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能展翅飞翔了
(2023-10-16 14:20:23)分类: 爱是一种语言 |
至2023年8月,随着洛吾降泽和络绒康珠完成学业顺利踏入社会,我们也终止了对他俩的资助。对这两个孩子,我持续关注的时间并不太长,一个二年一个五年,但陪伴他们度过的那些日子,还是蛮有感触的。洛吾降泽只见过一面,和其母从阿坝壤塘县搬迁到色达的。我们见面的地点就在色达他的家里。
如果没有这个资助的良缘,我们也不会特地拐到色达去看他,虽然色达的人文一直吸引着我。但相比甘孜的其他地方,如德格、石渠、甘孜、道孚、丹巴等,色达应该排在后面,毕竟它不是我们去西藏和青海的必经之地。色达的自然景观也非常的惊艳,不输给藏地的任何一个地方。
洛吾降泽说,他已经找到了工作,希望我们不要再资助他了。虽然他个人能力有限,但只要我们有需要,比如当地的一些特产或滋补品,他会尽力的。这是一个孩子最朴素的表达方式。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自然,我们也不会提那样的需求。孩子能顺利完成学业,然后走上社会,并且内心有感恩,已经够了。
络绒康珠也于2023年上半年完成了实习期,在家乡理塘县找了一份工作。前前后后,我见过她三次。高中三年,一直由我资助。后来她考取了河南的一所职业学院,需要的费用提高了,我个人承担就有些困难,于是找了一位企业界的刘姓朋友接力资助,负担她每学年7000元的学费。也正好遇到疫情,各行各业受到影响,不景气,刘先生自己也遇到资金周转的困难,但他还是尽力帮助女孩解决了学费,对此我深表感激。没有这些爱心人士的鼎力帮助,益路的延续是非常困难的。
女孩选择留在了家乡,这对她的父母是一个慰藉。有儿女在身边的陪伴,很幸福。我去看望的时候,特别喜欢看到他们一家在一起和美融洽的样子。她的姐姐很早就出来打工,不识一字,家里能供养出一个大学生,实在不易。如今,每个人都是劳动力,家庭的经济不断在好转。
我始终认为,我们的付出是很有限的,孩子的成长依赖各种条件,我们只是提供了一种助力,也不是决定性的一个因素。但精神层面的支持同样重要。如同看到自家的孩子走上成家立业之路,逐渐脱离了我们的视野,内心还有一点不舍。
这是两个已经顺利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的成功案例。后面,还会有孩子经过成长的洗礼,陆续抵达他们的梦想驿站,益路和他们的关系,将掀开新的篇章。我希望我们可以缔结像朋友一样的新型关系,不再是资助和被资助者的关系。但这样的维系,显然要以成人的心态去面对了。得之幸,不得之也幸。只要孩子们愿意,我会陪着他们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