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山下红土泉
(2009-11-11 10:34:31)
标签:
杂谈 |
红土泉是李丰村东沟里的一泓清泉。李丰是李密的故乡,李密是隋末长白山起义的首领之一。在世世代代从没有帝王将相出没的贫瘠土地上,李丰村当之无愧是一块风水宝地。七八个朝代下来,这儿的山啊,水啊,也被三里五村捧得有了几分仙气。红土泉由于他所在的奇怪地形,本身水质的甘甜清冽,如今可是大红大紫。
红土泉是从和尚山上流下来的。和尚山就是东沟南面的那座小山,有三部分组成。东边小,中间大,西边扁而长。远远望去,像极了一个平躺着的大胖和尚。红土泉就在和尚肚皮那块,哪里的土质呈深红色,红土泉之名由此而来。这片土质一年四季都是湿润润的,周围也是百草丰茂,几丛笔直的白杨树参天耸立。红土泉是附近庄稼汉干活累了纳凉的好去处,也是养牛的给牛割牧草的最佳场所。泉水一年四季汩汩的流着,从不间断。泉水出奇的冰凉甘甜,往往有好多的人为了喝口红土泉的水舍近求远。记得小时候,我们割草或逮蝎子累了,总不忘拐到红土泉喝两口红土泉的水,满意而归。
以前是没有红土泉的,听一些老人说。
李密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李丰人,他的母亲是一个乞丐,当年她来李丰村讨饭时,已有十个月身孕。当年她来李丰村,正是走的东沟这条路,走到和尚山肚皮这块时,口渴难耐。炎阳似火,差点晕了过去。她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老天赐口水喝。观音显灵,让一泓清泉从李密母亲脚下流出,就是如今那片红土地。喝完水后,刚至李丰村口,她就生下了李密。村里好心人看她母亲可怜,互相帮扶着照料刚生孩子的母子俩,李密母亲在一个破败院落安家落户。李密母亲曾是大户出身,教养颇高,从小就严格管教李密,寄予厚望。适逢乱世,凭胆识和气魄李密也成为一方枭雄。功成名就,为纪念母亲他特地在李丰村口修了一座慈母庙。
时过境迁,岁月洗去了慈母庙的辉煌容颜。文革中,慈母庙更是被破坏的尤为不堪。但如今,旧庙被作为文物翻修,香火又日渐旺盛。逢年过节,善男信女总不忘来这里上几柱香,渴望儿女也沾点仙气。
98年,南方大涝,北方却大旱。方圆百里都闹开了水荒,一座座水库干涸了,一块块农田里都是光秃秃白花花的一片。树叶卷了,草儿黄了,道路上尘土飞扬,偶尔有几个踽踽独行的乡亲,也是喉咙沙哑,嘴唇发干。一个个井见底了,李丰村的井也不例外。但他们好在有红土泉,面对突然来的旱灾,并没有多大惊慌。
其他村的人听说红土泉还像往日那样汩汩流淌,纷纷拿起了锅碗瓢盆冲着红土泉纷至沓来。一传十,十传百,老远老远的村子都开着大车小车前来取水。那长长的队伍东沟是容不下了,但人还是越来越多。
这一下可不得了了,可能是久旱逢甘霖的缘故,喝过红土泉水的人都说这水好喝,甚至有什么神奇疗效。胃病好了,腰不疼了,头也不在晕……都说红土泉水能包治百病。还有个人拿着样本去省城化验,竟然发现里面有二十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红土泉一下子名声大噪,只要听说红土泉的都纷纷拿了家什前来取水,据说邻乡邻县的人都跑过来了,有的人为取到一壶水还支起了帐篷等候好几天。
李丰村人看红土泉如此火爆,还动起了赚钱的心思。村里出钱在泉下面建了一个池子,搬来了一张桌子开始卖水,一桶两毛。即使如此,不同地方的人们还是汹涌而至,以来一睹神泉,一品圣水。后来旱情过去了,但红土泉边依然有人前来排队买水,如今的红土泉不再是仅仅为了解渴,他已有了许多神奇的功能和疗效,纯天然的大自然的玉露琼浆。
然而红土泉还是干了,这是我从一个老乡哪里听到的。我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怎么可能呢?多少年了,它都是那样不知疲倦的汩汩流出?我是不信,是真的不相信啊!不过又想,任何东西可能都是有寿命的吧!太匆忙了,太疲倦了,当然需要停下来歇一歇。红土泉只是一个小泉啊!它也需要喘一口气。
任何事情,任何东西,人一参与真是太可怕了。红土泉明年能否流出水来,这也许还得问一下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