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洛水噬童

(2014-07-21 22:28:50)
标签:

洛神宓妃

洛河

分类: 感悟

http://s7/mw690/001Nb3Bxzy6KCYhQdNAa6&690

 一直对安的新家是满意的,虽然入住一年多物业还没入住,电梯时不时的总还罢工,小区装修垃圾随意堆放;虽然门前滨河公园工程迟迟不能竣工,在大风天气总让我灰头垢脸。然而一回家坐在阳台上看着洛水的大河宽宽,波光涟涟,顿时心旷神怡,所有的坏心情都烟消云散。心境一好,目前的问题立马都不是问题,就不信门前的公园再等一年它还建不好,就不信物业再等一年他还会不入住,况且门前的橡皮坝是马上要竣工的了,还有橡皮坝下的月亮岛也开始规划了,再等五年,不,再等三年或两年,我家这边绝对会成为风水宝地。心里越想越美,思绪已经开始神游,若月亮岛建好,晚上岛上小酌,说不好还能偶遇洛神宓妃。

就在我马上要想到洛神宓妃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小儿却颠颠簸簸的跑到我的跟前,“爸爸,爸爸,河,河,水,水,会淹死,嗯,嗯,淹死,嗯,不得要妈妈。”儿子还不到两岁,已经能用他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所见。小儿看到我在看河,应该马上想到了前几天河里发生的事情。一个八岁的孩子,大中午不睡觉,跟他十二岁哥哥一起来橡皮坝下的水池里洗澡。兄弟二人误入深水区,都还不会游泳。因为大中午,河里没有别人,就在他们挣扎呼救不知多久时,远处工地上的一个工人才看见慌忙来救。工人也是没有急救常识的,到水里就去拉孩子们,谁知竟然被两个孩子死死抱着,一点也不能动弹,又不知过了多久,工人才甩开弟弟,把哥哥拉到了岸上,再下水救弟弟,弟弟已经不省人事。淹死孩子的地方就在眼前的不远处,也可以说是近在咫尺,心里马上被蒙上一层阴影,再也想不到什么洛神宓妃了。

儿子还在重复着刚才说的话,他妈妈也过来了,也不失时机的又给孩子一番疏导,说河水危险的事。小儿好像懂了,头点点点的跟要捣蒜头似的。看着可爱的儿子,我心里一种后怕,想当初把家安在这里究竟对不对呢?

那个孩子出事后,听到了人们的议论纷纷,说从进入六月到现在,从洛宁到宜阳到洛阳这段河里已经淹死了二十九个孩子了。才一个半月的时间啊,就发生如此多的悲剧,着实让人悲伤,悲伤过后又气愤,难道就不能避免吗?难道我们就只能束手无策吗?据说上面也给河务段的发了严重警告,说淹死一个人,河务段要被罚款六万元。罚款又怎样,他们的钱从哪里来?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看中国的官僚解决问题最好笑了,好像自己一句话就是玉皇大帝的圣旨,万民都会遵守,万事都会太平,从不去想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关于急救,关于应急措施,究竟全国投入多少呢?说到刚才工人的急救,就是缺少一种全民普及的平台。看如今的电视台,都是被什么节目占据着?新闻又是被什么新闻节目占据着?都是博人眼球,提高收视率的。当然有良心的新闻媒体节目也报道过类似的问题,也总是提醒暑假溺水的高发期,然而只是报道,把问题抛了出去,不去管什么解决不解决。

对待这种突发的事件,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泱泱大国还需要太多这样那样的应对机制。譬如对待暴恐,对待公交纵火,怎样发动全民都有警惕性,看到马上要发生的事让平民采取怎样的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怎样能够长期持续的把这种基本的素质潜移默化的每个公民的思想里,这些都太需要引导了。有时候,其实大多时候,大多的人都不是冷漠的,人性美好还是占上风的,只是都缺乏常识,不知道对于面前的事,该做些什么?这时候的专家呢?大家不需要事情已经发生后的喋喋不休,需要的的是怎样防患于未然。

对于门前溺水的孩童,他们家庭环境也是导致悲剧的主要原因,孩子是留守儿童,其实大部分溺水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孩子一直有爷爷奶奶照看。老人家照顾孩子也是尽职尽责的,但是免不了隔代亲,教育孩子有宠爱的成分,打骂不会有,有也是雷声大忽雷小的那种,孩子根本不怕的。再说上年纪,行动不便眼睛耳朵都不好使,悲剧的隐患是藏在方方面面的。为了不使悲剧在眼前重新上演,只能在心里默祷:孩子们的父母啊!若能在孩子身边工作尽量在孩子身边吧!

忽然又想到宓妃是古帝宓羲氏之女,就因溺死洛水而为洛神,看来洛水从来都是美丽与危险同在的,不单单是什么“百里洛水百里景,里里洛水如画屏”的,我也开始质疑对新家的满意度。http://s2/mw690/001Nb3Bxzy6KCYhtGjn8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