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w690/61eb45bbtda5c7584aabc&690
看乐嘉主持的节目《夜话》,嘉宾是作家严歌苓。她写了《扶桑》、《陆犯焉识》、《第九个寡妇》等等一大批“雅不可耐,高不胜寒”的作品。《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铁梨花》、以及正在热播的《娘要嫁人》,却被普通大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她的一些作品还被改编成的电影,《少女小渔》、《天浴》、《金陵十三钗》等等都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个女人以她的多产,独特的视角描写女人,女人的悲欢离合都有一种史诗的悲壮。她对女人情感的挖掘不屑流于表面,也不是刻意的大喜大悲起起落落的片段呈现,她喜欢用琐碎的生活表现女人的大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她把中国女人的传统美很完整的呈现到了极致。
在节目中,很多年轻人拿她与莫言比,与张爱玲比,甚至还与安妮宝贝比。她的回答总是不卑不亢。“每个作家都有他不同的使命,没有可比性,我不会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把自己变成谁谁。莫言只有一个莫言,安妮宝贝只有一个安妮宝贝,严歌苓也只有一个严歌苓。”乐嘉问她会不会为了观众,在作品中使用流行的网络词汇。她说她基本就不上网,但是关注时代动向,关注年轻人的思想。她说想都不会想会用譬如“十动拒然”这样的词汇,这简直是对中华文化的摧残。她最后还补充说,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流行词汇,但是很快都会是过眼云烟。然而李商隐永远是李商隐,李白永远是李白,他们会万古流传下去的。
别看她不急不慢,她的每句话都会说到我的心坎里。这才是作家,沉着,低调,没有什么欲望,写作只是为了爱好,写作只是为某种文学使命。
以前总想这样一个常年旅居海外的女人,怎么能写好关于中国的作品,而且还是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听她的谈话,一切释然。她说她虽然旅居海外,但是经常回国,为了一个小素材,甚至不远万里还要去当地了解情况。她说作家创作的环境也很重要,一种是“动”,完全的脱离他要写的那个环境,以一个旁观着的姿态审视。一种是不动,一辈子呆在一个地方,他们更讲究的自己的亲身体验。就像莫言一段关于对于故乡情感的描述,“对于故乡,我离开了就魂牵梦绕的想,若回去生活在哪里就有点厌恶和痛恨一些人物风情。”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故乡情结吧.
对于严歌苓这个很朴素的对话,我对这个女作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了解真正的作家是一种什么样的创作心态。她对于文学很肃然,很谦恭,但谁也不能否认,她很独立,很超然,很严歌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