港集团和中国建筑,前者是大型央企,相信不会有大动作;最担心的是中国建筑这个“定时炸弹”,由于是机构网下配售,3个月期限解禁到期,机构落袋为安很有可能发生,如果届时300亿抛盘砸向市场会不会引发二线股抛售我们拭目以待。
还有月底前IPO和前两个月指数基金的发行情况:

可以看出,几只小盘股对大盘压力不大。

大概可以募集资金200亿左右,效果一般。
以上基本可以“对冲”掉大非,但套牢盘就没那么容易了。
笔者一直认为,大盘在政策支持下要上行,最终还是需要资金驱动,9月份央行回收流动性1300亿,上周又回收1600亿,国际资本要进来炒人民币资产,ZF很明确四季度就是在维稳的基础上收缩流动性,趋势很明显,短期大盘缺乏持续上攻动能,是短线行情。
长期来看,伴随经济的逐渐复苏,人民币继续升值将成为新一轮牛市的根基!但过程会有反复,不会一簇而就。
阿尔伯特
26/10/2009
8:0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