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w690/001Nb3zBzy6HOo3J4Eta5&690
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大财富是:足够多的陪伴;感知爱和幸福的能力;培养善良品性,存好心做好人;鼓励Ta永远做对的事,不愧于心;教会Ta从小做力所能及的事、有错必认,不娇惯不轻纵;面对困难时的决断、勇敢、坚韧、担当,今日事今日毕等良好习惯,以及学会感恩…你同意吗?
这世界上有一类人,他们拿着最普通水平的工资,却踮起脚尖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培训班;他们做着最普通的工作,却找寻各种门路送孩子上名牌学校;他们像“牛”一样勤恳工作,只为多给孩子存一笔教育基金;他们从孩子出生就开始计算:如果是儿子,得准备一套婚房,是女儿,起码要准备一辆车…他们是中国父母。
每每说起孩子,两个不曾熟悉的人也往往有聊不完的话题。为孩子的每一句天真笑谈、每一个小的进步、每一件有趣的小事…还有更多的,有什么才艺?上过哪些培训班?奥数、英语学到了什么程度?以及所在的学校是否让人艳羡的名校…话及于此,心中不禁悄然掠过一丝担心和犹疑,我是否给了孩子最好的成长条件?别人家的孩子会比我家宝贝有更多机会吗?长大以后…?
明年起,北京等全国19个大城市将实施小学100%、初中90%以上划片入学。很多家长在纠结,以后上好学校那都是富人的事了。其实我特别想说:做父母的成本,除了取决于奶粉、书本的价格,还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心。孩子不是橡皮泥,不是你买块好的颜料涂抹,他就变成你希冀的样子,也不是学校的黑板,老师想写上去什么便是什么。学校环境、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等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未必最能影响孩子未来的一部分。
想起亲戚家正在上六年级的孩子,为了去一所看好的重点中学,最近两年的周末都是在培训班中度过。眼见爱玩爱闹的小女孩,日渐多思淡漠,心里总有种难言的滋味。想起在生意场上得意的表哥,从某个讲座中听到“女孩要富养”的言论,便认定了养闺女得让她要啥有啥,而忘了人所说的富养,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财富。
长大很快,当你感叹“一如职场深似海”的时候,你便会怀念做孩子时的单纯和自由,当然这种自由也是相对的。每一个成人的路上,或许都是荆棘满地,无论你的家庭是贫穷还是富有。父母总是在用他觉得对的方式应对,而往往忽略孩子内心真实的渴求,以及孩子最应该学会的那些可贵品质。
当我们越来越关注名牌、名校,未来的好房、好车、好工作,这些能给孩子外在“包装”的财富时,我们忘记了作为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大财富。我们有没有足够多的时间陪伴,把耐心和爱心付诸自己的伴侣、父母、孩子和亲朋,潜移默化中带给孩子健全的情商;有没有注重培养孩子善良的品性,对世界、对人的大爱;有没有鼓励Ta永远做对的事情,存好心、做好人;有没有教会Ta从小做力所能及的事、有错必认,不娇惯不轻纵;面对困难时的决断、勇敢、坚韧、担当,
“今日事今日毕”等良好行为习惯,以及学会永远感恩…
言传身教,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少发点脾气、少点牢骚,对家人、朋友、同事多一份真诚,对陌生人多一个微笑,对生活多一点热情,对繁杂多一份淡定,对人生多一份笃定,对未来多一点希冀。
加载中,请稍候......